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不能「死道友不死貧道」
柴靜被網民罵哭了。她沒想到自己的霧霾調查報告反響那麼大,支持和反對的人幾乎各佔一半,有些反駁的網民直接辱罵柴靜的女兒。李揚理解柴靜,好心好意地呼籲重視中國大陸污染問題,許多人包括官員,都在這樣呼籲,為什麼只罵柴靜?李揚看了這個紀錄片,裡面內容都是政府的公開資料,內容基本都是高層領導們,經常講的內容,即呼籲重視中國大陸污染問題,只不過柴靜是圖文並茂地重複一下,結果所有的咒罵全沖柴靜去了。
柴靜無法接受,尤其大量的網民沖她女兒去,她只能以淚洗面,因為圍攻她和她女兒的網民,鋪天蓋地,柴靜一個人無法對付。柴靜用北島的詩為自己辯護: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李揚認為柴靜只能如此,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應該會放棄這種大辯論,也許柴靜今後明白,如何保護自己的女兒了。哪怕是再高尚的事情,如果做的時候,不希望家人被注意,那麼在做事情時,就要避免提及家人。柴靜做為一個母親,所思、所說、所做,並無錯誤,但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善良。
有些網民看這個霧霾調查的紀錄片,抓住一點,就是柴靜表達一種願望,私有化大型國企,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來達到高效、環保、廉潔的社會目的。她的說法未必就不正確,在世界都處於商品經濟的情況下,如果不準確、認真地符合市場化規律,那麼中國大陸企業很難在國際上,競爭成功。更何況現在的國企,腐敗真的很嚴重,大官大貪,小官小貪,各個國企成了各級領導的小金庫,成了各級領導的私有財產。在這種殘酷的現實面前,有些人提出國企私有化,未必就是賣國,未必就是被美國政府收買。
在2001年上交中央的材料中,李揚提出不管是政府、還是社會,或是任何單位(包括民營企業),都要接受黨的監督、輿論的監督、人民的監督。因為人類的本性是自私的,這世上根本沒有大公無私的人,哪怕後天教育再洗腦,哪怕社會大環境都要求人們大公無私,人們仍然會為自己謀私利。面對人的本性如此,所以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人,都必須置身於全面、立體的監督環境下,才能少犯錯誤,避免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嚴重危害。
任何拒絕批評和監督的人,都是無法無天的人,都會造成對他人和社會的危害。政府同樣如此,如果一個政府拒絕批評和監督,它要麼是第三帝國的下場,要麼是蘇聯的下場,要麼是利比亞、伊拉克的下場,如此等等,沒有一個會有好結局的。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是政府接受批評和監督,努力工作以為國家和人民服務,這樣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柴靜的霧霾調查的紀錄片,不僅只是重複高層領導們的講話,也是對政府的一種批評和監督,應該視為政府努力的動力,而不能視為推翻政府的犯罪行為,要是這樣理解柴靜的紀錄片,那國家就沒有任何敢說話了,包括各級領導,也個個會噤若寒蟬。
如果一個政府都要接受批評和監督,那麼柴靜更應該接受批評和監督,而她的霧霾調查的紀錄片,也理所應當地置於社會輿論的批評和監督之下。這個社會中,任何人都不能隨便搞特權,不能理直氣壯地拒絕批評和監督。但柴靜受不了的,也是李揚受不了的,就是網路上辱罵聲音太盛,沒有任何理論批判,沒有任何理性分析,也沒有語重心長地教育,張口就是極其難聽的辱罵,這些沒素質的人,不僅是給他們的爹媽丟臉,也是給國家丟臉,給人類丟臉。國民素質急需提高,從網路上辱罵柴靜及其女兒的嘈雜聲中,就完全可以證明。
私有化,是大勢所趨,但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必須私有化。據說美國的自來水公司,就沒有私有化,而且還有軍隊的保護。英國在鐵路私有化后,不是鐵路經濟的大發展,反倒是鐵路安全岌岌可危,英國政府和社會,又走了回頭路。李揚認為柴靜是個女人,還是個小女人,用柴靜的自我介紹講,是個文藝女青年;沒有男人思維的女人,是比較情緒化、比較感性的,必定缺乏戰略思考,也必定缺乏戰略判斷。如果私有化真的那麼好,為什麼各大中資本主義國家,沒有百分百地私有化?
