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個國家公園,我們就會帶孩子們先去公園的訪客中心,一是可以了解到該公園最新的活動,二是可以向訪客中心的導遊學到一些知識。


美國國家公園都有青少年護林員培養計劃,國家公園都為孩子備好了該公園的手冊。

圖文並茂的手冊很吸引孩子們。

做完手冊上的作業后,便參加導遊的介紹活動。

公園的導遊教孩子怎樣在森林裡識別動物的叫聲,這是個空罐頭,用一條棉繩穿過罐頭頂部,再用水泡濕這條繩,然後用姆指和食指的指甲捻緊罐頭底部的棉繩,用力快速向下滑,即刻能聽到罐頭髮出馬鹿的叫聲。如此簡單的器具,就能模仿出動物的叫聲。

導遊還向孩子介紹了諸如此類的幾個模仿動物叫聲的方法,使我們大開眼界。最後一個環節是導遊要孩子向他提問,孩子問導遊:你怎麼會來這裡當導遊?

導遊告訴孩子,他來自紐約,從小就住在大城市裡,問孩子住在哪裡,當得知孩子也來自大城市三藩市時,導遊便苦著臉說,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討厭噪音,反正我是討厭噪音,討厭擁擠,討厭不潔的空氣,你看這裡,全沒有我討厭的這些東西。
隨後導遊笑著說,當然,來這裡工作,可以免費吃和住,還有工資。

孩子再問導遊:你是如何會這麼多動物的叫聲?
導遊說他自己在LA的大學里學習電影聲響技術,有時也為好萊塢電影作模擬聲響工作,現在是來這裡做義工。原來美國國家公園的很多導遊都是兼職的志願者。

孩子完成了手冊上的答題,參加了幾個指定的活動后,就能宣誓成為了該公園的少年護林員。

並獲得少年護林員的證章。

在公園訪客中心,我們還學習了怎樣識別寶石的基本知識。

知道在絢麗多彩的石頭中怎樣挑選出寶石,什麼樣的石頭才含有金屬成分,而這些寶石中,哪些石頭含有哪幾種金屬,含量大概是多少等。

這是含銅量極高的礦石。

這些石頭雖很絢麗,但含銅量並不高。


知道了怎樣鑒別礦石后,我們就向山谷里進發,去看看能否找到寶石。

在路上,見到巡邏的公園女警察,她提醒我們在林中要注意安全的一些事,不能打獵,不能破壞植物等等。



在路上時時會見到熊的警示牌。



去山溝的小路很難行,但因有寶石在那裡召喚,再難行業要去。



在山溝里的溪流邊,經融化的冰川水沖洗,一些原本埋藏在地表下的銅礦石頭便會露出地面來。





山溝里很少遊人,似乎只有我們這幾個傻傻的「淘金」人。


沒人來與我們爭地盤,我們也就樂得自在慢悠悠地淘寶。




在尋寶石時,見到公園的警察經過。


她似乎對我們的尋寶很不以為然。


在這山谷溪流旁,可以說是毫不費力就能找到漂亮的石頭。


這些石頭色彩極為漂亮,讓人愛不釋手。

將找到的寶石放到溪水裡洗乾淨,色彩更加鮮艷。



在碎石鋪的小路上,隨隨便便就能見到很多碎小的銅礦石子。


小Y對寶石沒有什麼概念,只是當普通石子來玩。


還一個勁地將寶石塞滿鞋,再穿上,但寸步難行。


路邊的寶石小店裡的寶石,比我們淘的石頭漂亮多了。



阿拉斯加真是一塊寶地,事實證明,百多年前,美國花巨資從俄羅斯手中買下這塊地真是很有遠見之舉。

在這片被凍土覆蓋的土地下,腎藏著無數種礦藏, 但為了保護環境及資源的可持續性使用,美國對阿拉斯加的開採有諸多保護性的法規,以便使這些資源能惠及到我們的子孫後代。

最後,我們把淘到的寶石都留在了溪水旁,導遊告訴孩子,尋寶石是種樂趣,但不要將寶石據為己有,如果人人都將寶石帶回家,那幾年後,別的孩子來這裡就再也找不到寶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