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那年代,學了一身又笨又蠢的本領

作者:三Y老豆  於 2013-3-25 15: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回首往事|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73評論

     當一個人開始常常喜歡懷念往事時,一方面說明有太多值得回想的事。另一方面證明人年紀大了,愛念舊。前幾日寫惡作劇:抬人」時,一幕幕從孩童時一路走過來的情景在腦中掠過,而使自己最難忘的兒時成長期一段經歷,卻是十年文革浩劫那段時候,也許那時正值是咱心智發育最好的時期,對那幾年所發生的事情,印象尤其深刻。

     在那最該認真讀書學習的階段,咱這代人卻遭遇到了「讀書無用論」潮流的衝擊,課堂教學盡教些學工學農學軍的應用簡化知識,加之那年代早已廢除了高考,學多學少,學好學壞,高中畢業都逃不脫要下農村的命運。所以上課時不是交頭接耳遞小紙條做小動作,就是低頭偷看書桌抽屜內的「黃色」 手抄本和「禁書」小說,所有學業就此被荒廢。我們那時候的經歷,對如今為高考而日夜奮戰的孩子們來說,彷彿是外太空某星球人的故事,不僅難於理解,簡直是荒誕至極。

      既然這些天又想到了這些往事,趁現在還未得健忘症,趕緊用畫記錄下來。

1物理課

     記得剛讀初中時,全國正掀起「備戰備荒」的高潮,全國各地都動員大家挖防空洞,學校也不例外,除了叫學生在學校內挖防空洞外,還要學生在家做泥磚,曬乾后再送到學校交差。學校那時在操場上修了個燒磚的大土磚窯,造型就像電影「地雷戰」中鬼子的碉堡樓,大人將學生在家做的干磚全送到磚窯上一層一層擺好,每兩排磚之間都夾有一塊一尺見方大小一寸左右厚的煤餅,燒成的磚就用來砌防空洞的內壁。

     那時候剛開始做磚時,都是叫做勞動課,不用去學校課堂里上課,所以很多男孩積極性很高,幾個人一起帶上取土的工具,見哪裡有紅土,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擺開陣勢就開挖,有次在一單位的圍牆根下取紅土,被該單位的人追趕,我們也不示弱地狡辯說,這都是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

     將紅土挑回院里后,大家就倒水在紅土裡,用腳來和泥,再用手像做麵糰一樣做成一個個泥團,雙手將泥團高高舉過頭頂,再狠命地將泥團砸進木架磚模里,然後用塊木板條颳去磚模上多餘的濕泥,這個動作相當地吃力,要費很大的勁才能將模子上面的濕泥刮下來,而取磚模時,因紅土粘性太強,花了很大的力氣也不能使紅泥磚脫模,做了很多次都前功盡棄,只好向班主任老師彙報。

     上物理課時,物理老師終於帶著笑臉面對大家了,因為他可以借用教大家怎麼快速做紅磚來傳授「物理原理」。印象里,同學們很認真地聽了這堂課,知道了減小橫切面面積可以減少阻力,阻力與受力面積成正老師解釋,降落傘為什麼能將物件安穩送達地面,就是因為降落傘是增大橫切面積達到減速效果的。反之呢,如果降落傘打不開,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如果用細鋼絲去刮磚模上多餘的濕泥,就會容易多了。另外,滑動摩擦力=NS(其中N就是壓力,S就是相對運動接觸的面積),要減小摩擦力(阻力),就在面與面之間放一些液體,例如水,那麼,取磚模就易很多了。

2化學課

      那時候的學生愛上化學課,並不是因為對什麼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感興趣,而是因為那時候上化學課可以做很多小實驗,例如做些這液體倒入那液體就會變紅變紫變藍,電解水加些鹽可以使小燈泡發光等等。那時候高溫的夏天,沒有現在這麼多解暑的辦法,汽水也不是像現在這麼普及,化學老師就在上化學課時,教大家怎樣用蘇打粉製作汽水。

      那年頭,家庭里還沒有冰箱,為此,和同學一起去到一個家附近有水井的同學家,我們用桶將冰涼的井水提上來后,就往里倒蘇達粉、糖精,見桶里的井水大量冒氣泡時,就用桶蓋將桶緊緊蓋嚴實,使產生的氣體無法逸出,約十幾分鐘后,自製的汽水就大功告成了,幾人一起高興得開懷暢飲,個個不停地打。不久,每個人都感到肚子痛得要死,不知是蘇打粉放多了呢,還是井水不衛生。

3.數學課

     那時候的數學課本有很多數學家華羅的優選法,記得印象很深的是教怎麼檢查電線。A到B的一條電線不通了,該怎樣用最快最簡單的方法查出問題。華羅告訴我們,先在AB的中間點檢查,A到C兩點的燈都亮,問題就出在CB段之間。如果A亮C不亮,就要在AC之間的中點檢查,以此類推來找問題。那時候,市區常停電,咱學這知識后,夜裡常常抬頭看電燈桿走路,恨不得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很好地為人民服務一次。

