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貝殼村2012夏令營<舞文弄墨> --- 前塵往事 - 務農記趣(一) ... ...

作者:徐福男兒  於 2012-7-16 10: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77評論

貝殼村2012夏令營<舞文弄墨> ---

前塵往事 務農憶趣(一)

         文化大革命十年,五年務農,五年務工,直到恢復高考,重返庠序。現在回首往事,覺得后五年在工廠的歲月真的乏善可陳。那是一家有色金屬冶鍊廠,車間里氯氣嗆人, 到處掛著黃綠色的鹽酸水滴, 穿的都是防腐蝕的呢制工作服,每個月還有營養津貼,可想而知其毒性是多麼強烈。有一次氯氣溢出,大家抬著救火水龍頭,衝進車間去搶險,只見翻騰的氯氣就像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一般衝天而起。第二天,我早起如廁,拉出來像柏油一樣的黑便,送醫化驗,大便隱血四個+。每天面對著冰冷的鋼鐵、燙死人的電爐、不知什麼時候咬你一口的電線,混了五年的電工,對工廠沒有好印象。

         前五年在長江出海口的崇明島上務農,生活很苦,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卻頗有懷念之處。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生辰八字中土多,對泥土有一種親切感;也許當時更加年輕,對前途尚未喪失信心;也許自然的山水較之科技的機械於我更加有緣;總之,回想起務農的日子,覺得有些值得記下來的事情,與村裡的朋友們分享, 為沒有上山下鄉過的網友提供一點茶餘飯後的談資。

 

每天半夜起身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江南水鄉該插秧種稻了。秧苗是從稻種培育出來的,我跟著老農師傅就干這個活兒。把上好的稻種先堆成大約兩尺高,五尺寬,三丈長的堆子,蓋上草席,然後在草席上澆水。春天的陽光暖洋洋的,透過草席,慢慢地溫暖著下面的稻種。為了使稻種均勻地受到陽光的熱量,每隔八小時必須將整堆稻種從底到面翻一遍,其中有一遍一定是在半夜裡,所以我必須每天半夜起床幹活。

         年輕小夥子好睡,每次都得靠師傅輕聲把我叫醒。睡眼惺忪地跨出門,跟隨著師傅一腳高一腳低地向育苗場走去。一彎殘月掛在天邊,向人間灑下清冷清冷的光輝。四周萬籟無聲,只有小河裡浪花的喁喁細語,為死一般的寂靜帶來一絲生機。進到育苗場,掀開草席,用雙手將稻種兜底翻過來,上面的熱烘烘,下面的涼蔭蔭,翻過以後,就變得暖和和的。頭幾天不見分曉,慢慢地,稻穀的頂端漸漸綻開,露出一點白芽來。露芽之後兩天,就將這批稻種起出,挑到秧田裡撒播,讓它們長成可以插種的秧苗。然後再育第二批稻種。

         等我熟悉了過程,師傅放心,半夜就由我一個人幹活。每當我用手抄著那些暖和的稻種,月光下依稀看見那一粒一粒白色的小芽眼,心裡不由得湧起一陣孕育生命的奇妙感覺。可是伴隨著奇妙,卻是另一陣沮喪:我在孕育生命,而我自己的生命難道就在這年復一年的翻抄稻種中消磨殆盡么?那時候對知青的政策就是「紮根農村一輩子」,沒有其他出路,沒有希望。偉大領袖身體健康,似乎會萬歲下去,不知道他哪一天會去見馬克思,也許等到他走了,我們也老了,誰知道呢?殘月越來越細,清輝越見暗淡,夜色更濃,像化不開的濃墨。我當時只有十九歲,經歷的卻是黃昏心境。

 

一下午吃八個饅頭

         育出秧苗,接著便是插秧。秧苗不能長過頭,所以插秧要趕時間。全連隊的人都得下田,誰也躲不過。宋代詩人楊萬里有過一首《插秧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真是詩情畫意。可是當你赤著腳踩進那沒腳背污泥中的那一刻,恐怕任何詩仙詩神都吟不出半句來。

         秧田約摸三、四十米寬,從頭插到尾得化半個小時。穀雨時分,水已經不冷了,所以男青年們都挽高了褲腿,跨下田去。城裡來的女青年們卻改不了小資產階級情調,不願意晒黑了她們的玉腿,生怕回城休假時無法穿裙子,寧可穿著長褲下田,生生地讓泥水浸透了整條褲子,一直到屁股都是濕的。最麻煩的是水田有螞蟥,叮在腿上吸血,不能拔,越拔它的吸盤吸得越緊;只能用力拍打,拍得它吸不住,自會掉下來。女生被螞蟥叮了,嚇得手足無措,花容失色,男生趕緊大獻殷勤,幫忙去拍打,同時也就一親芳澤啦!

