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犯的致命錯誤
胡耀邦在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於1980年—1987年,成為中共總書記。他年紀很小,就參加紅軍長征,周恩來等領導多次勸他留下,但他拒絕了;抗日戰爭勝利后,歷任冀察遼軍區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第三縱隊政治委員,參加保衛張家口、解放石家莊等戰役;后調任第十八兵團政治部主任,參加領導了解放太原、寶雞等戰役。由於他是政工出身,加個子小,許多將領不服氣他,所以他在國共內戰中,經常沖在第一線,貼身警衛都阻止不住他。這幾個史實,說明他氣盛而不服輸,為人比較倔強,這也是他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冷藏了很長時間;萬事都有兩面性,也因此鄧小平提拔重用他。
據海外流傳的史料描述,胡耀邦被強迫退下來后,曾向國家主席楊尚昆透露,「1976年4月5日,發生的以天安門事件為中心,反對「四人幫」的群眾性紀念周總理,其實是鄧小平命令手下們(包括胡耀邦),到北京市各大工礦企業暗中鼓動的結果,希望以紀念周總理為由,反對四人幫。誰知群眾性事件最後發展到,把矛頭指向毛澤東,直接導致毛澤東下令鎮壓」。胡耀邦因此勸告楊尚昆主席,鄧小平是個過河拆橋的人,自己為鄧小平立下汗馬功勞,仍然被他棄之不用。
複述到這兒,李揚講一個自己真實的經歷。1976年周恩來去世后,母親所在的單位,也是一片肅哀,這天早晨,母親帶(兒童)李揚到單位,看到人們議論紛紛,原來有個職工主動帶白花和周恩來像章到單位,大家趕緊勸說他,大意是單位領導接到命令,要嚴防壞人趁機鬧事,清查公開悼念周總理的人,不許任何單位和個人開展任何形式的紀念活動。那個職工在大家的好心勸說、驚恐提醒下,白花扔了,並找了塊石頭,把周恩來紀念章砸毀了。當時許多城市,都暗中販賣周恩來紀念章,被各地政治部門、情報組織、各級(文化大)革(命)委(員)會明察暗訪,堅決打擊,據稱這是來自中共中央的紅頭文件。
回頭再來分析胡耀邦的委屈和不滿。為什麼鄧小平決定拿下胡耀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許多領導要求他下台,而是他的心直口快,得罪了許多領導,尤其得罪了鄧小平。被禁出版的官方《胡耀邦傳》透露,1986年5月,鄧小平約胡耀邦到家中談論中共十三大人事安排。胡耀邦說:
「我已年過七十了,十三大一定要下來。」
鄧小平說:
「我、陳雲、先念都全下,你要下就半下,不再當總書記,而再當一屆軍委主席或國家主席,到時候再說。」
同年8月22日,鄧小平過八十一歲生日,在北戴河擺了幾桌酒席,表示在兩年後的中共十三大上全退。胡耀邦與香港記者陸鏗交談時,將鄧要退休的消息透露了,引起軒然大波。同年10月,胡耀邦在政治局會議上發表講話,老調重談,根本沒想到對鄧小平造成一次又一次傷害;鄧小平初期強壓怒火,畢竟自己謙虛了一下,表示要退休的,但鄧的鐵桿盟友,中共元老王震卻被激怒,說:
「你們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權威,承認不承認小平是我們黨的最高權威。」
從此,越來越多的政治元老和中央領導們,開始批評胡耀邦,討好鄧小平;李揚介紹一下,當時的政治環境決定,鄧小平徹底退休,中共高層會群雄逐鹿,到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天下卻會大亂。89年陸四事件即是逐鹿結果。
心直口快的胡耀邦,往往說話時不經過思考,出口傷人,越來越多的領導和元老,被他得罪。例如王震與胡耀邦交惡,就不止一事了,都是胡傷王在前。也是在這次採訪中,名記者陸鏗問:
「王震先生三月到美國走了趟,他是你的瀏陽老鄉吧?」
胡:
「是的,不過他是北鄉的,我是南鄉的。」
陸:
「呵!那是南北呼應。」
胡:
