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音樂隨筆(44):賴建平紐約卡耐基音樂廳演唱之我見

作者:tangremax  於 2015-11-6 23: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地溝油文學|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紐約堂叔

 作者按:《音樂隨筆》是紐約堂叔為華人讀者特製的一個小品專欄,專門炮製音樂以及與音樂有關的逸人趣事,為喜歡或不喜歡音樂的朋友提供茶餘飯後的談資。


紐約知名非職業歌者賴建平是一位人們戲稱三無的歌唱家:無相關專業學歷;無歐美留學背景;無崇高的國家級演員稱號。他自己也毫不諱言,他文革時期被分配在上海的一個菜市場工作,命運安排他最初扮演了一個肉掌柜的角色,一刀下來,500克的重量不多不少。調侃一下,如果把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的猶太高利貸商夏洛克換成賴建平,那麼夏洛克就會穩操勝券,從而使喜劇《威尼斯商人》演不下去;因為賴建平可以從安東尼奧身上一刀下來分毫不差地割下一磅肉來。

 

賴建平已經有十年的舞台經驗,因此也聚集了他自己的中美聽眾群。賴建平歌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聲樂起點非常高,完全靠自學掌握了歐洲經典歌劇詠嘆調的演唱。撇開的義大利語或法語的繁瑣發音,一支詠嘆調動輒唱4--5分鐘以上,如果不能保持每天大劑量的練習,使自己的發聲器官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歌唱發聲狀態,這種自戕」式的訓練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工就是這個道理;而他目前卻是一名全職海關報關師。

 

前不久,賴建平在紐約頂尖的音樂舞台---卡耐基音樂廳演出了他的幾首保留節目,其中的主打曲目是義大利歌劇《波西米亞人》(即《藝術家的生涯》)中的經典唱段《冰涼的小手》。作曲家普契尼的這部作品100多年來被上演了成千次,《冰涼的小手》也被許多男高音吸引並恐懼著。

 

《冰涼的小手》是一個由上下兩部分組成的詠嘆調,一般認為是兩個詠嘆調的組合,其中的宣敘和詠嘆唱句相互摻雜。該曲的特點是在第一部分有一個兩拍,非常高的B,第二部分結束前的全曲高潮處有一個自由延長的高音C,因此成為男聲的禁區和男高音試金石。30年前,幾乎沒有什麼中國人能唱它,即使是今天,歌唱家們也往往在演唱時「做手腳」,不是用假音,就是偷偷地降一個小一度。

 

該曲的第二個特點是第二部分幾乎全程冠以三連音,以渲染主人公急切,激動,惶惑以致浪漫的情緒;另外,全曲不斷的速度和強弱變化要求歌者的聲音控制細緻入微,都是對一個非義大利歌手的巨大考驗。

 

歌劇對戲劇男高音的要求是有一定標準的,其中高音的通透和醇厚以及音量大小非常關鍵(傳統上歌劇忌用麥克風)其次,聲樂的表現,不同的人會有差異,這種差異來自不同個體的音色,對歌曲的不同理解和處理,甚至涉及歌者的性格和氣質。因此,戲劇男高音的音色,情緒的撲捉和情感的表達,以及義大利語的相對純熟便成了有質量地完成該曲的關鍵。

 

通篇聽下來賴建平用原調,並且不用麥克風對《冰涼的小手》的演唱詮釋,同時我也對比了網上其他幾個歌手的演唱。我想說,賴建平這次相當完整,並風格迥異地完成了他的這次聲樂創作。

 

第一部分兩拍的B音順利過關。第二部分自由延長的high C ,我注意到,帕瓦羅蒂唱了6拍,國內的頂尖戲劇男高音王傳越唱了4拍,另一個青年男高音劉毅唱了2拍,但明顯唱白了。而賴建平則穩穩噹噹地唱了4.5拍。在吐字和情緒的表達方面,我也注意到,王傳越偏重,帕瓦羅蒂比較中庸,而賴建平則比較輕柔,比如,他的捲舌音是最輕的。似乎,他是在用東方人特有的氣質和感受來表現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恐怕正是他的風格之所在。

 

在義大利語遣字造詞方面,賴建平除了長期下功夫操練,也經常虛心向義大利歌者請教,相信沒有出現什麼閃失;但無需用土生土長的義大利歌手來苛求他,就像不必苛求多明戈用地道的中文普通話來唱《茉莉花》一樣。  

 

 另外,賴建平的舞颱風格一如既往地穩健和樸素,專註於用歌聲打動聽眾,而沒有什麼手舞足蹈的表演,是我喜歡的那種范兒。

 

以我個人的感受,作為男高音歌者的賴建平是典型的抒情男高音:華麗有餘,醇厚不足。相信他去唱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會有更多的斬獲。

 

人們不必偏見於一個自學成才的歌手。但凡藝術,人們關心的是藝術本身,而不是那種讀了很多書的書蠹。孔子原是個扎草鞋的,齊白石原來不過是個木匠;這個世界終於多了一個「賣肉的」歌唱家,我們應該表示歡迎。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8: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