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被消失的中國童子軍

作者:夸父追月  於 2014-8-31 15: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共黨史|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英國陸軍, 羅伯特, 童子軍, 中國, 白浪

【被消失的中國童子軍】


【童子軍起源】
童軍運動開始於1907年,那時英國陸軍的中將羅伯特·貝登堡,在英國的白浪島舉辦第一次的童軍露營。貝登堡以他早期的軍事著作為基礎,在他的著作《童軍警探》(倫敦,1908年)寫下了童軍運動的原則,並受到叢林印地安人創辦人歐尼斯特·湯普森·西頓、基督少年軍創辦人威廉·亞歷山大·史密斯的影響和出版家西里爾·亞瑟·培生的支持。


童軍運動方法是男女童軍和其組織,教導及訓練其下各個階層的主要原則。世界童軍運動組織對於童軍運動有以下的描述:「......(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種族、宗教和出身青少年自發性的非政府運動,並遵循當初創始者(貝登堡)所構想、創建的目的、方法和原則......[48]」,而又描述了童軍的目標是「促進青少年的發展,並使他們認知作為一個個體、負責任的公民以及他們所屬地區、國家和國際社群的成員,必須在他們的體能、智能、社會和精神上的潛能達到完美的境界。」

童軍運動採用童軍運動方法,此方法強調以實際的戶外活動作為非正式的教育訓練方式,內容包括露營、森林知識、水上活動、徒步旅行、野外旅行和運動等。

另外一個可明顯識別此活動的特色是童軍制服,主要是為了消彌國家及社會地位之間的差異性,和達到人與人之間相互平等的狀態,常見的裝備有領巾、軍帽和可識別的主要服裝。而童軍運動中獨特的制服徽章包括了以百合花飾和三葉草圖案為主的組織徽章,還有童軍布章等榮譽象徵。

自1907年,童軍銘言之一,「準備」,就以不同的語言,被數百萬童軍所遵循,而另一個童軍銘言是「日行一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描述其目標是「促進青少年的發展,並使他們認知作為一個個體、負責任的公民以及他們所屬地區、國家和國際社群的成員,必須在他們的體能、智能、社會和精神上的潛能達到完美的境界」。

自從1907年以來,童軍運動已經從原先的創始國英國,快速發展並在全球216個國家或地區廣泛進行著。目前全球共有3800萬童軍和女童軍,並有155個國家性組織在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中,以及近乎同樣數目的國家性組織在世界女童軍協會中。

【中國童子軍】
100年前,童軍運動進入中國,以培養健全公民為目標影響了數十萬青少年。

西元1911年 國父 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軍推翻滿清之後,隨著中華民國的誕生,中國的第一個童子軍組織,也於1912年2月25日在武昌建立。

中國童軍的創辦人嚴家麟,湖北武昌人,西元1891年(清光緒16年)3月4日出生於漢口,一個與教會常有來往的紳商家庭中。

他早年曾留學美國,專事考察過美國童子軍教育事業。由於身體衰弱,視力不佳,面對外國侵略中國積弱的局面,他無法像當時的革命志士進行拯救祖國的艱苦的革命活動。

於是他只好把宗教和教育當做他一生追求的目標。而且他認為:『救中國非武力不可,而沒有道德、知識及健全體格之國民,就不會有一個好軍隊』。

1912年2月25日,嚴家麟參考英美童子軍的教育形式,組織60個16歲以下的男孩在武昌文華書院圖書館,舉行宣誓,成立了「中國童子軍」 第一支隊。由於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又位居全國經濟地理中心,嚴家麟創辦童子軍的事迅速傳播開來。1913年,上海格致公學、華董公學、基督教青年 會中學和江蘇無錫第三師範附屬小學等地也先後創辦了童子軍。

  *1915年,第二次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童子軍進行了會操表演,並參與維持會場秩序等服務工作,表現出色而得到了在場的各地教育界人士的深切注意和讚賞。運動會閉幕後,各地教育界人士召開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提倡、推廣童子軍組織。同年11月,「中華全國童子軍協會」在上海成立,北京、天津、廣 州、南京、漢口等地設分會。童子軍的影響逐漸擴大,開始向全國發展。據《教育雜誌》調查,1922年,單江蘇60個縣中,有41個縣創辦童子軍,總人數達 11251人,其中上海縣有1110人。

  *1924年,國際童子軍總會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童子軍大會。江蘇省童子軍受教育廳及省教育會的資助,選派6人,由教練員李啟藩、 沈維楨等人率領前往參加。他們參加了昏夜尋路、救護、偵察等比賽,取得了總分第5名的較好成績。這是中國童子軍參加國際童子軍運動的開始。

