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多天就過去了,不經意間,阿拉斯加自駕游寫到這篇是十一篇了,啰啰嗦嗦說了一大堆發生在北極圈「道爾頓公路」上的事,接下來該讓冰川登場了。但又很擔心從這篇開始,恐怕用二十幾篇也道不完這次在阿拉斯加的所見所聞。但無論如何,既然開始寫了,就如同車上了路,慢慢走下去吧。

從北極圈回到費爾班克斯城休息一天後,我們開車繼續南行,要去美國最大的國家公園---「蘭格爾聖埃利亞斯國家公園」(Wrangell-St. Elias National Park)看冰川。

因為那裡有美國本土所沒有的巨大冰川,那裡有阿拉斯加最大最壯美的冰川---「卡尼科特冰川」(Kennicott Glacier)。

從費爾班克斯城去「蘭格爾國家公園」有兩條路,一條是較為好走的2號公路,有近470英里之遙,要花12個多小時。另一條是比較難行的4號山路,距離比走2號公路少了近百英里,只有374英里長,但這條比三藩市到洛杉磯還要近的路,竟要花11個小時才能走完!

從資料上得知,這4號山路沿途風景優美,而我們出來的目的不正是要欣賞這難得的美景嗎。雖4號山路難行,但行過北極圈「道爾頓公路」的我們,難道還怕鋪了柏油路面的山路?

於是,我們從北面的2號公路轉入了南下的4號山路,沿著阿拉斯加4號公路一直南下,湖光山色一直伴我們同行。



中途路過了「白樺湖」Birch Lake。

這是個如同夢幻般的冰山湖,平靜的湖面如鏡面。

「白樺湖」是阿拉斯加著名的國家休閑娛樂區。

也是垂釣者的勝地。

不查資料不知道,阿拉斯加像這樣的冰山湖泊竟有上萬個之多!

沒想到,湖面上的浮植物竟然是蓮葉,不知荷花盛開時是何樣的美景。



路上也見到冰山下有冰川,但那是無人涉足之地。


不走4號公路,真不相信有紫紅色的山,山坡上一條條斜紋該是融冰所形成。


這是4號公路旁的「峰會湖」(summit lake)。

這個高山湖也是個國家休閑娛樂區。


4號公路範圍內的氣候多變,時時烏雲蓋頂。


時而白雲遮蔽了冰山頭。

分不清哪塊是冰山?哪朵是白雲?



有時會被前面的異景所嚇,這是夢境還是仙境?

冰山下的河面冒著的是蒸氣?


4號公路所經之處,同樣是屬人煙罕見的地區,沿途除了冰山就是湖泊和荒地,極少見到居民住房,這麼長的距離也只見到一個加油站。

為吸取在「道爾頓公路」上燒光汽油的教訓,途中我們見到加油站,就會停車加滿油,順便也下車活動活動筋骨,看看旁邊的風景。


雖然4號公路是柏油路,但因為一直伴隨著山脈行,上下坡很多,彎道也很多,平均時速都在36英里以下,車子也特別費油。
在一路口,我們又見到一個加油的招牌。

於是,我們便轉入油站停車加油

這是個很簡易的加油站,沒有遮陽擋雨的棚架。

只有一個大油罐和一台加油泵。

這加油站簡陋的可以用殘破來形容。

來到油泵箱跟前一看,正面計數顯示板上貼了張紙條,告知顧客要看後面的讀數。

轉到反面,所有讀數還是很老舊的滾軸式字碼,而且數字還上上下下,這樣的計數表到底準不準確?

但邊上有張2014年阿拉斯加政府的檢驗證,看來這殘舊的油泵計數還是準確。

剛要加油時,一看,眼前的加油泵是壞滴。

想想也是,這破舊的加油站,油泵不爛才怪!

走到油泵箱的另一面,一看傻眼了,這老式加油泵咱還真沒用過。

仔細琢磨后才有些明了,先用手拔出加油泵。

將加油泵嘴放入車子的油箱口后,再將加油泵箱上的扇型鋁板向左撥下,這樣就可以開始加油了。

加完油,再將扇型鋁板向右上方撥,將加油泵插入放好。

哈哈,沒想到在美國居然還有這樣的破加油站!更沒想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用上了上世紀中期的油泵給車加油。

加完油后要去旁邊的小店交錢。

這是個小雜貨店,外面布置得還很溫馨。



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店內貨架上居然發現了中文字樣的調味醬!

這該是香港食品銷往美國最北端的地方吧。

走出小店再看著這個加油站時,很有些感慨,估計這個加油站有相當一段歷史了,也許從它開張到現在就一直沒有翻新過。

但細細一想,這麼老舊的加油泵到如今還能繼續工作,不能不說是個奇迹,也不得不佩服美國的產品質量之優良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