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趣味書法史(四):真偽不辨,迷離千年的《蘭亭序》傳奇(下)

作者:tangremax  於 2015-1-16 04: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地溝油文學|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2評論

關鍵詞:蘭亭序, 書法史


            紐約堂叔

第八回  漢字演變冥冥中  書體轉換定乾坤

通常認為中國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其發端濫觴於東漢。在此以前,
書寫主要是作為文字紀錄的實用性功能而存在的。其理由是一,出現了書法理論著作,如崔瑗的《草書勢》和蔡邕的《篆勢》。文字被提升到具有審美價值的精神領域,其文化意義非同一般;二是紙張的發明,使得書法的表現方式發生了質的進步;三是東漢碑刻的流行以及專業書法家的出現。

東漢最流行書體是隸書,被稱為漢隸,也叫做」八分書「,
它有別與秦代的」古隸「。原來秦代並非只用篆書,篆主要是用於官方文書,民間則更流行簡單易行的隸體書。

至少在漢末,書寫已經出現楷化。

隸書的主要特點是結字較寬扁,講究平滑對稱,筆法較少稜角,
筆畫具有「蠶頭燕尾」或稱之為「波磔(zhe)」的特點。因此,隸書的書寫速度依然較慢,它的趨向於楷書(也稱真書,正書)的轉變,幾乎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隸向楷的轉變,貫穿於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其表現是,
當時比較正式的書寫都具有亦隸亦楷的特點。直至唐,楷的法度才算完全定型。

第九回   蘭亭之辨始於唐  文化巨子掀巨浪

史上對於蘭亭真偽較具規模的質疑是在清末。以清朝大臣,
慈禧的秘書李文田為首的一批書法家發起了對蘭亭偽作的指證。他們的結論是,蘭亭不但書法存疑,連文章的作者都不是王羲之。但最終還是因為缺乏權威的證據而不了了之。

1965年,
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重新發起了對蘭亭的大辯論。以郭為代表的質疑派的主要觀點是:

1,從南京出土的兩塊東晉墓志銘上,
發現上面的字具有明顯隸書特徵,即所謂的」隸書筆意「,與《蘭亭序》標準行書相去甚遠。這兩塊墓志銘的主人,一是王興之另一個是謝鯤,是羲的堂兄弟或朋友,當然是羲的同時代人。故標準行書蘭亭不可能是羲的手筆,並由此引發對右軍其他書帖真實性的懷疑。

2,南朝梁代以前的文選,如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
未收入蘭亭。還有梁武帝和陶弘景是書論中沒有提到蘭亭序。宋代的《淳化閣帖》也沒有收入。

3,,只有《世說新語》的注文中提到《臨河序》。《臨河序》與《
蘭亭序》文字差異太大,後者的篇幅比前者多了一倍,且多出的168個字其情緒與整篇文章的風格相突兀,故蘭亭應為後人在臨河序的基礎上改撰而成。

4,縱觀王羲之的其他書帖,皆為亦行亦草,
且結字與蘭亭的行書風格特點大異其趣。事實上,《蘭亭序》標準的行書風格只會在隋唐以後才出現,故蘭亭序應是羲的後人,隋代智永的偽托。對比智永的筆跡,可以發現他的用筆和結字與蘭亭非常相似。

5,雖然郭不否認蘭亭的書法水平,但質疑派中有人就批評,
與右軍的其他書帖相比,蘭亭的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

6,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獨家炒作以後,
蘭亭序和右軍的書聖地位已經形成了一種所謂的」馬太效應「,對後世產生了一種人云亦云,錦上添花的習慣性現象,云云。

一時間擁郭派群起,其中就有當代大書法家啟功等人。

第十回  反郭派奮起反擊   事件驚動中南海

郭老洋洋兩萬字的文章發表以後,
南京博物館的書法家高二適先生就寫了一篇反駁文章。鑒於郭沫若的崇高地位,沒有那個雜誌社敢於發表。於是高不得不救助於他的老師章士釗先生,章是位通天的人物,就把高的文章一下捅給他的朋友毛那裡,毛讀後當天就把他的意見及高的文章轉給了郭老,毛的態度是支持這樣的學術討論的,因此高的文章得以發表,遂在全國範圍引發了一場辯論。

