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音樂隨筆(18):維也納金色大廳鍍金記

作者:tangremax  於 2014-8-20 20: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地溝油文學|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8評論

關鍵詞:維也納, 音樂

                                           
                                           紐約堂叔

結束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行程,我們懷著朝聖的心情逕直飛往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解我多年的古典音樂情結。

維也納是歐洲一大批最具盛名的古典音樂大師們生活和事業發跡以致
葬身的城市。聽聽這些名字吧: 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勞斯。。。

在維也納其實只有幾天的逗留時間,
因此只能象徵性地體驗一下這座城市的音樂風貌。可是我們卻被告知,維也納的音樂季節是在冬季,從每年的元旦開始;還有,歌劇的季節是從每年的9月開始。

但是,維也納不是有一個金色大廳嗎?不會也關閉吧。第二天上午,
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往金色大廳。

在市中心,碰到兜售金色大廳音樂會票的人。
這不是瞌睡碰到枕頭嗎。我們看了一下他手中印刷精美的,有中日韓文說明的Broture,毫不猶豫地買了兩張「池座」(Orchestra)的票,每張59歐元,豈但是不貴,簡直就像買古董撿了一個大漏。當然還有最貴的,也不過69歐元。事後知道那是禮賓席,就像天安門廣場兩邊的觀禮台一樣,是面對觀眾的。於是我們慶幸自己沒有去那樣「觀禮」,否則兩個多小時內傻乎乎地面對觀眾,讓人家不得不反覆地觀察你那個下巴老是收不攏的尊容,決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我對於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崇拜是自從十幾年前中國人在那裡開演唱會
后開始的;相信和很多老中一樣,在那以前,並不十分清楚這個建築物的存在。據說從此這個金色大廳幾乎成了老中們的「革命聖地」,其地位堪比延安或井岡山。又據說,由於這個不經意的貢獻,維也納市政當局正在考慮給來自東方的音樂家們豎立一塊豐碑。

早早地來到金色大廳,先在外面拍照,再在劇場裡面拍照。
到處都是照相機的閃光。我們也注意到,大約有一半的觀眾是東方人的面孔,其中多數應是我們的同胞,因為坐在我們前後左右的除了右邊是一對中年日本夫妻,其他都是操親切國語的老中。

老實說,這個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命名的音樂會實在令人失望。
演奏和演唱者誇張地身著中世紀巴洛克式服裝,他們毫無激情,像堂叔小時候背書一樣的表演令人昏昏欲睡。以堂叔的欣賞水平,或者他們就是二流的演員,或者他們都患了演出疲勞症。不過,指揮卻善解人意地,不時地轉過身來調動觀眾的情緒,直令觀眾鼓掌,甚至起立歡呼,以致整體的劇場效果雖然很商業化,卻也顯得光輝燦爛。

在我們紐約法拉盛,每年春節一些同鄉會都會舉行晚會。
於是就會有一些「著名歌唱家」或「國家一級演員」出來獻唱,也都是唱一些《我愛你中國》之類的紅歌,事後會拿到100刀的報酬,卻也不無小補。堂叔懷疑,這次的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莫扎特音樂會會不會也是像紐約同鄉會那樣臨時花100刀抓來的演員呢?

中場休息時,我隨意地問坐在我左邊的一對來自山東的年輕人,
問他們聽懂沒有。他們說,基本上不懂,只是來到維也納,想體驗一下金色大廳的」味道「。原來如此:演員們假裝儘力了,觀眾假裝聽懂了。還有,估計多數觀眾也都是像堂叔一樣:聽誰不聽誰不重要,關鍵是要在金色大廳里聽;聽懂聽不懂也不重要,關鍵是要留影拍照,意思是,吾某某「到此一游」。

這令我想起一個故事:《阿Q幽會吳媽》。故事是這樣的:

