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不光川菜聞名全國,古今也盛出很多名人。民國時,首都南京失守后,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遷都到了重慶。共和國時,簿熙來被棄京官后,也退守重慶謀求再起。重慶也是長江起源地,滔滔江水從這湧向大半個中國,蔣介石當年在重慶養精蓄銳后,順長江之勢東下,一舉收復被日本人佔領的國土。六十多年後的簿熙來,也想借長江之洪流把紅潮覆蓋全國,但他不會審時度勢,狂妄自大忽略了今日之長江已不同往昔。最終,他夢斷於長江的葛洲壩下。紅潮雖止於葛洲壩以西,但重慶的紅情菜肴卻早已飛越了太平洋
,在美國遍地紮根開花,尤其在華人密布的加州,川菜館林立在南北兩大城市,麻辣燙之風潮更席捲灣區,在「重慶風雲」響徹世界之際,灣區的商家也不失時機,因應時勢推出紅潮川菜館,冠以勁爆的稱號「麻辣帝國」, 「麻辣誘惑」,但凡與重慶地方菜掛點邊的,都以紅干椒鋪面,以紅椒油浸底,花椒撒布其中,謂之為麻辣帝國。不僅要辣痛你的嘴,還要麻木你的心。

為在川菜館林立的三藩市灣區立足,麻辣帝國在菜式上多少也有些改良,至少在菜單上可看出些新意,「情人老虎菜」究竟情人是老虎還是情人遇到了老虎。「小米椒愛上小公雞」菜名很滑稽,誘人要探個究竟,一問之下,原來是「重慶辣子雞」改頭換面,棄紅干椒代以紅鮮椒,以炒雞肉取而代之油炸雞肉,如同唱紅歌一樣,時光不同,地方不同,但麻辣的本質卻還是相同。

先來碗麻辣涼粉開胃口

再上盆傳統的「重慶水煮魚片」

小童不宜吃辣,來碗不辣的牛肉麵竟然也要用紅彤彤的大碗,就怕你不知辣。
據說川菜最辣的是「重慶毛血旺」,吃川菜,當然要點這一道「名菜」。盆面上還是紅辣油當碗蓋,豬血,豬肚,豬腸,豬雜及其他配料盡數淹沒在紅辣油中,紅油麵上一片寧靜平和,紅油麵下則是麻辣燙翻騰。
「重慶水煮魚片」,厚厚一層紅油上盡漂浮著擁擠的紅干椒,要用漏勺才能撈起沉底的魚肉


紅椒辣口辣胃,花椒麻肚麻心,將固體食物一掃而光,留下紅辣油打包做麵湯

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就要既把菜做得好吃,又要讓菜譜有點「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