     華羅還教了我們很多「多快好省」地提高生產效率的優選法,例如,工廠有些工種的工人每天都是做重複性很強的事,如沖床工人,右手拿身邊的加工件放在沖床上,衝壓完后,左手將沖件取下轉身扭頭放在身左邊,如此反覆轉身扭頭作同樣的動作,華羅認為減低了工作效率,解決的辦法就是在沖床工人前面安裝一面鏡子,工人面對著鏡子不需轉身扭頭就能看到身邊左右的工件位置,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那時, 我們學生除了學軍學農外,還時常去工廠學工,見一工人師傅的工作與課本所述相似時,我們將這方法告訴他了,師傅說我們是讀死書,你以為我們工人是機器人啊!

     那年月,在課堂上真的學了很多「新」知識,可時至今日也沒派上用場,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白白浪費了大好年華。

用手像做麵糰一樣,將磚泥做成一個個泥團。

接著,用雙手將泥團高高舉過頭頂,

再狠命地將泥團砸進木架磚模里,

然後用竹皮做的細鋼絲刮,颳去磚模上多餘的濕泥

取出磚模,一塊紅磚就誕生了

用提上來一桶的冰涼井水做汽水

再往里倒蘇達粉和糖精

喝完自製的汽水,肚子都痛得要死,不知是蘇打粉放多了呢,還是井水不衛生。

華羅檢查電線的優選法。

1

高興

感動

同情
3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2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3 個評論)

回復 三Y老豆 2013-3-25 15:28
春假外出兩個多星期,如有跟帖我未及時回復的話,請見諒,回來后再補片片答謝。
回復 8288 2013-3-25 16:18
三Y老豆: 春假外出兩個多星期,如有跟帖我未及時回復的話,請見諒,回來后再補片片答謝。
祝春假快樂
回復 trunkzhao 2013-3-25 19:00
三Y老豆: 春假外出兩個多星期,如有跟帖我未及時回復的話,請見諒,回來后再補片片答謝。
玩好,吃好。
回復 trunkzhao 2013-3-25 19:06
第一項本領,老豆忘了給出名稱了:脫坯。這屬於四大累之首。我們那裡脫坯模子一般是三塊,而且摔泥之前應該撒上細沙,便於脫坯。後來很快就有機制磚,又快又好。
查電線的方法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這法用腳丫子想想也知道是夠蠢的,用來查電線估計要累死,大師會被罵死。
回復 tea2011 2013-3-25 19:08
圖片可愛,回憶親切。
回復 月光明 2013-3-25 20:00
看那圖,知道老豆還挺能幹活滴     春遊快樂!
回復 yulinw 2013-3-25 20:32
   謝謝提醒,也想起來了,俺們還去拆城牆磚呢,作孽啊~~
回復 總裁判 2013-3-25 20:43
全國各地一模一樣,勞命傷財,大部分泥磚未進窯就碎了,八億人在瞎搞,為了一個虛設的假想敵,陪毛一個人在玩。
回復 jinren 2013-3-25 21:01
哈哈,您又懷上嘍 大頂!

剛也讀了您的上一篇懷舊。咱也得響應一下,來它一篇如漆似膠的懷舊,如何?

       
回復 fanlaifuqu 2013-3-25 21:30
這不,今天寫博文用上了!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3-25 22:27
tea2011: 圖片可愛,回憶親切。
圖片可愛,回憶親切。——我來抄作業。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3-25 22:29
聽我表姐說學校組織她們去挖棺材板子,打課桌用。
回復 tea2011 2013-3-25 22:33
秋收冬藏: 圖片可愛,回憶親切。——我來抄作業。
等待你的沙發很久了〜〜〜
回復 秋收冬藏 2013-3-25 22:42
tea2011: 等待你的沙發很久了〜〜〜
對不起,說話不算話,這幾天我沒心思發貼,寫了東西左看右看都不滿意,改也改不好。。。
回復 病枕軛 2013-3-25 23:23
老豆的肌肉塊就是脫磚坯練出來的~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3-3-25 23:37
trunkzhao: 第一項本領,老豆忘了給出名稱了:脫坯。這屬於四大累之首。我們那裡脫坯模子一般是三塊,而且摔泥之前應該撒上細沙,便於脫坯。後來很快就有機制磚,又快又好。 ...
還有蓋房子,割麥子,第四省略。各地版本可能有不同。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3-3-25 23:37
圖畫得好啊。
回復 窩窩頭 2013-3-26 01:54
明白了,您家的房磚是您和老婆自己自己造出來的.
您啥都會了,要是會自己生產錢幣就牛了,最近缺錢花,等你哦~~
回復 藍蝶 2013-3-26 02:55
沒經歷過那個時代, 看著那些事兒覺得很荒唐.
回復 白露為霜 2013-3-26 03:03
「華羅庚檢查電線的優選法」

原來優選法就是把電線剪斷。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03: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