舉例亞洲的西方國家日本,日本是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中國大陸幾十年來,趕超的目標,這個國家徹底私有化了嗎?他們所有的大型重工企業,全部留有生產重型武器的生產線,但從來沒有用過,只是花大量金錢進行保養這些生產線。李揚詢問柴靜,日本的大型重工企業,這樣做,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嗎?為什麼沒有任何西方人、日本人,提出反對這種做法?可見在國家戰略安全方面,首先考慮的不是經濟效益。如果柴靜到日本做個紀錄片,要求日本取消各大型重工企業的武器生產線,同樣會被日本政府、日本國民罵得頭破血流的。
柴靜做為一個女人,做為一個母親,舔犢之情溢於言表,這是正常的,人們不應該對此進行辱罵,因為這些辱罵的人,才是真正的反人性的。李揚也相信,大多數看過霧霾調查的紀錄片的中國大陸女性,會完全站在柴靜一邊,堅決支持柴靜的觀點和態度。但這就是女人思維,所以各國,包括中國大陸,女性官員比例不高,而且大多是副職,因為女人沒有戰略頭腦,考慮國家大事、世界大事,完全憑感情、憑感性,情緒化很嚴重,如果中國大陸讓大多數女人執政,那麼國家轉瞬即逝。李揚沒有危言聳聽,也沒有歧視女性,只是比較冷酷客觀地,向讀者們介紹一下,男女思維的差別很大。
如果中石油、中石化徹底私有化了,首先是各級官員們的家屬,為了分肥而大打出手,其次是有權人、有錢人得到了兩個公司的大部分財產,接著在市場化的經濟運作下,西方政府和財閥們,逐漸購買、控股、得到了中石油、中石化,最終結果必然是,西方控制了中國大陸的方方面面。但正如李揚所講,中國大陸的國企,沒私有化的結果,仍然是各級領導的小金庫,被各級官員們貪污,同樣沒有什麼好的結果。還是李揚在2001年提出的理論,黨的監督、輿論的監督、人民的監督,才是大到一個國家,中到一個企業,小到一個人,正確發展的基礎。沒有了監督,一切都是扯淡,只能最終掉進深淵。
前些日子,中國兩大國企——南車和北車,被政府合併了。為什麼呢?因為南車和北車,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為了競爭,彼此互相壓價,甚至以賠本的價格,來奪取市場。有些讀者奇怪:
「這兩個公司,怎麼可能經常做賠本買賣呢?」
因為兩個公司是國企,賠錢也賠得是國家和人民的財富,但爭取到了市場,得到了大量訂單,卻是企業領導們的功勞,這就是政績,是往上爬的資本。有點慷國家之慨,肥自己之私的味道。正如人們常講的笑話:
死道友不死貧道。
沒有了批評和監督,任何國企都是大量腐敗的源泉。
政府因為南車和北車,兩個公司經常做賠本買賣,來進行彼此的惡性競爭,所以才合併兩個公司的。李揚認為政府的行為,明顯是惰政。因為頭痛所以割頭,因為腳痛所以割腳。南車和北車的最高管理部門是誰,這個管理部門為什麼沒盡職盡責,為什麼不在兩個公司惡性競爭做賠本買賣時,進行及時的警告和制止?最高管理部門,為什麼不出面協調兩個公司的惡性競爭,為什麼不下達雙贏的競爭指令,為什麼長期允許兩個公司做賠本買賣?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過程比結果重要。正因為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惰政,才導致南車和北車的惡性競爭,面對這種情況,不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是發現矛盾、解決矛盾,而是做出一個更錯誤的合併決定。沒有競爭后,低效、高耗、腐敗更要橫行無阻了。
國企的低效、高耗、腐敗,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更不能私有化了之,這就是惰政。但不知為什麼,官員們怕批評和監督,難道國企也怕批評和監督?官員們拒絕批評和監督,而企業居然也有能力拒絕批評和監督,這讓李揚大惑不解。在中國大陸,人人都是大爺,連企業都象政府有關部門,這怎麼能可以呢?中石油、中石化,一個是要分拆成多個公司,二來也要接受批評和監督,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有利於國企發展,而且有利於社會穩定。至於私有化中國大型國企,那是西方政權的要求和利益所在,中國大陸人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不過拒絕私有化大型國企,有錢人、有權人就不能發大財了;李揚的這樣的建議,其實就是擋了一些人的暴富之路,恐怕會被極少數有能量的中國大陸人,追殺到世界各地、天涯海角。
借著柴靜的霧霾調查的紀錄片,李揚逐漸深入地思考後,發表了這篇文章,逐層剝離迷霧,向世人展示真正的原因和內幕。李揚反對辱罵柴靜的人,因為李揚相信柴靜,相信她的霧霾調查的紀錄片,是客觀正確的,更何況這是上面領導們天天講的內容。但是看看那些反駁柴靜講話的人的理論,也是很有意思,許多反駁柴靜的人,也確實說了自己的真知灼見,李揚不反對他們的理論。就事論事,柴靜的這個紀錄片,沒有被美國政府操縱,雖然有些人揭露,此紀錄片有美國的基金支持。柴靜從沒這樣火過,全國大討論她的紀錄片,連高層都全部驚動了,但柴靜沒有這個心理承受力,所以哭了。而李揚借這次大討論,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反對國企私有化,但支持拆分大型國企,同時要求所有國企接受批評和監督。這才是興國之路。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揚
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