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古代中國限制經商的原因

作者:大連李揚  於 2016-1-30 00: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中國, 古代, 農業, 商業, 皇糧國稅

古代中國限制經商的原因
 
  人類歷史上,人口增加或減少,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戰爭;
  2,自然災難;
  3,瘟疫;
  4,糧食的產量。
 
  為什麼古代中國,其GDP佔世界總量最高?因為歷代王朝,都重農業而輕商業。李揚這樣講,會招致大多數人的嘲笑,因為只有經商才能國強民富,限制經商怎麼可能會繁榮呢。古代的人類,種地就是刀耕火種,非常原始,哪家農民有馬、牛耕地,那就算是大地主了。
 
  古代的糧種質量差,畝產又低,加上大多是人力種、撥草、收割,不僅是巨大的體力活兒,而且一年下來,生產的糧食,不夠全家吃一年。絕大多數家庭,實際上有半年,是在吃草這類東西。因為皇糧國稅,農民們向朝廷納糧,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歷代朝廷不限制商業,無數農民會去經商,因為利潤大,人是經濟動物,追逐利潤是天性。大量農民不從事農業的結果,就是大飢荒馬上到來了。大飢荒一旦發生,輕則流寇四起,打家劫舍,重則皇權被推翻,改朝換代。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和現象,皇帝們、知識分子、大地主們,和李揚一樣清楚。不過現代人,反而根本不懂這個道理了。
 
  所以,任何朝代,都是重農業而輕商業的,甚至對小手工業,也有限制。但是,追逐利潤是天性,怎麼能夠阻止農民們經商,強迫他們必須種地呢?就是通過大量的法律,規定了商人在各方面受到侮辱,不允許他們享受豪華生活,甚至剝奪他們的仕途,以及他們子女的美好前途。李揚的解釋,大家明白了吧?
 
  在古代,所謂經商,就是在本國、本地區內,進行商品流通。但古代人類,基本是男耕女織,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幾乎不需要大規模的商品流通。至於海外貿易,當時幾乎為零,那個時代,國與國之間,也沒太多的互換商品內容。北方的游牧民族,頂多就是換點鹽、茶、綢緞、鐵器這類,不需要農民們都去經商的。真正的海外貿易,其實是從明朝起,才開始出現正規模樣的,以前朝代的規模,可以忽略不計,李揚認為那種所謂海外貿易,根本無法讓國庫充實,沒大利潤。
 
  正因為歷朝歷代,都重視農業輕商業,才造成糧食的不斷增加,進而提高人口數量,由此導致國家GDP,佔世界的比重非常巨大。人口基數越大,其實越能創造巨大的GDP,在古代尤其如此。正因為糧食充足了,社會才安定,政府才有收入,對外作戰、對內平叛,才有本錢和資源支持。李揚認為古代歐洲,其實出現的大飢荒,應該比中國更嚴重,這才對。
 
  象1932年,美國大蕭條時,餓死人無數;就是現在的非洲,仍然在大飢荒中,餓死人無數。所以說歐洲古代沒有大飢荒,李揚不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僅醫生給人看病,讓人類壽命延長,就是越來越發達的獸醫技術,也能治好馬、牛、駱駝、羊、豬這類動物的疾病,那它們就可以多繁殖後代,從而提高人類生產能力(耕地、拉磨、拉車等等),以及提高人類營養水準。
 
  現代人類社會,已經不再思考這類事情了,所以突然面對一些信息,會產生誤判。認為歐洲是通過經商,才大發展的,並打敗了農耕的中國。其實,近代歐洲的工業化,是導致歐洲強大的唯一原因;沒有工業化,歐洲人不可能探險世界,更沒有迫切在世界範圍內經商的需要。有了大量產品,才願意經商;沒有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哪個國家都無大量商品流通的。近代中國人,落後的原因,不是經商氛圍起步晚了,而是工業化生產現象,幾乎沒有出現,這是導致衰敗的主要原因。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揚
  2016年1月29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5: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