「也可能是南轅北轍。」
此事傳出,王震如何反應,可想而知。李揚知道的另一事,可能發生的更早,當初胡耀邦協助鄧小平,鬥倒華國鋒勢力時,得到了王震的大力配合,但當胡耀邦被告知,提名王震為政治局委員,胡耀邦不同意,他說他和王震都是湖南同鄉,而且還是小同鄉,容易給人把柄,不嚴肅。這次關於胡耀邦、王震的傳聞,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才讓王震知道,王震知道以後非常生氣,他說:
「為什麼我當選就不嚴肅了?難道否定毛主席就嚴肅了?支持自由化就嚴肅了?」
所以胡耀邦在下台前,大多數領導和元老,都批判他、要求他下台,和他說話傷人有主要關係,什麼路線鬥爭、什麼派系鬥爭、什麼失寵鄧小平,都是假的,都是表面現象。一個出口傷人的人,是沒有幾個盟友的。
胡耀邦和王震的交惡,不僅是說話問題,還有意識領域分歧,還有國策方面的分歧。胡耀邦有個貶義的外號「胡亂邦」,就是王震起的,被人們一直叫到今天。胡耀邦在成為總書記后,許多政策進行的時候,都是「矯枉過正」、「物極必反」,李揚通過分析判斷,冷酷地認為,他的民族政策,是藏獨和疆獨的主要起因。在海外看到一個史料,說的是有個西藏的(副省級)幹部,好象是個藏族,反對胡耀邦的民族政策,向中央寫信反映,聲稱胡的民族政策,把擁護藏漢一家、擁護中共領導的西藏幹部和勢力,紛紛打擊下去,卻把舊社會支持政教合一、搞藏獨的人和勢力,強行拉進西藏統治和領導地位。可想而知,此民族幹部被打擊下去了,後來胡下台後,中央給這個幹部平反,希望他重新進入領導層,但心灰意冷的這個幹部,拒絕了中央政府的好意,退隱山林。胡耀邦的民族政策,傷了一大批擁護祖國統一、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少數民族幹部,導致中國政府至今沒緩上這口氣來。
為什麼李揚相信這個史料?因為李揚也親身經歷這類事。在20世紀1980年左右,少年李揚洗澡,在浴池中泡澡時(當時中國只有大澡堂子),有個退休的老工人,和一群人聊天時,高聲叫罵黨和政府。當時唐山市內的開灤煤礦,在解放前是世界有名的大煤礦,解放前拿著鞭子、棒子毆打煤礦工人的工頭,在解放后都被鎮壓了,有些沒槍斃,但勞改的勞改、下放的下放;胡耀邦成為總書記后,這些殘酷的工頭們(有些甚至是勾結日偽政權的),都被平反了,個個拿上離休待遇,比退休工人們的福利還好。所以唐山開灤煤礦退休工人們,對此非常憤怒,也對黨和政府不滿。從少年經歷此事開始,李揚就對中央政府不再愚忠和百分百信任了,這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也是中國政府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其實,中國共產黨也象一個人,是在不斷犯錯誤、不斷改正錯誤中,長大成熟的。
現在許多知識分子,反對毛澤東和文革的理由,是違背了人性;持這種觀點的人,是被錯誤宣傳教育洗腦的結果,如果毛澤東和文革背離了時代的需要,那麼當時全國人民也不可能投入到熱烈擁護中。舉個例子,舊社會時,宗教在西藏和新疆,起到的負面意義大於正面意義,所以中國政府向最廣大人民揭穿了政教合一的陰暗,那麼西藏和新疆最廣大人民群眾,馬上恍然大悟,積極向黨和政府靠攏,與過去的舊勢力、舊思想一刀兩斷。現在絕大多數人不相信,廣大藏民和穆斯林會自願參加文化大革命,進行破四舊,砸爛大量佛教寺廟和伊斯蘭清真寺,更不相信會批鬥一些宗教頭領;認為這些群眾響應毛主席號召,執行極左路線,是黨組織和內地的漢族青年狂熱分子煽動他們和越俎代皰乾的。
李揚講一個自己的親歷,反駁這一武斷、天真、幼稚、臆想的結論。少年李揚在唐山市內居住時,南面有排房中有一家住著回族,姓洪。這位洪先生是李揚母親的同事,經常在食堂吃大肉,同事們笑他:
「你是個回族,怎麼也吃這個?」
洪先生回答:
「我們共產黨人不信那個!」
但他的回族親戚們卻討厭他,告訴他妻子:
「讓你們家老洪離我們遠點兒!」
