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也談歌唱的音量和共鳴

作者:tangremax  於 2016-10-31 23: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地溝油文學|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紐約堂叔   佟 軍*

每一個歌者都有一個「爬瓦落地」情結,因為至少在卡拉ok的幫助下,人們可以氣壯如牛地歌唱,似乎很輕易在音量和共鳴上地超過那個義大利歌王。在一個音樂和歌唱極其普及的時代,他們無可厚非。

聲樂理論家,教育家和歌唱家都會總結一些有關歌唱的音量和共鳴以及它們之間關係的經驗;同時,越來越多的人終於懂得了,音量和共鳴雖然是歌唱的必備條件,但卻不一定是歌唱的完美條件和充分條件。

最近,我們注意到網上的聲樂同仁在討論這個問題,不揣鄙陋,我們也想發表一些可能不成熟的意見。

義大利美聲歌唱在它的啟蒙和發達過程中是經歷了幾個階段的。

視頻1:王玉珍演唱的歌劇《洪湖赤衛隊》中的詠嘆調《願天下勞苦群眾都解放》。上世紀60年代中國民族歌劇,在聲腔運用和吐詞咬字上與當代歌劇有明顯差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zMDY1Nzg0.html?from=s1.8-1-1.2&f=26467066&spm=a2h0k.8191407.0.0


先談音量問題。

15-16世紀以前義大利的教堂聖詠,到17世紀小劇場的歌劇和輕歌劇,那時候的劇院很小,伴奏音樂簡單,女聲部使用閹人,聲音高亢,無遠弗屆,人們無需考慮音量問題,沒有人會抱怨「聽不清」。後來,劇院越來越大,伴奏的陣勢也日益強大,這時候,對於音量的要求自然也就越來越高啦,否則,歌聲會被伴奏淹沒,那個時候,可能是歌唱家們展現他們偉大歌喉的最佳時代。再後來,歐洲藝術歌曲的興起,以及公演劇場的規格和質量被嚴格規範,歌劇和演唱會通常被限制在幾百人以下的中小劇場,因此對於音量的要求又發生了變化。

到了20世紀,特別在世紀中葉,電子音樂器具的廣泛使用使得歌唱和聲樂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歌劇,輕歌劇,音樂劇,藝術歌曲,特別是流行音樂的崛起,都對歌唱的音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總的來說,歌劇演唱常常在大型劇場,譬如紐約林肯中心五層2800個座位的Every Fisher Hall(現稱David Geffen Hall),樂池內的大型管弦樂隊,音量可能不減反增,小號歌手可能會被人們忘記,即便你的聲音如何地漂亮;同時,流行歌曲的演唱獲得了大功率的音響設備,即使在超級大劇院甚至廣場,不少聰敏的歌手們樂得以逸待勞,用輕巧或沙啞的嗓音懶洋洋地歌唱甚至假唱。


視頻2:鄭斌演唱的中國藝術歌曲《兩地曲》,是在電聲條件下半聲方法和共鳴運用的典範。他說這支歌是他「十年磨一劍」的作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3NTcxNDE2.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反反覆復,有鑒於此,聲樂界就逐漸發展了關於上述聲樂要素的折中理論,譬如清唱,弱音,吟唱,輕唱,假聲和半聲唱法,以及在不同民族的語言,演唱習慣,欣賞習慣和曲式風格意義下的共鳴的變化和切換。

所以,為什麼要控制音量,大家可以明白了,它不但是歌唱情感和技術的需要,同時也是外部環境和技術條件的需要。

本文不打算詳細地討論具體的技術問題,那是需要另起篇幅的。這裡只想談談關於音量和共鳴的原理。

人的原始發聲器官只有一個,那就是聲帶。聲帶發出的聲音是干扁甚至略帶古怪的「基音」。譬如喉科醫生讓你張大了口,發出A音,這就是人的基音,它無所謂音量和音質音色,也絕不能傳播到遠處。基音變成歌聲需要足夠的音量和共鳴。廣義地說,我們所說的喉嚨或嗓子,就是發聲器官聲帶和共鳴器官的綜合體,而不僅僅是指聲帶,會厭和喉腔,也就是說,光有這幾個器官是不能唱歌的,甚至連話都說不清。因此,喉腔,咽腔,鼻腔,口腔以及頭面部分的竇和氣管胸腔都是產生音量和共鳴的人體組織。其中,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是可調節共鳴腔或稱為主動共鳴腔,其他的屬於不可調節共鳴腔,相對於器樂的共鳴腔體如提琴的音箱和單簧管的管腔都是不可調節共鳴腔,人聲成為自然界最為美妙的聲音,其因蓋出於此。

