俄羅斯不會做生意的一個證據
前些日子,看到大量網路圖片,介紹蘇聯崩潰后,大量軍事基地、設施、武器,活活撂爛的場景,如果讓李揚說觀后感,「觸目驚心」。這些東西,曾消耗了蘇聯大量的國力,是蘇聯人民的血汗工作成績,最終變成這個樣子,真的無法理解。由此,也驗證了李揚的懷疑,蘇聯地區的人民群眾,真的沒有商業頭腦,一點小生意、小買賣也不會做,所以大生意、大買賣,也就難以發揮智慧了。這就是李揚闡述的,在前蘇聯地區、東歐地區,存在大量商機,遍地發財機會,這些地區的人民群眾,根本看不到,中國大陸人去了,隨便撿點東西賣,都能成為暴發戶。
在太祖時期,國家讓人民群眾,建設了大量的備戰設施,最多的工程,就是各地的防空洞。改革開放后,這些城市裡面或附近的防空洞,被地方政府出租,許多企業和個人,利用防空洞的恆溫、恆濕特點,大力生產蘑菇這類蔬菜;全國各地的防空洞,包括農村和山區的,還用來養殖,例如經濟價值高的娃娃魚之類的;還有改造成冷凍庫的,簡單的改造的工藝技術后,就成為長期保存食物的倉庫,並對外批發;李揚講個各城市都知道的常見現象,大多數城市內的防空洞,甚至被改造成了地下旅店,賺錢非常容易。
象全國各地的防空洞,被改造成發財致富的好幫手,那種類和方法多了,前蘇聯地區、東歐地區的人民,真的需要到大陸,長期生活一段時間,才能明白這裡面的巨大商機。僅僅是李揚介紹,他們根本不明白,因為只能照貓畫虎,而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象這些地區的人民,看看附近的這類設施,大多是空閑狀態,既失去國家安全意義,又要為維護它耗費大量財產,但人們不知應該怎麼處理?讓中國人去了,變著花樣地成為發財致富的基地。所以,這些地區的人們,要麼長期來大陸生活,學習中國人的生意頭腦,要麼讓大量中國人過去,現場學習中國人的發財思路。
蘇聯、東歐地區,大量的軍事設施,被廢棄不用,長達幾十年時間,就靜靜地在那個地方,甚至再無人想起它們。「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是好事,說明戰爭和大規模死人現象,沒有了;但這些曾耗費巨大國力,建設的這些基地,確實沒有戰略價值,沒有軍事意義了,那麼評估一下它的商業價值,盡量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換成中國大陸人,只要允許,無數的人民群眾,會來此觀光、考察,日夜研究如何開發以賺錢。然而,現在的蘇聯、東歐地區的人民,好象從國際視野中消失了,如果不是俄羅斯為烏克蘭內戰、敘利亞內戰,而惹人關注,這些地區的人民似乎就被世界遺忘了。
先講一個軍方介紹的故事。前些年,有幾個大陸軍官去非洲某國考察,負責接待的某國軍方領導,驕傲地一挺胸膛,表示「我們也有坦克」;這樣又小又破的國家,居然有坦克,大陸軍官要求看看,一會聽到拖拉機的大動靜后,鑽出一輛銹跡斑斑的坦克;大陸軍官一看,這是五十年代中國或蘇聯的坦克,所以要來一把散彈槍,將其坦克外殼打漏了;非洲人當場急了,全部保國軍事高端武器,讓一把散彈槍給搞沒了;大陸軍官拍拍他的肩膀,「我送你幾輛好坦克」。大陸要在這個小國開發開發,所以讓他們長長見識。
介紹上面的故事,是講解蘇聯崩潰后,這個地區的導彈,居然靜靜地爛在所在地了。僅僅說蘇聯時代的導彈,再落後,再讓所在國政府和人民看不上,可是拆下來,賣給第三世界國家,也是一筆財富吧。這樣耗費國庫而製造的東西,實在沒人要,可以撂爛,問題是許多國家真的願意買啊。就算半成品、報廢品、過期品、淘汰品,在當時落後國家眼中,也屬於先進高端的武器,李揚看到爛在那兒的場面,看著這些圖片,真的感到心中湧現一股憂傷。
