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音樂隨筆(23): 藝術應該精緻,音樂必須時尚

作者:tangremax  於 2014-10-3 07: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地溝油文學|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9評論

關鍵詞:生活方式, 音樂, 藝術, 世紀


                  21世紀的世界,音樂飛進千家萬戶,已然成為普通民眾的一種生活方式------紐約堂叔

             
                                        紐約堂叔


去年,我在德國慕尼黑觀光。一天上午,逛到市中心廣場,
親見一隊人馬艱難地從大卡車上卸一架大鋼琴和其他樂器。俄頃,廣場音樂會開始了。第一曲是鋼琴協奏,七尺大的演奏用三角鋼琴發出了巨響(圖1)。

這場美妙的室外音樂會近兩個小時,包括我在內的遊客如醉如痴,
很多人一邊吃午餐一邊欣賞美妙音樂。

演唱結束時,我隨意與其中的演員閑聊,
得知他們是某音樂學院的青年教師。這是他們自發組織的演奏活動,為此,他們準備了很長時間,並自掏腰包支付有關的費用。他們的節目中有老的,也有他們自己新創作的曲目。當然他們表示也希望藉此獲得一些商業演出的機會。

也是在今年上半年,我應邀觀看了「紐約幼獅青年管弦樂團」
在紐約林肯中心的一場大型交響樂音樂會。演員全部都是十幾歲的中學生。60多人的雙管制交響配置十分正式。演出的曲目除了傳統的,還有一些首演的新曲目。其中台灣作曲家黃輔棠先生專程飛來紐約指導他的最新作品,大型交響樂《神鵰俠侶交響曲》的美國首演。他們的藝術總監方秀蓉女士告訴我,他們是非商業團體,這樣的演出通常都是虧損的,餘額由他們私人來補貼:「沒辦法,因為我們太執迷音樂」,方女士如是說。看來,「玩音樂」想玩到心跳,玩得就是鈔票。(圖2)

十幾年前,我曾經看過兒子中學的校內音樂會。
這場準備了一整年的學生音樂會的觀眾來自本校及外校的是學生,家長,老師以及教育官員。音樂會非常隆重,連觀眾也都是盛裝出席。我注意到,組織方在每一個細節上,如演出服和皮鞋都是統一置辦的,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沒有披頭散髮濃妝艷抹,燈光布景,演員的表情舉止都非常到位和職業化。節目中也有一些本校音樂教員的新作品。要知道,他們的老師中不乏音樂博士和作曲家呢。演出結束,觀眾全體起立長時間熱烈鼓掌歡呼,並上台擁抱他們的寵兒。那情景,令人終生難忘。

我們大紐約地區註冊的華人非職業音樂藝術團體有百十來個,
其中大部分處於冬眠狀態,一部分有較活躍的社區演出。他們的藝術活動活躍了社區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可謂功莫大焉。但這些文藝團體的的素質參差不齊。堂叔得知,由於多種原因,某些團體的演出非常馬虎粗糙,只求量不求質,從來就沒有藝術製作和策劃的觀念,把面對公眾的藝術表演降低到家庭Party的水平;有的團體甚至只要交$10,就可以跳上台去吼一聲,這樣做除了滿足個人的表現欲外並不具備最基本的藝術情操。我聽到的公開評語是:不顧觀眾的願望,強姦民意。這是因為主辦方把他們過去那種不求精耕,廣種薄收的小農經濟觀念帶到美國來了;久而久之,終將自己置於「地攤貨」的境地。須知,今天的觀眾已經不是上世紀50,60年代的觀眾,他們的欣賞水平早已不日而語,很多觀眾本身就是優秀的藝術家,況且網路和音像的發達,人們獲得精彩文藝節目的途徑極其容易。

我的音樂理念是,音樂應該是精緻的。這裡的意思是,
小到一支曲子,大到一場音樂會,都必須有一個精心製作的過程。諸如音樂主題的設計,曲目的編排,演員的訓練;細節如燈光布景道具,服飾鞋帽等等,都必須儘可能高標準。這與公演的性質,地點,規模和觀眾對象無關,意思是:即使是一場是面向耆老的免費演出,也不能隨意降低藝術水準。

我的第二個理念是,音樂應該是時尚的。這個很好理解。
音樂切忌炒剩飯。我曾經見過某些歌唱演員,多以年來,每次都反覆地唱同樣幾首非常老的紅歌,還聲稱自己是「國家級演員」。顯然,這樣做是非常掉份的:世界上有這樣永遠只會唱幾個歌的國家級演員嗎?音樂必須推陳出新,製作上要迎合藝術的時代潮流。

