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決定論導致軍隊改革
1860年8月1日,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佔天津。清朝蒙古族悍將僧格林沁迎戰,統率清軍共計達30000人,其中蒙古馬隊共近10000人。然而面對聯軍的大炮和步槍,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被打得丟盔卸甲,甚至搞亂了後續清軍的部署。清軍兵敗撤退,聯軍佔領天津,接著佔領北京,搶掠燒殺近50天。這說明什麼?冷兵器時代已經結束,熱兵器時代來臨。希望通過冷兵器打敗聯軍的清朝,從此喪權辱國,一步一步走向崩潰。
晚清的軍隊,與西方軍隊,大小戰爭許多次,屢戰屢敗,國家命運可想而知。鴉片戰爭中,李揚看到以下統計數據:
英國軍隊是19000人 ,清朝軍隊200000人。人數比例幾乎是1:20;最後英國只傷亡523人(陣亡69人),而清朝傷亡達到22790人。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李揚也看到以下統計數據:
在北京與天津乃至華北地區的清軍共有11.3萬人,而八國聯軍不過才2萬人,清朝政府卻丟掉首都,被迫簽訂恥辱條約。
現在的中國大陸人,都已承認,主要依靠冷兵器的清朝,不可能戰勝經歷工業化的熱兵器西方。
李揚看到現代人對此的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
1,當然是冷兵器的軍隊,永遠輸給大炮火槍的西方軍隊;
2,軍事思想的落後,導致清朝政府和軍隊,根本沒意識到,應該軍隊現代化建設;
3,將領們因為思想落後,常常在構思、指揮軍隊作戰時,出現低級錯誤;
4,清軍士兵不懂熱兵器戰爭的打法,而且連火槍、大炮的使用上,也大多一無所知;
5,清朝中央政府失去權威,各地方政府暗中不配合的統一指揮,例如歷次與西方戰爭中,南方各省自保拒絕進京勤王;
6,清朝政府失去人心,八國聯軍攻打清朝皇城,大清子民們競相扶梯相助,甚至有清各地中國人組成敢死隊,協助八國聯軍攻打清軍。
在清軍和西方軍隊的歷次戰爭中,清軍士兵的「血性」並不重要,所謂「血性」其實主是不怕死的精神;然而在清軍和西方軍隊的戰爭中,不怕死的清軍士兵,除了先死、早死外,對戰場形勢無任何意義;上萬名蒙古騎兵根本不怕死,在悍將僧格林沁的率領下,迎著西方軍隊的炮火、子彈進攻,最終結果是清朝丟掉首都,皇帝逃難。李揚講這些歷史事實,相信中國大陸人都承認,但李揚說現代中國軍隊,也面臨這一危險時刻,那麼絕大多數中國人會認為言重了。
21世紀的戰爭,目前最先進的打法,就是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美國軍隊在攻打伊拉克時,美國政府通過天上的衛星,通過地面部隊的雷達系統,通過單兵戰士的攝像頭,等等,這些天上地下的全面信息,就全部傳送到美國白宮或國防部;總統和高層政客、高層將領們,就站在聯合作戰指揮部的大屏幕前,對戰場上的一切活動,都看得明明白白。李揚舉個簡單的例子,總統和國防部長,在美國本土,通過偵察、探測系統、通訊系統,可以告訴在伊拉克戰場上的某個美軍排:
「你的左面500米處,有敵軍兩輛坦克,我已命令武裝直升機前去擊毀,大約十分鐘到達開火,你們先隱蔽不動,避免引起敵坦克注意。」
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的最大特點,就是完全依賴高科技設備,在目前的高科技的幫助下,軍隊將領的軍事作戰思想,變得不是最重要了;當然李揚是相對比較來說的,軍隊將領的軍事思想,首先要在懂得運用高科技設備的情況下,在充分利用高科技設備的基礎上,來調動軍隊發揮最大的威力。例如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其主導制定的伊拉克作戰計劃,也因為戰術的大膽革新為他贏得了名聲。在美軍進攻伊拉克時的打法,震驚了全世界,因為人類沒見過、沒聽過這種打法。李揚所知道的是,這種打法,也震驚了中國大陸的高層。
從朝鮮戰爭到對越南戰爭,幾十年的時間,中國大陸軍隊作戰的打法,仍然是炮火覆蓋,前頭部隊穿插作戰,冒死大規模、集團衝鋒,以人海戰術來對抗槍林彈雨。李揚沒有沒有看到任何先進打法和先進武器。據李揚所知,中國大陸當時的狙擊步槍的打法,仍然是二戰時期的,因此輸給了更先進的越南式打法。面對這種戰爭局面,領導人還滿意「軍隊打得不錯」。從上到下,堅持中國軍事傳統,沉醉於所謂的輝煌勝利。據李揚獲知的消息,在朝鮮戰爭中,中國大陸志願軍人犧牲了上百萬,所謂勝利其實是拿人命填出來的。這個真實數據,一直做為國家秘密來保守,卻激起許多妄自尊大的、愚蠢的中國大陸人的盲目自信,而變得不知進取。
朝鮮戰爭中的巨大犧牲,並不僅僅是軍事思想的落後,畢竟二戰剛結束幾年,所謂最先進的打法,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中國大陸的軍事專家和將領們,也都一清二楚,所以面對美軍的先進打法,中國大陸的軍隊比較掌握,也能想出辦法對付。既然中國大陸軍隊,能夠做到中國古代兵法的要求: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為什麼還會付出巨大的犧牲呢?因為美軍的武器太先進了,比中國大陸武器領先一代,所以面對失去制空權,中國大陸軍隊的後勤保障跟不上,戰場傷殘軍人的搶救不能到位,對美軍陣地不能做到炸彈覆蓋、炮火覆蓋。在這種情況下,李揚認為中國大陸軍隊犧牲巨大,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毛澤東說過:
