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日本海域中海水及海魚的輻射監測(1986-2006)

作者:小水虎  於 2011-4-11 11: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輻射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3月24日報道:福島核電站放射性墜塵接近切爾諾貝利的水平(記者德博拉·麥肯齊)

日本受損的福島核電站排放的放射性碘和銫接近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后的水平。奧地利研究人員利用—個世界性的輻射監測網進行監測,證明每天排放的碘131相當於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排放量的73%。福島核電站每天排放的銫137水平約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排放量的60%。

現在,我們回顧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后,日本海域中海水及海魚的輻射監測的研究報告。從中這些報告中,我們可以了解碘131和銫137的擴散及衰變時間的過程。


圖表一,藍色的曲線表示海水中的輻射濃度從1986年的最高>6mBq/l逐漸降低至2006年<2mBq/l。紅色的曲線表示海魚中的輻射濃度從1986年的最高>0.6Bq/kg逐漸降低至2006年<0.2Bq/kg。


圖表二,至少經過兩年以上的時間,藍色的曲線(海水)和紅色的曲線(海魚)的輻射濃度才能下降到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前的平均水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