我的第三個理念是,音樂的主流應該是民族的。
這是一個藝術受眾的問題,也就是說,音樂家們首先應該了解,他們的觀眾喜愛什麼,雖然並不排除他們想要表現什麼。

放眼世界,每個民族都生活在他們自己民族文化藝術的氛圍中。
就說歐洲古典音樂吧,其實它對其他國家來說是西洋音樂,對歐洲本國國民來說,就是是他們自己的民族音樂,就是他們的「茉莉花」。中國的音樂家當然應該把西洋音樂好的東西拿過來,但如果真的想要在海外的文化社會享有較高的藝術聲譽,就必須全力打造本民族的音樂藝術,而不是本末倒置。我們華人社區的歌唱家也是一樣,如果將重點傾向於西洋古典音樂方面,雖然可以顯示歌者的「學術水平」,藝術上卻不會被真正接受,多數觀眾的感覺不過是「猴子撿到一塊姜」而已。

本文反映了眾多社區人士的意見,點評也是對事不對人,
意在推動社區的文化活動更為健康,更為活躍,用心之良苦可鑒也。

堂叔有地溝油詩如下:

                     日復一日「愛祖國」
                     祖國祖國可奈何
                     回過頭來看祖國

                        祖國說你太破落


慕尼黑市政廣場的音樂會

紐約幼獅管弦樂團2014年度音樂會海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ryu 2014-10-3 14:30
堂叔的理念個個有理,支持。
回復 jc0473 2014-10-3 19:10
放幾段聽聽
回復 青蓮。 2014-10-3 22:20
堂叔的理念個個有理,支持(ZT)

不過,這些在華人里可能不太容易實現,從古至今,華人血液里有的是美食的細胞,卻很少有音樂的細胞,這裡不是講是不是能玩幾樣樂曲的天分而是整個民族沒有像歐洲人那樣對音樂有著發自內心的愛,中國人能拿得出手的民族音樂很少,倒是天南地北的幾大菜系很有名。在美華人孩子中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去學一二門樂器,可真正走上音樂之路的少之又少,能作曲的更是少得可憐。華人學習樂器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是為了表現自我,而不是轉播音樂的美。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4-10-3 22:33
青蓮。: 堂叔的理念個個有理,支持(ZT)

不過,這些在華人里可能不太容易實現,從古至今,華人血液里有的是美食的細胞,卻很少有音樂的細胞,這裡不是講是不是能玩幾樣
學音樂為了表現自我? NO,為了表現自我的音樂人才是最投入的,中國人大多是功利的目的,還有一大幫時跟風,不能人有我無,最後都不了了之,不過靠音樂吃飯確實很難,為了面子的「功利」學些音樂也是好的,對社會,個人,家庭都有益處。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4-10-3 22:37
同意唐叔,紐約這麼多人才,那麼多各種藝術和社區活動(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隨時組織人找機會(包括華人婚宴和各族裔活動等等),只要有心人堅持做,涓涓瀝瀝,終成洪流。
回復 青蓮。 2014-10-3 22:52
穿鞋的蜻蜓: 學音樂為了表現自我? NO,為了表現自我的音樂人才是最投入的,中國人大多是功利的目的,還有一大幫時跟風,不能人有我無,最後都不了了之,不過靠音樂吃飯確實
你說得有理,我說錯了,其實想說的是「表現欲」,被人讚賞羨慕的表現欲。
回復 青蓮。 2014-10-3 23:02
穿鞋的蜻蜓: 學音樂為了表現自我? NO,為了表現自我的音樂人才是最投入的,中國人大多是功利的目的,還有一大幫時跟風,不能人有我無,最後都不了了之,不過靠音樂吃飯確實
為了面子學音樂雖有益處,但也容易一旦無人欣賞就會放棄。學音樂或欣賞音樂的快樂和動力最好要來自於自我的內心。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4-10-4 08:33
青蓮。: 為了面子學音樂雖有益處,但也容易一旦無人欣賞就會放棄。學音樂或欣賞音樂的快樂和動力最好要來自於自我的內心。
就是。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4-10-4 08:34
青蓮。: 你說得有理,我說錯了,其實想說的是「表現欲」,被人讚賞羨慕的表現欲。
謝謝雅量,向你學習,周末愉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3: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