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尋找艾胖子

作者:紐約桃花  於 2011-4-4 23: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趣聞記錄|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0評論

關鍵詞:

今天早上,新浪微博上面都是一片艾胖子的海洋,很多人將頭像換成了艾的形象,將尋找艾胖子的自發付之行動。當一個國家不再顧及一個公民的去向的時候,很多的公民開始加入自願尋找的行動。這是一種態度,一個告示,也是一個標誌。當集體開始沉默的時候,個人的微光開始照耀,希望這種微光的照耀更加溫暖已經冷卻的人心。

關於艾胖子:

我朋友的朋友,行為藝術家、作家、評論家、社會瘋子。艾胖子的很多行動比較惹人反感,但他就是他,一個從來不改變自己也不屑於改變自己的人。一個敢於在工作室被強拆,自己被軟禁的時候,開一個萬人的河蟹大筵,於無聲中勝有聲。

 

 

 

 

 

河北青年報:艾未未:尋找一切可能性

可能性

他分別拍下一個瓮在手上、掉落、摔碎的狀態,這組照片取名《失手》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艾未未更接近於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有些模糊,但可以用很多詞來形容:前衛、尖銳、分裂、獨立、隨意、力量……然而這些又遠遠不能幫助我們拼接起一個清晰的形象。他在世界範圍內享有令人驚訝的知名度,他是鳥巢設計的中方顧問,他製作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他在微博上對當下直言無忌地批評,同時他還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身份——詩人艾青之子。

互聯網的興起讓不擅長文字的艾未未產生了表達的慾望和可能,這讓他除了在當代藝術領域之外,新增了一塊兒重申個體和生命價值的陣地。艾未未對時事的批評,也延續了他在設計領域的出發點:維護個體尊嚴,表達個人自由。

他是誰?

鳥巢設計的中方顧問

他是著名詩人艾青的第二個兒子,但卻很少談及父親對他的影響;1979年他參加了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原點的第一屆星星畫展,發現自己可以畫畫;上世紀80年代初他隻身赴美,度過了頹廢卻又自由的12年,這期間還擔任了《北京人在紐約》的副導演;1993年因為父親病重他回到國內,然後就紅了。

作為當代藝術家,他連續3年登上當代最權威的藝術雜誌英國《藝術評論》的年度當代藝術最具影響力一百大人物榜。最近幾年,他又做了幾件吸引公眾眼球的事兒:2007 年的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上,他通過網路召集了1001個普通中國人,把他們帶到格林童話的故鄉卡塞爾,完成名為《童話》的作品;他同時還是建築設計師,作為中方顧問,參與了2008 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項目的設計。

創意讓馮小剛熱血沸騰

馮小剛在他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里曾提到在美國時和艾未未的一段交往,他如此評價後者的出現,那一段時間,艾未未的出現使我的心裡充滿了野性,對秩序的破壞欲與日俱增……」

馮小剛回憶,他常常指著一座座花園洋房對我說:這些都是垃圾,應該炸掉……那時他就反對建築和裝修有任何抒情的傾向,喜歡冷酷、喜歡簡單,就是現在常說的簡約艾未未還為馮小剛描繪了一張藍圖,買四截加長的集裝箱貨櫃,彼此銜接組成一個字形的建築,從外面看不到一扇窗戶,甚至也找不到門,就像一個金屬方塊,所有房間的採光都是從裡面的天井獲得,這個創意讓馮小剛熱血沸騰,四處打聽買一截最長的集裝箱得花多少錢。後來,艾未未在中國找到了一位勇敢的實踐者,此人就是北京房地產界另類,潘石屹先生。潘石屹被艾未未蠱惑,在長城腳下,投巨資造了十幾幢巨冷酷的房子,令人看上去不寒而慄。前往參觀者生怕自己不識貨,異口同聲說

有段時間,冷酷和簡約的風格在北京蔚然成風,每次看見那種裸露著水泥牆、水泥地面,大鐵罩子吊燈、黑房頂的裝修方案,馮小剛就馬上會想起艾未未。我老想告訴那些自認為很酷的人,你們太落後了,要知道,12年前的艾未未就已經很冷酷,很簡約、非常水泥了。

他的生活

如同荷塘等待驟雨

艾未未這段時間事情很多,有時候不方便上網,但你的採訪提綱他一定會回復,我已經從郵箱里翻出來了,今天晚上就給他答。這是記者的採訪提綱發出將近半個月後,從艾未未的助理徐先生那裡得到的答覆。這段話至少說明了一件事情:正如傳說中的一樣,艾未未從不拒絕媒體的採訪。兩天之後,記者收到了回信。

艾未未曾說過,他一年要接受一兩百個採訪,所有的採訪要求都不會拒絕。但同時他卻不是個特別合格的受訪者,對於採訪的結果從不關心,拿《此時此地》中收入的一些訪談來說,他有時候會用這個問題沒趣的開場白。很多時候,他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把記者的問題化解於無形,無論你的出發多有力,到最後都好像是撲了個空。

記者:在美國改變人生軌跡了。

艾未未:我沒什麼真正的人生軌跡……

記者:後來怎麼回來了?