久曠的阿Q日夜想念吳媽。有一天,吳媽終於答應了。
阿Q欣喜若狂,遂決定在一家金碧輝煌的酒店和吳媽相會。當然還是老一套,一個手捧鮮花,一個手執一本雜誌。

雖然是豪華酒店,菜卻不貴。於是阿Q點了幾個最便宜的菜。

近處看來,阿Q發現吳媽並非以前感覺的那麼美,而且絕不年輕了。
敷衍幾句之後,兩人便友好地分手。臨走前,阿Q不忘給自己拍照一番:TMD,老子至少來了一趟「金色大廳」,有照片為證。

其實,維也納的其他劇場,也多是金碧輝煌的,絕不下於那個Goden Hall。

有堂叔地溝油詩為證:
紛至沓來去尋芳
維城金屋客滿堂
迷迷糊糊聽大雅
披金掛銀好還鄉


在市中心買到了金色大廳的音樂會票

這就是聲名遐邇的維也納金色大廳

看到許多東方面孔的觀眾

面向觀眾的觀眾

無精打採的演員

維也納的演出廳大都金碧輝煌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8 個評論)

回復 trunkzhao 2014-8-20 20:39
堂叔終於到了國母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了。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4-8-20 20:56
詼諧深刻。藝術和藝術家的關係很像鬼魂和畫皮的關係,畫皮猶在但失魂落魄的情況並不少見。到此一游最重要,有點失望最正常。藝術總是因「值錢」而走味兒的。

紐約的音樂都夠棒了:)
回復 fanlaifuqu 2014-8-20 21:35
怎麼重發了?
回復 徐福男兒 2014-8-20 22:07
堂叔一嘗夙願。
回復 白露為霜 2014-8-20 22:19
這種是賺遊客錢的表演當然是的2-3流表演者。價錢也不貴,沒啥好說的。
回復 青蓮。 2014-8-20 22:47
演員們假裝儘力了,觀眾假裝聽懂了。還有,估計多數觀眾也都是像堂叔一樣:聽誰不聽誰不重要,關鍵是要在金色大廳里聽;聽懂聽不懂也不重要,關鍵是要留影拍照,意思是,吾某某「到此一游」。(ZT)
回復 tea2011 2014-8-21 01:56
聽誰不聽誰不重要,關鍵是要在金色大廳里聽;聽懂聽不懂也不重要,關鍵是要留影拍照,意思是,吾某某「到此一游」。zt
回復 亦云 2014-8-21 05:27
堂叔 也 跟風啊!
不是說 成X吻一下 都把兒子搭上了 堂叔 要小心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1
trunkzhao: 堂叔終於到了國母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了。
不許亂說。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2
穿鞋的蜻蜓: 詼諧深刻。藝術和藝術家的關係很像鬼魂和畫皮的關係,畫皮猶在但失魂落魄的情況並不少見。到此一游最重要,有點失望最正常。藝術總是因「值錢」而走味兒的。

明白了什麼叫商業藝術。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3
fanlaifuqu: 怎麼重發了?
把照片放進去了,終於。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5
徐福男兒: 堂叔一嘗夙願。
是啊,就像老弟做了樵夫一樣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5
白露為霜: 這種是賺遊客錢的表演當然是的2-3流表演者。價錢也不貴,沒啥好說的。
都是遊客,你說的對。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6
青蓮。: 演員們假裝儘力了,觀眾假裝聽懂了。還有,估計多數觀眾也都是像堂叔一樣:聽誰不聽誰不重要,關鍵是要在金色大廳里聽;聽懂聽不懂也不重要,關鍵是要留影拍照,
你信了。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6
tea2011: 聽誰不聽誰不重要,關鍵是要在金色大廳里聽;聽懂聽不懂也不重要,關鍵是要留影拍照,意思是,吾某某「到此一游」。zt
有點意思吧。
回復 tangremax 2014-8-21 08:57
亦云: 堂叔 也 跟風啊!
不是說 成X吻一下 都把兒子搭上了 堂叔 要小心
不能免俗也。
回復 Lawler 2014-8-22 03:26
tangremax: 不許亂說。
咋是亂說呢 那是榮耀!
回復 sungki 2014-8-22 10:25
一直以為維也納金色大廳是當地的旅遊聖地,前幾年去了一趟才知道根本就不入流。在當地拿到的旅遊指南里根本就不在推薦景點之內,可能只在中國有知名度。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9: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