         剛開始插秧不覺得累,插得飛快。兩三天下來,漸漸地便扛不住了。插秧是彎腰九十度的活兒,而且雙手不能支撐,純粹用腰上的懸勁,時間久了,腰酸痛到不行。每插完一壟,退到田埂上,腰像斷了似的,連伸直身子的力氣都沒有了。農忙時節,體力消耗太大,所以連隊食堂提供白面饅頭當點心。插完一壟秧苗,吃個饅頭,休息一下。做到最後幾天,實在精疲力盡,插完一壟,最好多休息幾分鐘。可是空手息在田埂上,領導看見會說你偷懶。手裡拿個饅頭啃著,領導也就不好說什麼。宋代的農民「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那是因為他插的是自家的田。我們那會兒,做不做都領十八塊人民幣一個月,誰願意多做?於是大家都學乖,插一壟,吃一個饅頭,爭取時間多休息幾分鐘。那幾日,饅頭的消耗量逐日上升,把食堂忙得夠嗆。我的最高紀錄是一個下午吃了八個饅頭。今天回首往事,自己也覺得難以置信,可當年確實就這麼牛!

 

兩天兩夜不睡覺

         幹了兩年大田的活兒,我被分配到林帶班種樹。連隊里有大片的桑樹,因此我們還負責養蠶。蠶寶寶從蠶苗到吐絲結繭,不過個把兩個月。小的時候,一層桑葉鋪上蠶匾,寶寶們可以吃上好一陣子。一展眼長大了,個個白白胖胖,圓滾滾的,吃起桑葉來風捲殘雲。厚厚的一層桑葉鋪上去,只聽得「沙沙沙沙」的聲音,轉個身子回來,桑葉只剩下經絡了。那時候,全班十來個人手腳不停地採桑葉,喂桑葉,採桑葉,喂桑葉,連睡覺也得輪班。

         我是班長,凡事得負責。有一天,輪到我睡覺,才躺下,手下的來報告,說蠶寶寶病了。蠶是嬌嫩之軀,病了不治療,很快就會死。我急忙起身組織搶救,還要把沒有病的蠶兒隔離出去,忙了一夜,總算平安度過風險,可我的覺卻也泡湯了。第二天又是日班連夜班,整整兩天兩夜不曾合眼。第三天早晨,我們趕著滿滿一牛車桑葉送去蠶房。晨光熹微,空氣中透著清新,大水牛拖著沉甸甸的車,慢悠悠地走在桑間小道上。桑間濮上,本是春秋時期小青年調情說愛的地方,因此《詩經》中那些熱情洋溢的情歌被後世的道學家斥之為「靡靡之音」。 可是孔夫子卻說這些情歌「思無邪」,可見聖人之開明通達,遠在後世末學之上。可惜我當時還沒有女朋友,不然在這綠油油的桑樹林間哼一曲「哥哥、妹妹」的情歌到也是挺浪漫的。話又說回來,若是兩天兩夜沒合眼,即便心中充滿了愛情,恐怕也是「愛在心中口難開」了。當時我坐在牛車的邊沿上,隨著車輪慢節奏的晃悠,睡意不可抵擋地襲來,便搖頭晃腦地打著盹。突然,牛車碾過一塊石頭,咯噔一下,漸次進入夢鄉的我猝不及防,一個跟斗顛下牛車,摔了一個大馬趴。睡眼惺忪地爬起來,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

 

大力士

         農村的活兒,其他倒也罷了,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是挑擔。我一米七九的身高,人又長得瘦,絕對不是挑擔的最佳體型。平時一擔水一百二十斤;秋收時一擔稻一百五十斤;冬季修水利一擔河泥一百八十斤;不見得叫女生來干,當然都是男生的活兒。

         挑水的難處,在於不是平路,得從河埠頭挑著水桶一節一節台階往上走。不過對於當時十八、九歲的小青年來說,還不算太難,很快也就習慣了。挑河泥雖然重,但是路途很短,最多也就是二、三十公尺,一咬牙迸出個爆發力,還能對付。