艾未未:膩了。膩歪是生活的常態……

記者:什麼時候開始被認可的?

艾未未:現在應該是被認可了。其實這個社會必然會認可一些阿貓阿狗的,不是你就是他……

他像是在自說自話,他有著自己的話語和思維繫統,他在用自己的體系打破既有的秩序,他曾這樣設想自己的墓志銘,一個經典的人格分裂的人。他的系統是強大的、矛盾的、獨立的,但又是指向明確的,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中辨別出艾未未所肯定和否定的東西。

他說道:今天,如果還能夠將我們涉及的範圍稱之為一個完整的世界的話,可以說它的精神特徵就是分裂和變異。多重語系,多重標準,多重價值,已經最大可能地動搖了人類的傳統美感。今天的精神世界正是需要新的美學判斷和價值,如同荷塘在等待另一場驟雨……四顧茫然,僅僅是存在於可能之中。艾未未的一切生活,所尋找的一切可能性,似乎都是在為這場驟雨綢繆。

儘管有著多重身份,但他拒絕被定位,他熱愛生活,把一切都看做是生活。眾多的媒體採訪打擾不了他的生活,因為這也是生活;創作不是創作,而是遊戲,一切都源於興趣,因此從不重複自己;生活遠比藝術重要,生活到一定的時候,必然是藝術;他把可口可樂的標誌畫在陶罐上;他把一個名貴的瓮器摔碎在地上,用照片分別拍下瓮在手上、掉落、摔碎的狀態,取名《失手》(這三幀照片被圖書編輯用在了《此時此地》的封面上)……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多數活動,都是在尋找一種可能性,所以艾未未的很多行為,在外界看來是那麼隨意和無目的。然而這種無方向性,背後卻有一個重新定義自我價值的明確的出發點,而尊重生命、表達自由可能是他從父親那裡得到的並不多但十分重要的影響。

多數時間都用在推特

艾未未有一個比他更加著名的父親,他對父親的印象和別人不同,與父親相處的那段日子是他(艾青)比較倒霉的時候普通的人脾氣大是艾青留在兒子心中的印象。但有一點,是他無數次面對媒體承認的,如何能夠維護好一個個體的尊嚴和個體的生命力,這是(父親)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重要部分。

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艾未未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把答案落在最微小、最基本的點上來。他專註於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在面對一些社會事件的時候他忍不住發微博評論或者罵人,即使談到藝術,他也認為藝術的功能在於對權力體系的抵制和重新定義自我價值

艾未未在新浪開通了微博,並且熱衷於此,採訪中艾未未告訴記者他現在多數時間都用在推特。近半個月以來,他平均每天發9條微博消息,時間很固定,大多在凌晨1點左右、下午3點左右和晚上9點左右三個時間段上,內容涉及面很廣,但都與當下的話題關聯緊密。金庸被誤傳去世、賣淫女稱呼改為失足女、我只為領導服務智障人士淪為包身工等事件,艾未未都在關注,或者轉發或者直接加以評論。對於今天的讀書人,他也忍不住發表幾句,中國部分讀書人呈現幾個特點,一是極度自大,二是極度自卑,三是既極度自卑又極度自大……我覺得很可憐,又不能怪他們,他們也沒有錯!錯在受到封建遺風那種莫名自大影響又碰到這個時代的浮躁讓他們抬不起頭來。

微博這類新媒體的崛起讓艾未未的表達慾望變本加厲地擴張,從藝術領域觸及到整個社會問題。我就是一個還活著的、仍然能發出聲音的、衰老的雄性。艾未未曾對《南方周末》如是說,這也是他這麼久以來,唯一一次給自己貼標籤。

對話

出發點是個人的自由層面

記者:你做過很多事,比如參與設計鳥巢、比如招募1001個中國人赴德國完成一件作品,有些事情看上去很新鮮,有些又很主流,看上去並無聯繫。你在選擇做一件事的時候,背後有沒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

艾未未:我的出發點是關於個人的自由層面,我認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是很重要的。生命的價值是我們認為的最高的價值,表達生命價值最強的特徵是個體的自由,個人的自由在任何時期、任何地方都是核心問題。

記者:你經常會在文中做一些基本問題、基本層面、基本矛盾的探討,是否認為,當代社會的很多問題其實是最基本的東西出了錯兒?

艾未未:我覺得我們整個系統是最基本的問題出了錯。基本的問題出錯時實際上麻煩也是最大的,因為他的涉及面是最廣的,那麼他需要發生的面也是最廣的。都是些最不該出問題的地方和常識性的問題及很淺的層面出的問題。這與這個社會長期缺少哲學、倫理和美學的探討,缺少言論和獲取信息有著極大的關係。

記者:你對現在這個社會最悲觀和最樂觀的地方是什麼?

艾未未:最悲觀的地方也是我最樂觀的地方。我們處在一個做著最小改變都特別困難的時代。同時這又是最樂觀的,因為我認為個人的權利和對自由的嚮往是不能被真正限制的,必然會通過其他的方式呈現出來。

藝術是對權力的抵制

記者:藝術在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應當扮演什麼角色?

