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滬上母女—我的姥姥和母親

作者:紐約桃花  於 2011-5-4 01: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上海往事|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28評論

關鍵詞:

 

我的姥姥穆翔舒是一個人物。她來自一個天津的回民家族,從小就失去母親,但被大哥嬌生慣養成一個千金小姐,後來憑著美貌,聰慧和富有成為天津名媛。

我姥姥不僅是天津第一批上女校念西學,引起社會轟動的12個女學生之一,也是一個敢於與自己的家庭、傳統和文化做出反叛之舉的女人。

21歲的時候,我姥姥愛上了在南開大學就讀的上海青年,我的姥爺謝洛冰,便義務反顧背棄了回教,嫁給了他,並跟他來到上海。對於民國初期那個時代依然暢行的封建傳統來說,我姥姥是一個崇洋媚外讀西學,追求自由戀愛,放棄回族傳統的一個叛經離道的奇女子。

我的母親出生於上海,是我姥姥在上海生下的三個女孩子之中唯一倖存的女兒。

不幸的是,我母親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我的姥爺謝洛冰在執行海關緝私工作的時候被外輪上的毒品走私販開槍打死,成為滬上江海關第一個因公殉職的海關職員。

對於年輕喪夫的姥姥和從小失父的母親來說,一個沒有丈夫和父親的生活,異常艱辛痛苦。從1932年到1949年的十七年間,母女倆度過了上海最風光的十里洋場時期,抗戰的孤島時期,國民黨的腐敗統治時期,以及共產黨的解放上海初期。 在這些歷史大背景不斷變幻的追光照耀下,我姥姥和母親在上海這個大舞台的母女生活充滿了各種奇特的經歷,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因怨恨,冷漠和敵視的與日俱深而產生巨大的感情裂痕。

回首這個令人難忘的十七年,我的姥姥和母親都耿耿於懷。

雖然自1950年跟隨上海海關來到北京后一直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我的姥姥從來好像都活在上海的記憶中。我小時候跟她長大,多少次聽她講述上海的故事,講述那個時代變遷所帶來的各種變換風雲。她還拿出她保存的各種旗袍展示給我看,任憑我在那些做工精細,質地又軟的絲質旗袍中尋找她失去的青春流年的光華與輝煌,以及美人如玉的歲月。上海的十里洋場的時代隨著姥姥的講述一次次在我的面前展開,綻放著繁花般的燦爛和迷惘。

而經歷了各種政治運動的母親很少提及她在上海的美妙時光。 除了遺留在上海的初戀和滬江大學的那些難忘的日夜,她很少提及過去,彷彿上海的成長已經被往事的塵埃徹底埋沒了。如果看了我的傳記文學《上海浮生若夢》的人就會了解,經歷了煉獄之旅的思想改造,母親的往事已經成為了她心底裡面永遠的一塊痛楚。直到來了美國之後,母親才反覆提及上海,提及她母親在上海的種種故事,和她與母親之間多年的不和。

1950年,姥姥隨上海的江海關移居北京之後,她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十年代的各種政治運動雖然對於從來對政治不感興趣,永遠處於政治的世外桃源之外的姥姥沒有起到任何破壞,但是那個時代的嚴厲的整風和艱苦的生活給過慣了上海小市民生活的姥姥來說,也是一個心理和精神上的致命打擊。首先她因生活作風問題受到海關的處分,其次,她殘存的風韻和美貌也因為革命時代的原因而蕩然無存。她只有聽之任之,接受組織的安排,與自己實際的需要而與一個在北京分配到海關住房的海關男同事再婚。再婚的日子一點也不好玩,兩個人性格興趣的極大差異使得他們彼此同床異夢。問題是,姥姥年輕時候就攢下的的那些內心積鬱和煩惱只有在她的第二任丈夫頭上發泄。 後來,第二任丈夫去世,她就開始將這些憤怒發泄到她女兒,也就是我母親的頭上。