「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許多中國大陸人「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片面強調毛澤東的這句話,認為中國大陸軍隊,還是要有勇於犧牲精神,應該在戰場上不怕死,要敢於通過大量陣亡的大規模集團衝鋒,來取得戰場的勝利。李揚知道有些人的目的是好的,怕「武器決定論」會否定毛澤東的話,怕否定毛澤東思想,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軍隊,會丟掉毛澤東思想這面大旗。
但李揚提醒這些好心的人,毛澤東還接著說過:
「世界上的一切,人是最寶貴的,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迹都可以創造出來」。
也就是說,毛澤東思想在指導軍隊作戰時,沒有強求軍人冒死衝鋒,也沒有要求中國軍人白白犧牲在戰場上。既然毛澤東強調「人是最寶貴的」,那麼從政府到地方,從軍人到販夫走卒,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朝鮮戰爭中,大量中國大陸軍人陣亡,是因為當時的國力、軍力限制,導致我們沒有先進武器取得完勝。但現在不一樣了,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第三大軍事力量,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牢牢記住毛澤東的教誨,想方設法尊重軍人的生命,通過研製大量先進武器,通過研究最先進的軍事指揮作戰思想,來保障中國軍人不會犧牲,這才是根本。
一些中國大陸指責李揚,身為警察怕死,他們要求中國大陸軍人勇於犧牲、敢於犧牲。這種觀點是不能對的。在公安工作中,首先要保障的就是自己和戰友的安全,其次是保障受不法侵犯的群眾安全,最後才是保障違法犯罪分子的安全。通過犧牲警察的生命和健康,不管是從理論上,還是從現實中,都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社會,才是公安工作的基礎,否則會讓警察們在執法時,容易釀下大錯。只有牢記毛澤東的教誨,「人是最寶貴的」,才能讓警察的工作符合群眾利益。
同樣,從開國領袖毛澤東,到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都提出「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可沒有提出「建設一支不怕死的軍隊」。中國大陸的軍隊建設,首先是要保障國家安全、人民安全、執政黨的安全,而不是要培養出一群亡命之徒。其實面對21世紀戰爭,不怕死的軍人往往先死,卻對整個戰場局勢無任何意義。面對敵軍陣地的機槍掃射,大量中國大陸軍人冒死往上沖,這種場面確實能讓部分人熱血沸騰,激起他們的自豪感;但這將造成的嚴重後果,卻是要社會和政府承擔的,要犧牲軍人的家庭承擔。你不能為了自己的榮耀和自豪,而讓大家去白白送命、犧牲。這是做人的起碼道德。
21世紀的戰爭中,誰擁有先進作戰體系,誰就掌握戰場主動權,從而掌握政治較量的主動權。美國擁有大量先進武器,並熟練運用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國家政權(包括中國大陸)都感到了巨大壓力。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李揚和大家看到的是,美國政府在世界範圍內指手畫腳,經常公開批判中國大陸,有的時候,李揚和大家都看出來了:
美國政府不講道理,不講國際法,不尊重中國。
然而,中國大陸面對這種無禮,往往不能生硬對抗,甚至默不作聲。這一是因為中國人講究傳統禮儀文化,二是真的不是美軍的對手,一旦發生衝突,中國大陸會在世界上丟臉。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不假。但在21世紀戰爭中,美國軍隊能隔著幾百公里,甚至在浩瀚的大洋深處,就能發射導彈,擊毀他國的重要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他國軍民怕死不怕死,有什麼意義呢?不管是沙漠風暴之中,還是在漆黑夜幕下,或是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你看不到、找不到美軍部隊,而美軍利用先進的武器系統,不斷精確打擊你,李揚詢問反對本文的讀者:
你怎麼反抗?怎麼對抗?
現在的中國大陸軍工企業,不象是個企業,更象一級組織,象官老爺;不是戰場需要什麼,就研製什麼,而是軍工企業提供什麼,軍隊就得用什麼;面對中國大陸軍事思想的進步,面對將領們提出的要求,中國大陸軍工企業領導,仗著背後有人撐腰,對軍方要求不理不睬。李揚早就提出,要購買西方先進武器技術,買不到就去騙,騙不到就去偷,偷不到就去搶。這不丟國格,戰爭中打得漂亮,才能震撼、收服世界。而中國大陸軍工企業領導們,更象一個政客,甚至公開表達了,要用聽話的技術人員,而拒絕使用思想不行但技術過硬的人員。李揚想起當總理時的朱容基,在高官的會議上批評官員:
「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亂批條子,任人唯親,群眾能不罵你嗎?」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揚
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