視頻3:韓紅的《天亮了》。她把半聲方法運用得淋漓盡致,成為韓氏歌唱的重大特徵。注意她的聲音位置非常高,幾乎是吊著嗓子唱。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zOTM0NTI4.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由聲帶發出的歌聲在上述綜合共鳴腔中因聲音振幅的加大而獲得足夠的音量,同時也因籍共鳴產生的豐富泛音獲得優美的音質和音色,也就是說,音量既是共鳴的原因也是共鳴的結果,這就是歌唱音量和共鳴的全部原理。要注意,這裡提到的共鳴是混合共鳴,高音時無疑需要大量的頭腔共鳴,中低音同樣需要頭腔共鳴,只是在比例的分配上大大降低。通常來說,在所有的可調節共鳴腔體中,喉腔屬於半可調腔體,而口腔和咽腔或許還有鼻腔無疑是最為重要最常用的。

也談歌唱的音量和共鳴_圖1-1


圖1, 美聲共鳴要求高音時所有的母音都要提高上軟齶,模擬成o口型,唱I和E時要豎起來唱。

所以,對於音量而言,事情變得比較簡單,只需通過調節氣息來降低聲帶的振動幅度即可;雖然半聲唱法的技巧仍然需要專門的訓練。而共鳴的調節則更為複雜。

有人可能擔心,降低音量會不會影響音色,答案是No。

前面說過,音量是由聲音的振幅大小決定的;音色是由共鳴引起的泛音決定的。根據傅里葉理論,樂器和人聲發出的自然音(基因)一般都不是單一頻率,而是一群分段頻率的疊加。其中一個叫做基頻的東西,它決定了聲音的高低,而分段頻率的疊加則決定了音色。設以F為基頻,則F1為第一泛音,F2為第二泛音,余類推。全部泛音的集合組成了某種美妙的音色。這一過程自動地在不同尺寸的共鳴腔體中完成,其機理十分複雜。

現代技術利用這一原理研製出電聲分頻技術,人們可以在幾個不同大小揚聲器的共同作用下享受美妙的立體聲,這些都是泛音的功勞。

視頻4:  降央卓瑪的內蒙民歌《天堂》,這個藏族歌手是聲腔運用方面不可多得的天才。通常民歌和流行歌曲在共鳴應用上與藝術歌曲不同,譬如母音的拖腔較少或不用顫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zNzM1NDI1Mg==.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共鳴的概念,適用性和方法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有了不少變化。歌劇詠嘆調,宣敘調,音樂劇,藝術歌曲,清唱歌曲,民謠,流行曲以至不同民族因語言的巨大差異而各自解釋著歌唱的共鳴,絕不可以籠而統之。譬如德語多舌尖音,俄語多團音,法語多鼻音,因此老師就會常常要求他的學生:能不能再唱白一點,這裡的「白」,其實就是要求運用那些可調節共鳴腔來操控或減少共鳴的度。因此大家也可以明白,一個義大利美聲共鳴技巧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視頻5:美國爵士歌王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他的歌唱嚴重顛覆了美聲規範,卻風靡世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wMzMwNA==.html?from=s1.8-1-1.2&spm=a2h0k.8191407.0.0

中國人目前盛行的民美唱法,在共鳴上大量地借鑒了西洋通用理論,當今的首要課題恐怕就是它的靈活應用了。這裡我們想簡單地提示一下。

上面談到,歐美人唱歌對共鳴的要求,歌劇第一,其次是音樂劇和藝術歌曲,再次是民謠和流行歌曲。中國人同理,可以大致上遵循歐美人的邏輯,但在具體應用時還是需要靈活處理的。譬如,中國歌劇必須遵循典型的民族唱法和風格,借鑒西洋經典歌劇的共鳴運用一定要慎而又慎。我們所知道的,譬如歌劇「白毛女」,"原野"和"洪湖赤衛隊",「紅珊瑚」在聲腔的運用處理上是不同的。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目前音量和共鳴的濫用較多地表現在藝術歌曲方面,以及歌劇選段甚至京劇唱段。大場合,管弦樂和電聲,當然,有時是為歌頌性題材的主旋律所迫,不管是職業或非職業歌手盡情地吼唱,常常成為中國人歌唱的一道風景線。

*佟軍:中國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聲樂教授;中國國家一級演員;前中國中央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2-23 19: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