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網民對咱的
「在美國開『法拉利跑車』顯擺,重罰沒商量!」留下的評論為: 「寫文章的人或許已經混到了博士水平,卻依然沉湎於人世間的一些世俗的低俗的體驗,人生活的和豬狗還不如。」
咱很理解她為啥這樣評論,因為這個世界太不公平!
經朋友介紹,貝殼村從誕生之日起,咱就是村裡的資深潛水員,幾年來一直在水下看村裡的動靜而不冒泡,那時最常看的是陳九水影兒寫的在美國平常生活的點滴。看了幾年,「情回中國,思鄉糾結」 的博文反響很熱烈,但總覺得一些敘說美國另一部分華人移民現實生活的博文相對少些,特別是反映灣區矽谷一帶高科技華人移民群體的現實生活。在貝殼村裡,如果忽略了這樣的群體,對整體華人移民的感觀多多少少會有小小的不足。所以,咱一年前就浮出了水面,也開始寫博,將自己在這裡實實在在的生活點滴擺上檯面,真不是為了炫富顯擺。因為,按美國的收入標準,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都屬於貧下中農,開「起亞」「豐田」和開「賓士」「寶馬」 的, 租「鎮屋」和住「獨立屋」的,拿年薪和做小生意的,其實都是一個層次的普通人,大多是憑自己的本事在謀生。
咱周圍各行各業高薪的朋友,別看他們夫婦年薪多是二十幾萬,但實際上也沒幾個活錢可隨意用。儘管工資收入高,但也不能多存錢,在美國存錢就要多交稅。高收入的人只好貸款買大房子,買豪華車,才能按稅法抵稅。所以說,住大房子開名車也是不得以而為之,還要冒失業之風險背負各種各樣的債務,只有不斷努力勤奮地工作,才能保持「暫時」的安定,付出的心血是高薪難以補償的,身心壓力也不比低收入的人小。這種負債的生活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博得他人的羨慕,只為了讓自己更好地得到休息補充,而繼續應付工作中日益艱難的挑戰。
在美國,50年前人人把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當成是個夢想。而如今,人人皆可有一輛汽車是件很平常的事。當今,人人想去遨遊花費千萬元一次的太空游會是個奢華的夢想,但50年後,人人能遨遊太空不也會是件很平常的事嗎!在美國,現在的「法拉利」不再是權貴及富豪的專屬品,普通高薪族人用分期付款的辦法,照樣有能力開「保時捷」 「法拉利」 也是件很平常的事。在美國,只要靠不斷更新知識,努力勤奮工作,就能致富體驗人類智慧結晶所帶來的質優價美的品質服務,哪怕這種享受是一碗香滑軟潤的白米飯或是時速達每小時196英里的跑車。
享受優質的生活,尤其是憑自己的體力或是智慧勞動所得到的享受,這是很多移民來美華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