         最痛苦的是秋收時節挑稻,現在想起來心有餘悸。金秋季節,江南稻熟。夏天那一片綠油油的水稻由墨綠而淺綠,由淺綠而淡黃,終於變得金黃澄澄,沉甸甸地倒垂著頭,等待收割。割稻是男女生一起上陣,割完后將稻禾捆起來,碼到田埂邊,接下來的活兒就分男女生了。女生和老弱病殘去田裡拾稻穗,男生將稻禾挑到打穀場上去,等待脫粒。

         十九世紀的法國畫家朱爾布雷東有一幅《拾麥穗的女人》,那一份寧靜,令人讚歎農村生活的悠閑。可惜布雷東沒有再畫一幅「挑稻禾的男孩」,也許更加詩情畫意。秋色已深,秋氣肅殺而清洌,遠近幾里地纖毫畢見。黃昏時分,夕陽掛在樹梢,農舍里開始煮飯,炊煙裊裊,水牛背上馱了牧童,哞哞地叫著,悠悠然走回牛圈去。遠處傳來一聲聲「嗨吽、嗨吽」的挑擔號子,只見窄窄的田埂上,雁行地走著二十來個挑稻的壯丁,每人一根木扁擔(竹扁擔承不起那份重量),黃澄澄沉甸甸的兩大垛稻禾,將為首的矮個子老農幾乎埋了起來。夕陽染紅了西邊的天空,餘光灑在這些挑夫身上。天是藍的,霞是紅的,稻是黃的,挑夫臉上的汗珠是晶瑩的,這是何等色彩斑斕的一幅油畫呀!

          西湖詩人陳小翠曾經行舟富春江上,見兩岸農婦之勞作,寫詩記之。我還記得兩句「我自羨她她羨我,兩邊都當畫圖看」。是啊,如果沒有當年務農的經歷,看到這一番秋日豐收的景象,心裡一定也會泛起陣陣詩意。可惜當年,我便是那二十來個挑夫中的一名,從稻田到打穀場,最近的也有兩里地。所謂「百步無輕擔」,非親身經歷者不能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我們從最遠的稻田開始挑起,距離越挑越近,可是體力也是越耗越盡,挑到夕陽西下的最後一擔,幾乎是在拖腳步了。一聲起擔,二十來個人同時起步,田埂約摸二尺寬,只容得一個人過去,二十來人逶迤行去,外人看著確也壯觀如畫圖。走著走著,擔子在肩膀上越壓越重,整個肩頭像火燒一般疼痛,腰也彷彿要斷裂下來。你不能停,一停的話,後面的人全部都得停,唯一的希望是帶頭的老農停下來讓大夥兒歇息一下,可是他正走得歡呢,一百五十斤擔子在他肩上像挑一根羽毛似的。我實在撐不下去,腰便自然而然彎下來,佝僂著腰硬撐,一邊大聲喊著「嗨吽、嗨吽」的挑擔號子,藉以忘卻一點肩和腰承受的痛楚。體力接近極限,號子聲卻越喊越響,旁人還以為你精神抖擻呢!如今我的腰椎彎曲外凸,明顯的駝背,就是那時候留下的紀念。

         畢竟年輕,再怎麼累,也挺得過去。挑了五年大大小小、輕輕重重的擔子,卻也練出一身力氣。農閑時候, 大家比賽挑擔,看誰的力氣大。連隊里也種棉花,棉花摘下來曬乾后打包,以便送去收購站。裝棉花的麻包大約直徑一公尺左右,塞緊了棉花足有九十斤重。兩個棉花包口對口疊在一起,用麻繩捆緊,大約一公尺四十公分高下,另一頭也如法泡製,四個棉花包加在一起便有三百六十斤重。找來一根最粗的木扁擔,看誰能挑起這四個包,就是大力士。

        我們那位挑稻時領頭的老農,一米五十左右的個頭,精瘦,可是力大無窮,只見他大吼一聲,挑起四個棉花包,走一圈十來步,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氣不喘,當真的佩服。輪到我們知識青年,前幾個強壯的都能挑著擔子站起來,不過走兩三步就撂下了。我站在一邊看熱鬧,別人問我要不要試試,年輕人要面子, 哪裡肯臨陣退縮?硬著頭皮上去試,老農一米五十,我幾近一米八十,我做的功是他的幾倍呢!畢竟那幾年挑擔不是白練的,用盡吃奶的力氣,大吼一聲,竟然也站了起來,只是腳像生根似的,一步也挪不動了。挪不動也沒啥,能站起來就不丟面子。

       直到今天,我還沾沾自喜地向同事炫耀當年的大力士光輝往事,幾個小女生雖然嘴上「哇塞,哇塞」地讚揚,我知道她們心裡在想什麼:「你個糟老頭能有這麼大力氣,你就吹吧你!」天地良心,我那時候真的能挑三百六十斤,雖然現在連挑三十六斤也大喘氣呢!

