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受雇於美國公司回國工作的階段,認識了一些美國人。他們都是公司高管,在中國過著一流的生活,坐著司機開著的公司轎車穿梭於自行車和人流組成的海洋的時候,以及在國貿的酒店裡面喝著進口咖啡,俯瞰著樓下螞蟻般的車水馬龍,那種高高在上的自豪感不是今日在華的老外可以同日而語的。
其中,有一個美國首席記者,在中國任職多年,可以說是美國媒體在中國的風流人物,過著奢華的生活品質,出沒於上層社會的派對之中。後來她任職到期被派返美國,我在街上再次碰到她時,已經幾乎認不出來曾經馳騁風雲的派對動物,雖然仍然在報社擔任記者一職,但是風光已經不再。在美國媒體工作的記者,除了有名的,都是比較辛苦的差事,最主要的是沒有人認識你,也沒有人給你特殊待遇。這種心理落差讓這位曾經的記者完全無法接受。她跟我說,回美國后,她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走不出曾經在中國的那種生活狀態的漩渦,心裡無法承受曾經的上流回到美國淪落為中流的那種普通生活。
其實,這是很多在中國生活工作了多年的美國人的通病。在中國的時候,他們怨天尤人,時不時要跑到香港一趟過過西方生活的癮,才能平衡在中國生活的所謂清苦。但是,真的有一天讓他們回到美國的時候,在中國的火熱的上流社會的生活時刻無法從腦中抹去,讓他們在美國過的普通人的日子裡輾轉難眠。
最近,有一位叫做George Ding的美國年輕人的文章《我為什麼回到中國》引起很多國內媒體的轉載,覺得美國青年都受不了美國生活,認為中國好,可見美國已經衰退!然而不惟很多國人所知的是,這個喬治在12月8日發表此篇文章前的兩個月,即10月8日就寫過一篇《我為什麼離開中國》發表在北京給老美閱讀的雜誌《北京人》上面,痛述了在中國的種種不好,決定回美國去過自己的好日子。然而,整整兩個月不到,這個喬治又回到了北京,痛述了一通美國不好的抱怨。
根據喬治的自述,他五年前因為在美國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跑到中國去尋找工作機會。在中國的五年,他混跡在北京的老外以及崇洋媚外的中國人之間,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他真的就是這樣描述的,每天就是泡酒吧,睡女人)。五年之後,他回頭一看,發覺自己啥都沒有得到,除了廉價的啤酒和女人之外,他仍舊沒有遠大前途的工作,孑然一身。最後促使他決定回到美國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人的英文是在太差,無法與他交流讓他覺得孤單,而其最主要的是在北京混跡了五年,他仍然覺得自己是一名外國人,無法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去。因此,他憤憤地抱怨了一通,於兩個月前買了張單程機票會美國了。兩個月之後,他怎麼又回到北京了呢?據他的文章說,回到美國后,他感覺受到了所謂文化撞擊Culture Shock。 他不可以用英文直接罵人,因為美國誰都聽得懂(說明他在中國每天都用英文罵人,別人都聽不懂,所以他洋洋自得), 還有看到美國名店裡的東西都覺得是中國盜版而說出來,被店員趕出去。最讓他受不了的是,美國人對他沒有特殊待遇,在美國他不再會因為是一個外國人而受到特殊的照顧,美國沒有廉價的啤酒任意喝,媚外的女人任意睡,也沒有廉價的宮爆雞丁讓他享受。他以為美國因為經濟危機而生活便宜,沒想到他所喜歡的東西仍然很貴!他還抱怨美國的版權政策使得他無法下載盜版電影和歌曲。因此痛定思痛,喬治辭別了他在星巴克的工作,偷了他父母的錢買了張單程機票再次回到北京。
看了喬治的這兩篇文章,簡直無語。怎麼說呢,它讓你得到的結論就是,一個人如果在美國混不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到中國去,因為那裡可以讓一個懶惰的人得以偷生,還得到特殊的待遇。也許,喬治的本意是用他的經歷來諷刺中美兩國的差異,但是我想因為他功力不夠,這兩篇文章讀起來讓人感覺到不時諷刺而是失敗。還好,喬治回到北京后仍然有人特殊待遇他,有錢人的孩子請他教英文,每小時給他300人民幣, 這已經讓喬治洋洋自得了,認為就是可以自由地每天登陸[臉書]這些在國內封閉的網站,都換不回他喜歡的北京生活,在那裡,沒有人像他媽媽一樣每天抱怨他不找一個正經的工作,不在乎他是否取得文憑才可以教書,更不在乎他用英文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