童子軍教育的課程分三級,即初級、中級、高級,另外還有各種專科。初級課程有10項內容,如國旗、誓詞、禮節、徽章、操法等。中級課程有14項內容,如生火、露營、縫補、救護、偵察等。高級課程有15項內容,如測量、製圖、架橋、星象、游泳等。專科內容較多,約七八十項,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的項目,如自行車、電子及無線電、醫學救護知識、操艇、航海、水上救生等。

中國童子軍宗旨為:「中國童子軍以發展兒童作事能力,養成良好習慣,使其人格高尚、常識豐富、體魄健全,成為智仁勇兼備之青年,以建設三民主義之國家,而臻世界於大同。」

中國童子軍分為幼童軍(一般為8-11歲)、童子軍(一般為12-18歲)、青年童子軍(18歲以上)、女童子軍、海童子軍等。他們6至9人組織成一小隊,設正、副小隊長,2至3小隊組織成一個中隊,設正、副中隊長,兩個中隊以上可組織成童子軍團,設正、副團長、教練員及傳令、文書等。
中國童子軍的標準裝束是,頭戴英式船形帽,身著黃色斜紋布制服和草綠色的童子軍服,繫上領巾,腰束鑄有童子軍軍徽的銅扣皮帶,踩著鋥亮的皮靴,顯示出少年的勃勃英姿。

抗日戰爭爆發后,許多童子軍激於民族義憤,積極參加抗戰。他們組織各地童子軍戰地服務團,擔任救護、宣傳、慰勞、募捐、運輸、通信和維持治安等工作,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迹。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謝晉元率800名壯士堅守四行倉庫。11名童子軍不顧生命危險,冒著槍林彈雨,將3車慰勞品送給他們,其中年僅15歲的女童子軍楊惠敏的事迹最感人。她竟孤身一人冒著敵人的炮火,泅渡蘇州河,向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丁」獻旗。使堅守倉庫的抗戰勇士鬥志為之一振。

飄揚在四行倉庫上的中國國旗鼓舞了上海市民。當時的報紙報道:(四行倉庫)「六層高樓之屋頂,28日傍晚前,並由我忠勇將士,高揭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壓倒四周之太陽旗,發揚我大中華民族之浩然正氣,已博得全滬中外人士無限之欽敬,並引起最熱烈之注意」28日下午夕陽西下時,四行倉庫屋頂突然換上了一面巨幅國旗,隨風飄揚,壯麗光輝,頓時四周的太陽旗黯然無光」。

在二戰之後、大陸失陷前的中華民國,童子軍在眾多場合發揮了作用,尤其在1947年11月21日的國民大會代表普選進行時,童子軍在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街道遊行吶喊,呼籲人民參加投票,並積極在票櫃前監督投票秩序,對選舉順利進行起到了重大作用。

1949年中共竊取大陸后,中國童子軍被取締,反而中共仿效蘇聯「先鋒運動組織」建起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主義少年先鋒隊組織,對兒童和少年進行共產主義洗腦教育。

「先鋒運動」是共產主義黨派當中類似於童子軍運動的青少年組織。一般來說,兒童在小學階段就會進入此組織,直到青年階段為止,並通常以紅領巾作為標誌。青年階段則通常會加入共青團或是類似的組織。

1990年代以前,總共約30個國家曾出現過先鋒運動或類似的運動,並且聯合成一個國際性組織,「國際兒童和青少年運動委員會」,此組織成立於1958年,總部位於布達佩斯。

隨著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紛紛垮台,「先鋒運動」組織也隨之土崩瓦解。目前倖存的「先鋒運動組織」只有6個成員,除了中國大陸的中國少年先鋒隊外,還有朝鮮的朝鮮少年團,越南的胡志明少年先鋒隊,寮國的寮國少年先鋒隊,古巴的何塞·馬蒂先鋒組織,白俄羅斯的白俄羅斯共和先鋒組織。

2003年大陸人士在武漢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個中國童軍俱樂部,也曾試圖重建全國性的童軍組織,但在2004年中被中共偽政權取締,有關人士被當局警告。

童軍運動組織是不分黨派、國籍、種族的少年兒童組織,全世界有216個國家廣泛進行著這項運動,全球有3800萬童子軍。中華民國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均有童軍組織,連中共偽政權的老大哥- 俄羅斯(蘇聯前身)也有俄羅斯童軍組織,中共偽政權有何權力剝奪1億多中國兒童的這項權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4: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