艾未未:對權力體系的抵制和重新定義自我價值。

記者:你也有很多重身份,藝術家、建築師、艾青的兒子,而似乎你對這些身份都嗤之以鼻,那你最在乎自己的哪一方面?

艾未未:我最在乎的是怎麼做一個正常的人,維護正常的權利和獲取最普通的快樂。

記者:父親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艾未未:我父親是很反封建反權力的一個人,如何能夠維護好一個個體的尊嚴和個體的生命力,這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重要部分。

記者:你的理想是什麼?

艾未未:我沒有什麼理想。

/河北青年報記者趙麗肖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3

難過

拍磚
3

支持
1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0 個評論)

回復 dwqdaniel 2011-4-5 00:55
網上有人說他去了德國
回復 解濱 2011-4-5 01:22
網上說他正在中國的監獄里! 同時被逮捕的還有他工作室的8名工作人員。 罪名: 沒有。 嫌疑: 反政府。
回復 dwqdaniel 2011-4-5 01:36
解濱: 網上說他正在中國的監獄里! 同時被逮捕的還有他工作室的8名工作人員。 罪名: 沒有。 嫌疑: 反政府。
也許大俠說的對,我曾經看到艾未未有段博文:拒絕犬儒,拒絕合作,拒絕恐嚇,拒絕喝茶,在這些問題上是沒有可以商量的。還是那句話,不要再來找我,我不會合作,如果非要來,就帶上你們的刑具吧。
當時我就想艾未未離被關不遠了,呵呵。
回復 解濱 2011-4-5 01:41
dwqdaniel: 也許大俠說的對,我曾經看到艾未未有段博文:拒絕犬儒,拒絕合作,拒絕恐嚇,拒絕喝茶,在這些問題上是沒有可以商量的。還是那句話,不要再來找我,我不會合作, ...
以前都說國民黨如何如何壞。 如今的共產黨比當年的國民黨壞10000倍。 當年國民黨也對魯迅恨之入骨,也知道他通共,但就是不敢抓他。
回復 dwqdaniel 2011-4-5 01:56
解濱: 以前都說國民黨如何如何壞。 如今的共產黨比當年的國民黨壞10000倍。 當年國民黨也對魯迅恨之入骨,也知道他通共,但就是不敢抓他。
我經常看艾未未的微薄,其實他並沒有特別出格的言論,比魯迅差遠了,共產黨抓他簡直荒唐極致。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4-5 02:18
dwqdaniel: 網上有人說他去了德國
4月3日被有關機關帶走後失去下落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4-5 02:19
dwqdaniel: 我經常看艾未未的微薄,其實他並沒有特別出格的言論,比魯迅差遠了,共產黨抓他簡直荒唐極致。
不過就是一個藝術家嘛,為什麼抓他
回復 dwqdaniel 2011-4-5 02:24
紐約桃花: 不過就是一個藝術家嘛,為什麼抓他
沒有罪名,關了再說,原因就是他的有些話黨聽了不舒服唄!我們一直在抱怨62年以來出不了大師是教育體制有問題,現在才明白有問題的其實是司法體制,這塊土地62年以來一直在把它最優秀的兒女投入監獄。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4-5 07:10
解濱: 網上說他正在中國的監獄里! 同時被逮捕的還有他工作室的8名工作人員。 罪名: 沒有。 嫌疑: 反政府。
是的,所以大家以換頭像表示抗議
回復 此山中 2011-4-5 07:29
   哇咔咔,果然是new bee之人哇,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佩服佩服。俺雖然沒興趣也不敢,但是還是挺高興看到中國還有知識分子願意坐牢的。因為這個對俺是有利可圖滴哇。
回復 此山中 2011-4-5 07:30
桃花是怎麼把iphone的圖片都給拷下來的?
回復 寧靜千年 2011-4-5 08:14
一個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盛世!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4-5 08:51
寧靜千年: 一個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盛世!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4-5 08:52
此山中: 桃花是怎麼把iphone的圖片都給拷下來的?
容易,看到圖片後上下按住iphone的右上(關機)鍵以及下面的圓按鈕,同時按住,就可以照手機界面快相了。
回復 紐約桃花 2011-4-5 08:54
此山中:    哇咔咔,果然是new bee之人哇,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佩服佩服。俺雖然沒興趣也不敢,但是還是挺高興看到中國還有知識分子願意坐牢的。因為這個對俺是有利可 ...
new bee, 喜歡!
回復 在美一方 2011-4-5 11:08
看不懂,不參與。
回復 light12 2011-4-5 12:39
又一個捨生取義的人
回復 yulinw 2011-4-5 14:59
   好多人不待見他,最邪乎的就是政府了,有權利啊~~可這樣有用么~~?
回復 笑臉書生 2011-4-5 16:13
濫抓算什麼本事?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1-4-5 20:26
多行不義者,不是艾胖。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3: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