洪先生有個女兒,比李揚小一歲,在這方面也是比較不忌諱的,至於現在如何,就不知道了。李揚知道的是,中國政府的民族政策,傷害了洪先生這類少數民族人士的心,卻縱容了藏獨、疆獨勢力的發展。1980年5月,胡耀邦在視察西藏工作時明確指出:
「自治就是自主權。」
「要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面,充分尊重西藏人民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自主權,這是一切問題關鍵的所在。」
在西藏幹部會上他又說:
「沒有民族的充分自治,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大團結。」
這和達賴喇嘛一個口氣,而達賴喇嘛想幹什麼,中國人都一清二楚。胡耀邦還想解散新疆的生產建設兵團,這不僅激怒創始人王震,更是動搖國本的一大敗招,讀者們想想,失去生產建設兵團的新疆,恐怕漢人們早就大多逃離了。
胡耀邦下台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縱容、支持思想意識領域自由化,這也是他下台的官方理由。自由化對不對?對!如果沒有自由化,現在網路上發表觀點和聊天的網民,至少有一半會被鎮壓,李揚也早死一萬多次了;我們中國人迎來一個思想意識領域的大解放,在這種狀態下,許多有才華的人脫穎而出,為政府和國家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但萬事萬物發展都要有個規律,一定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進行,想轟轟烈烈地對社會改造,也要人民有個適應的過程;社會的承受能力既有限也無限,有限的是,無法接受瞬間翻天覆地的變化,無限的是,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對各種思潮的寬容程度、忍耐程度、接受程度,越來越成功。在中國大陸剛剛結束十年文革,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時候,西方思想、意識、潮流全部進入中國大陸時,中國大陸人的理解和批判能力有限,這個時候,就應該在自由化上放慢腳步,等一等大多數不適應的人民,讓他們有個理解和批判的過程,等一等社會的認識事物的能力,避免操之過急。
然而當時的中國政府和知識分子,在沒有完全接納、吸收、去蕪存菁的情況下,自己還沒認識到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就強行要求最廣大人民群眾,按照潮頭人的理解和思維意識,用言行來和潮頭人配合,結果必然是社會大亂,人民之間產生激烈的衝突和鬥爭,伴之而來的還有暴力。
胡耀邦下台後,鄧小平對胡說:
「你對華國鋒始終恨不起來!」
什麼意思?華國鋒是毛澤東庶出的孩子,華國鋒堅決執行毛澤東的路線,堅決阻止鄧小平復出;鄧小平仇恨毛澤東,事事與毛澤東反著來,鄧能不仇恨華國鋒嗎?!但華國鋒親自平反了胡耀邦,所以胡雖然配合鄧小平打倒華國鋒勢力,但對華國鋒始終存在感謝和感激之情,對退下來的華國鋒給予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優厚待遇,這直接導致蕭規曹隨,後面的中央領導們都厚待華國鋒。始作俑者胡耀邦,鄧小平能不有意見?
在胡耀邦的問題上,中國大陸學者的認識,處於兩個極端,或捧上天,或摔到地。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從歷史、從辯證、從唯物角度出發,客觀冷靜地分析胡耀邦,講明其功與過,對現代和後世,具有重大意義,尤其對當前政策和戰略形勢,有個更好地判斷。「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 揚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