我的母親是一個很能幹厲害的人物,如果在美國,以她的聰慧、學問和苦幹可以呼雲喚雨,而在國內的政治運動中,她只能成為案魚俎肉,任人處治。然而,儘管風雲變幻,歷史演變,朝代動蕩,經歷了各種人間煉獄考驗的母親最怵的人還是我的姥姥,她最不願意看見的人也是她最頭痛的母親。

我的姥姥和母親幾十年都沒有機會能夠將彼此的感情說個清楚,做個了解,直到我姥姥去世,我母親也因為人在美國而無法回去辦理她的後事。

現在,母親常提起姥姥,仍然不明白姥姥為何對她如此冷漠疏離。我只有寫下許多關於他們的文字,來告慰姥姥在天之靈,安慰母親苦難多桀的內心。每次,重讀這些文字,總是讓我想起我的姥姥,想起母親的過去,想到母女倆之間懸而未解的心結。 此刻,讓我的這些文字和她們昔日合影舊照再度讓我回眸她們的昔日光彩,再回時光隧道,重溫往事記憶,並作為她們曾經的日子和歲月點燃的一根蠟燭,微光照耀她們已過的人生和命運。


高興
1

感動
3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8 個評論)

回復 BL_518 2011-5-4 02:26
母女天生是冤家,對她們再合適不過了~~~~~
回復 Cateye 2011-5-4 03:34
如果二人的性格太相近,也不好處。
回復 一樹繁花 2011-5-4 04:25
姥姥也許因為是那個時代的女人,也許因為是回民,目光短淺了點,應該把時間,金錢放在教育和培養女兒身上。
回復 davidon 2011-5-4 04:40
象姐妹花
回復 小城春秋 2011-5-4 04:53
從小沒有母親,沒有榜樣,不會做母親;年輕守寡,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忽視孩子的成長和感受
回復 rongrongrong 2011-5-4 05:19
漂亮的母女
回復 pengl 2011-5-4 05:42
圖4母女倆真像。
回復 yulinw 2011-5-4 06:41
   這一篇做你的傳記文學《上海浮生若夢》的序吧~~
回復 kylelong 2011-5-4 09:15
美好回憶
回復 羽化成蝶 2011-5-4 11:03
姥姥的一生其實很很苦的,遠離家鄉親人又失去了丈夫,沒有人依靠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她想要的只是情感和生活的寄託,可是在那個年代,對她來說是多麼艱難。其實婉榕再苦再累再難,還是因為有她這個媽,不然身世又會如何?看看兩母女親密的照片,從小到大,那種親情不能忽視啊。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如果換一個角度,換幾個角度,我們就都能理解她們了。總之,是一個大時代里兩代女人的縮影。
回復 宜修 2011-5-4 11:35
小城春秋: 從小沒有母親,沒有榜樣,不會做母親;年輕守寡,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忽視孩子的成長和感受
不排除這種因素。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16
一樹繁花: 姥姥也許因為是那個時代的女人,也許因為是回民,目光短淺了點,應該把時間,金錢放在教育和培養女兒身上。
姥姥其實是一個很能幹的女人,這一生就是命運不濟,加上看錯男人!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17
BL_518: 母女天生是冤家,對她們再合適不過了~~~~~
不是冤家不碰頭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17
Cateye: 如果二人的性格太相近,也不好處。
母女這回事!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17
davidon: 象姐妹花
沒錯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18
小城春秋: 從小沒有母親,沒有榜樣,不會做母親;年輕守寡,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忽視孩子的成長和感受
贊同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18
yulinw:    這一篇做你的傳記文學《上海浮生若夢》的序吧~~
作結尾吧,原來是有個序的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19
羽化成蝶: 姥姥的一生其實很很苦的,遠離家鄉親人又失去了丈夫,沒有人依靠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她想要的只是情感和生活的寄託,可是在那個年代,對她來說是多麼艱難。其實婉 ...
妹妹這話說得極好!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5-4 20:20
宜修: 不排除這種因素。
宜修高見呢?
回復 銅山 2011-5-5 00:23
姥姥是美人,像那個年代的女演員。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23: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