以高二適為代表的反郭派的論點是:

1,梁以前的文獻沒有提到蘭亭,並不等於蘭亭不存在。事實上,《
世說》是提到過蘭亭的。

2,
質疑派無視東晉時代漢字的五種書體篆隸行草楷均已趨成熟的事實。右軍的其他書帖風格與蘭亭的行楷相去不遠。

3,墓志銘等場合所用書體與民間書信文札不同,前者比較正式,
多用具有楷意的隸書寫成。

,4,漢字書體的演變不是一蹴而蹴,一個晚上就完成的,
而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實際上,同樣在南京,後來出土的墓志銘就出現過相當地道的楷書。

5,
唐以來千百年的歷代文壇不可能對右軍的書法藝術沒有起碼的鑒賞力

6,如果是智永寫的,他不可能只寫一本,而會像他的千字文一樣,
炮製很多份以分送他人。

7,《蘭亭序》通篇文字意境非常統一,如果少了下半部的文字,
就像一個人少了下半身。云云。

當時,高派陣營的人數遠少於郭派,但他的陣營中有兩位大權威,
即章士釗和商承柞。

此次大辯論由於文革而中止。文革結束后又重啟。
但畢竟爭論的雙方都缺乏有力的證據---蘭亭序的真跡而暫時休止。

上世紀的蘭亭大辯論,其意義早就脫離蘭亭真偽本身之課題,
而是對中國文化發展史的一次發展和豐富以及有益的檢閱和檢驗。

堂叔點評:我前面的文章曾經談到,在我幼時的習字過程中,
家長曾經有意讓我避免蘭亭帖,並認為該貼不地道,水平馬馬虎虎,這種民間的傾向又說明了什麼呢?

我進一步地認為,在蘭亭真跡沒有出現之前,
任何對蘭亭的質疑都是一種有意義的事情。

我的地溝油詩是:

言必稱鍾張
書不無二王
魏晉南北朝
清明元宋唐

篆靜若處子
隸巧來扮裝
行童子學步
草恣意張狂
 

上世紀50年代南京出土的 <王興之墓誌 > 被認為基本上是漢代的隸書體

對比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蘭亭序》和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祭侄兒稿》,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1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5-1-16 04:53
,唐宋元明清,清明元宋唐,此唐非那堂!那堂更猖狂!
回復 tangremax 2015-1-16 05:11
fanlaifuqu: ,唐宋元明清,清明元宋唐,此唐非那堂!那堂更猖狂!
哥哥手腳超級快。老靈格。
回復 xqw63 2015-1-16 06:05
兩篇作品放在一起,咱更喜歡《蘭亭序》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16 08:27
我也更喜歡蘭亭序,尤其是馮承素的摹本。
回復 tangremax 2015-1-16 08:29
xqw63: 兩篇作品放在一起,咱更喜歡《蘭亭序》
是的,觀點不同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徐福兄弟好。
回復 tangremax 2015-1-16 08:29
xqw63: 兩篇作品放在一起,咱更喜歡《蘭亭序》
是的,觀點不同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63兄弟好。
回復 xqw63 2015-1-16 08:32
tangremax: 是的,觀點不同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63兄弟好。
堂叔好
回復 劉小雨 2015-1-16 08:43
如果純粹欣賞,我喜歡顏真卿的祭侄兒稿,但是練字的話我偏向蘭亭序~~~我家那位就一直喜歡蘭亭序
回復 劉小雨 2015-1-16 08:44
其實我早期就是練的顏字~~~後來都抄經,還有章草
回復 shen fuen 2015-1-16 10:42
都喜歡
回復 金竹陶器 2015-1-17 01:51
先獻花,再慢慢享受
回復 找樂子 2015-1-21 01:45
在蘭亭真跡沒有出現之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05: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