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貝殼村2012夏令營《舞文弄墨》--前塵往事-務農憶趣(八)

作者:徐福男兒  於 2012-8-2 22: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126評論

關鍵詞:夏令營, 2012

貝殼村2012夏令營《舞文弄墨》

前塵往事 務農憶趣(八)

帶什麼回崇明

過完年,又得回崇明了。帶些什麼回去呢?抄家之後,家徒四壁,環堵蕭然,已經沒有任何東西了。那年代,人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能活下去,也許還有希望。民以食為天,吃便成為第一要務。祖父、外婆都還在世,母親要伺奉兩位老人,弟弟在街道生產組工作,回家搭把手幫助家務,日子過得異常艱難。我每次回家,把崇明農場省下來的工資交給母親貼補家用,雖然微薄,也不無小補。所以回崇明,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可以帶的。母親疼惜兒子務農不易,便去菜市場買回一些肥膘很厚的豬肉,有時運氣好,可以買到質量好一些的板油。 把肥膘或板油切成小丁,放在鍋子里用小火慢慢熬。豬油漸漸熬出來了,剩下略顯焦黃的油渣。火熱的油渣盛在碗里,放一點點鹽,那滋味之鮮美,至今記憶猶新!熬出來的豬油倒進一個廣口玻璃瓶里,等它冷卻下來,便是白花花的一瓶。我就帶這瓶豬油回崇明。

崇明出產稻米,其他沒有得吃,米飯的質量遠勝過城裡。那時候,偉大領袖為了忽悠老百姓,專門提醒大家「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因此便有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政策。「不稱霸」是他言不由衷,「深挖洞」和「廣積糧」卻苦了老百姓。所有的當年收穫的新米都上繳國庫,存起來準備打仗,國庫里存了三五年的陳米拿出來給百姓吃。上海那些大城市的糧店,賣的都是陳米,顏色晦暗,口感陳腐,填飽肚子而已。這方面我們鄉下就佔了便宜,因為是產地,上繳公糧之後,允許保留一些當年的新米自己食用。崇明種雙季稻,前一季是糯稻,上海人稱作「大米」;后一季是秈稻,稱作「洋秈米」。我們自留食用的都是大米,因為口感好。

當年新米煮出來的飯,真的是白如凝脂,隱隱的有一層光澤。有了飯,卻沒有菜,這時候帶回崇明的那瓶豬油就發揮作用了。挖一勺豬油拌進飯里,再灑一些鹽巴。豬油新米飯,吃到口中,那個香,那個糯,那個鮮美,真正無以名狀!一碗飯剎那間風捲殘雲,不需要任何菜肴,也因為沒有菜肴。一個廣口瓶的豬油,你一勺,我一勺,沒有幾天便瓶底朝天。宿舍里的朋友輪流回上海,每人回來都會帶一瓶豬油,大家分享。那時候,沒有膽固醇高這一說,大家連飯也吃不飽,想必膽固醇也不會高,所以大勺的吃豬油,一點事兒也沒有。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回憶起豬油拌新米飯的美味,至今口舌生津呢!

(待續)

 

 

2

高興
3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支持
2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6 個評論)

回復 早安太陽 2012-8-2 22:30
   sf, bd, db, zz, ch, lt, mk.........霸佔完畢,開始讀文!
回復 yulinw 2012-8-2 22:30
   是,現在再好的大米也煮不出那個香來了~·
回復 早安太陽 2012-8-2 22:32
   呀,不好意思,只顧站著沙發高興了,木想到是憶苦思甜的故事,俺能把高興表情改成難過嗎?
回復 病枕軛 2012-8-2 22:36
火熱的油渣盛在碗里,放一點點鹽,那滋味之鮮美,至今記憶猶新!熬出來的豬油倒進一個廣口玻璃瓶里,等它冷卻下來,便是白花花的一瓶。我就帶這瓶豬油回崇明。

Read more: 貝殼村2012夏令營《舞文弄墨》--前塵往事-務農憶趣(八) - 徐福男兒的日誌 - 貝殼村

看到這兒~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彷彿又回到那個年代~我們北方是新打的麥子磨面~蒸出來的熱饅頭~一樣沒菜~加一層新鮮辣椒面~好吃呀!也有加豬板油的!
回復 tea2011 2012-8-2 23:00
最愛吃豬油渣…
回復 方方頭 2012-8-2 23:16
崇明好像有魚有蟹的?
回復 卉櫻果 2012-8-2 23:20
小時候常見我媽熬豬油,放在米飯里加點鹽,好吃的不得了。也奇怪,不見胖哦~
回復 解濱 2012-8-2 23:24
豬油拌飯,今晚回家試試。
回復 早安太陽 2012-8-2 23:29
病枕軛: 火熱的油渣盛在碗里,放一點點鹽,那滋味之鮮美,至今記憶猶新!熬出來的豬油倒進一個廣口玻璃瓶里,等它冷卻下來,便是白花花的一瓶。我就帶這瓶豬油回崇明。

...
   說的我口水直流,我長這麼大,怎麼就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東西啊!
回復 chico 2012-8-2 23:40
想不到老兄也這麼辛苦過。油渣葫蘆條餡餃子也蠻好吃的。
回復 瑋哥 2012-8-2 23:42
俺二舅一直在崇明農場干到78年考上大學為止,他的故事也很多
回復 瑋哥 2012-8-2 23:44
方方頭: 崇明好像有魚有蟹的?
去崇明比到貴州,江西插隊舒服多了,這是真的,隔三差五還可以回上海。
回復 瑋哥 2012-8-2 23:45
解濱: 豬油拌飯,今晚回家試試。
年紀不饒人,悠著點
回復 方方頭 2012-8-2 23:49
瑋哥: 去崇明比到貴州,江西插隊舒服多了,這是真的,隔三差五還可以回上海。
這個屬於市郊插隊,是比去外地要好許多,但也不是隔三差五可以回市區,因為崇明是個大島,那個年代交通也不發達,再加上沒有假期,回家一次也不是易事,我猜。外地插隊就更苦了,我沒有經歷插隊,但是可以想象
回復 fressack 2012-8-2 23:52
無語了
回復 瑋哥 2012-8-3 00:01
方方頭: 這個屬於市郊插隊,是比去外地要好許多,但也不是隔三差五可以回市區,因為崇明是個大島,那個年代交通也不發達,再加上沒有假期,回家一次也不是易事,我猜。外 ...
我二舅就插在崇明農場,後來頭子活絡混進棉紡廠當赤腳醫生,我小時侯坐雙體船去玩過,後來他考上大學就回到上海
回復 三Y老豆 2012-8-3 00:01
我們知青點打下的早稻米是一定要全數交公糧的,農民嫌晚稻米太軟滑吃很多才飽,所以我們留下的多是晚稻米,那時候光吃白米飯都很香
回復 方方頭 2012-8-3 00:03
瑋哥: 我二舅就插在崇明農場,後來頭子活絡混進棉紡廠當赤腳醫生,我小時侯坐雙體船去玩過,後來他考上大學就回到上海   ...
怪不得你那麼熟悉那裡。有雙體船的時候上山下鄉運動已經結束了吧,那時交通好多了
回復 瑋哥 2012-8-3 00:07
方方頭: 怪不得你那麼熟悉那裡。有雙體船的時候上山下鄉運動已經結束了吧,那時交通好多了
對,那時二舅已經工作了,他在農場那段日子我就記不清了
回復 方方頭 2012-8-3 00:08
瑋哥: 對,那時二舅已經工作了,他在農場那段日子我就記不清了
讓二舅寫寫回憶錄吧,轉什麼貼啊真是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1: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