         (待續)

 


高興
2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3

支持
3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7 個評論)

回復 親近貝殼村 2012-7-16 10:25
   感謝對村內各項活動的支持和參與!

您送給xizi的祝福,希望鏈接的是這個博客還是發表的那個?請告知,謝謝!
回復 總裁判 2012-7-16 10:26
文章生活氣息盎然,有畫師的獨特眼光,尤其那些有景的場合,給我們一種生動解說水粉畫的感覺。寫作風格獨特,很有亮色,敘述不僅穿過時空,而且表述時的穿透力強,鮮明地形成了讀者的種種意象感。
似可改變習慣上的一氣呵成,若自然段文字過多,難以分解創作的意識流,而瀑布似地衝擊,給讀者的負擔太重。多分幾個自然段,能讓人看得自如些。忙看球,閑看畫;你的作品畫面感強,別讓人累著。
回復 fanlaifuqu 2012-7-16 10:26
都是我熟悉的。
去過四次崇明,比你早,那時稱高教農場。覺得很苦。
我最多抗過150斤。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7-16 10:35
親近貝殼村:    感謝對村內各項活動的支持和參與!

您送給xizi的祝福,希望鏈接的是這個博客還是發表的那個?請告知,謝謝! ...
謝謝營長垂問。我本身的博客因為空間有限,照片無論如何傳不上去。我只好再註冊一個「錢塘書生」的博客,總算傳上去了。錢塘書生算是我的「馬甲」吧?該鏈接哪一個,我也不懂,請營長指教。多謝!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7-16 10:36
總裁判: 等等
請慢慢唸。
回復 ahsungzee 2012-7-16 10:36
我相信LZ。年輕時只要有那股不服輸的勁,就會有超常規的發揮!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7-16 10:37
fanlaifuqu: 都是我熟悉的。
去過四次崇明,比你早,那時稱高教農場。覺得很苦。
我最多抗過150斤。
翻老好!我是68年去的,知青大規模下鄉。
回復 fanlaifuqu 2012-7-16 10:41
徐福男兒: 翻老好!我是68年去的,知青大規模下鄉。
我59年到65年,一共去了四次。
回復 都市小人物2 2012-7-16 10:45
呵呵,我是最後一批知青,改天也回憶回憶
回復 Emansfield 2012-7-16 11:09
沒有輪上上山下鄉,學農時剛好腳骨折。。。現在是每天臉朝黃土。。。哈哈
回復 yulinw 2012-7-16 11:15
   寫得真生動~~
回復 冰雪一剪梅 2012-7-16 11:17
回想當時的生活,雖然很艱苦,但很快樂。
回復 無為村姑 2012-7-16 12:04
有同感,插秧挑擔都干過 ,螞蝗的那套也知道。
回復 老地雷 2012-7-16 12:12
地雷哥就是因為幫我拍螞蝗,我們就拍出了愛情的火花!
回復 卉櫻果 2012-7-16 12:20
沒有務農過,人生一大遺憾~
回復 yuki-1217 2012-7-16 12:50
很生動~~小學時務過一次農,摘了半天棉花~~~
回復 fuji 2012-7-16 13:00
都市小人物2: 呵呵,我是最後一批知青,改天也回憶回憶
我比你早點75年剛畢業就做了知青。
回復 kzhoulife 2012-7-16 13:04
拔秧插秧俺都干過,那時候還是小學生,螞蟥咬在腿上,心裡確實害怕!
回復 wo? 2012-7-16 13:44
今日還和老弟談起將來我們在靠近縣城附近買一塊地,種蔬菜和養雞養鴨的話,希望能實現這個夢想。
現在特別想自給自足自娛自樂的簡單的田園生活。
回復 雲間鶴 2012-7-16 20:35
我覺得現在寫這些很有意義。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4: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