2001年,領導們和李揚聊天時,曾讓軍事企業和專家,向李揚介紹,如果向俄羅斯官方購買武器配件,價格貴而且交貨時間長,而通過黑市,向偷盜軍火庫的俄羅斯軍官們購買,一是便宜,二是隨要隨到。但考慮到大國形象,總是不好意思。李揚當時就建議了,通過黑市購買,而且出面購買的不是中國大陸軍人,找民間中介人。所以,從這個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俄羅斯人是多麼不會做生意。以此推導一下,前蘇聯地區、東歐地區的人,也不會做生意。所以,中國大陸人現在到這些地區,仍然有大把賺錢機會。
俄羅斯人瞧不起假冒偽劣商品,前蘇聯地區人民也如此,包括東歐地區人民,仍然反感假冒偽劣商品。李揚認為他們的態度正確,屬於政治正確,但經濟頭腦不發達,中國古代流傳下來一句話,「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東西質量自然差,但仍然擁有它的廣大市場。你想用買報廢拖拉機的價錢,購買當今最先進坦克,應該講,你不是去購物的,而是找打的。所以,「沒有無用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任何東西,在一定時期、一定地方、一定條件下,必然面對一定的市場需求。沒有市場,可以開發市場。西方的經濟學,是這樣教的吧?
當年的俄羅斯軍事武器,就是這樣的狀態,落後國家想購買,可惜沒錢;俄羅斯因為經濟暴跌,導致也不願意虧本賣武器;中國大陸提出以買報廢拖拉機的價錢,購買俄羅斯武器和技術,屬於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是真心購買,只是希望便宜點,雙方討價還價。這和非洲國家的出價,完全是兩回事。既然落後國家需要俄羅斯武器,而蘇聯地區、東歐地區,又有大量閑置到報廢的武器,為什麼不賣?如果放在中國大陸,無數的商人們,會尋找機會發財的,例如牟其中。
所以,俄羅斯瞧不起的報廢武器,仍然具有廣大市場空間。中國南方,湖泊多、山川多,可耕地少,所以大量南方人為了養家糊口,就在年紀很小時做生意了。象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北方的到期報廢電錶,從理論上一點價值沒有了,但南方人通過賄賂存放報廢電錶的倉庫官員,低價買入后,運回南方翻新,然後再賣到北方,並賄賂買方相關單位領導一筆錢。這樣的賺錢方式,前蘇聯地區人民、東歐地區人民,非常瞧不起,李揚也瞧不起這種投機行為。但李揚提醒上述地區人民群眾,你們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出售或購買大批商品時,是必須按照慣例,要付出或拿到一筆回扣的,哪國此筆費用也沒到國庫。這是國際潛規則。
俄羅斯的報廢武器,或者淘汰武器,找南方中國人看看,他們能出多大價錢,全部收購,然後指導他們搞維修和翻新后,看看他們運到國外,能賺多少錢,就明白其經濟價值了。只要俄羅斯敢賣的,沒有中國人不敢買的,轉手就能賺大錢。在中國人眼中,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可以買賣的。象發霉糧食,俄羅斯人都不在乎,認為扔掉也不可惜,但大陸到處高價購買發霉糧食,因為可以製造酒精,仍然屬於低買高賣。
各國肉類加工廠,對豬、雞、兔、牛這類的內臟,發愁處理,因為無人購買消費,處理它們需要大筆錢,提高了商品成本。而在中國大陸,這些內臟經過認真加工后,其美味比純肉還受歡迎,價格比肉還貴。西方人、非洲人,無法接受中國人什麼都吃,但李揚建議他們,嘗嘗中國人加工后的這東西,就會象中國人一樣愛上它的美味了。雞爪,這東西,讓所有人類都認為無用,需要用一筆錢處理,但在中國人眼中,這是美味。僅僅四川一省人民,就消耗了全國生產的兔子腦袋(中國有13億人口)。所以守著中國大陸,俄羅斯只要敢生產、敢賣,沒有什麼是中國大陸不敢購買消費的。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揚
201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