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oul would have no rainbow had the eyes no tears.
-John Vance Cheney(American poet, essayist)
眼中若無淚,心何見彩虹。
-約翰•萬斯•切尼(美國詩人,散文家)
~~~~~~~~~~~~~~~~~~~~~~
小鼓手,合唱團員及其他
在我們這個學區,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生可以參加弦樂隊和合唱團,五年級以後可以參加管樂隊。孩子們憑興趣選擇一樣樂器,就可以進入樂隊。人人都機會平等,沒有什麼考核選拔一說。樂隊和合唱團幾乎天天要排練。排練時間一般是早上學校開課之前的一小時。晚上家長要在家裡監督練習,還要簽字畫押記錄練習時間,每星期向老師彙報。
每學期學區組織兩次到三次由學生表演的音樂會。音樂會的觀眾自然多是學生的家長和親友。我們從大女兒四月四年級開始就年年得參加這樣的活動。
大女兒四月先選了小提琴,拉了兩年後,不喜歡,就改成了吹薩克斯風,一直吹到高中。
我們認為這種課外活動會讓維維受益,但卻不知她能擺弄得了哪樣樂器。手的不靈活限制了她拉弦樂,口腔和上下顎的不正常又限制了她搞吹奏樂。想來想去,想到了打鼓,雖然手指不靈活,但只要能抓住鼓槌,就能打鼓。
去登記作鼓手時,老師心裡沒譜兒,擔心她會打不好,影響整個樂隊的表演,我們當然也不願意這樣。老師想了想,建議說,一般樂隊都有多名鼓手。如果到時候真不行,可以在演出時套上消音鼓套。這樣她就可以照樣參加演出,而又不會影響整體。我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就這樣,維維成了銅管樂隊的一名小鼓手。經過一段訓練,她打得很好。除了手腕子勁兒不夠大,打得不夠響,其他方面一點不比其他鼓手差。老師再也不提戴消音鼓套的事了。她一打就是五年,直到上高中。
除了打鼓,維維還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唱歌是她最喜歡的課餘活動之一。每次學區的音樂會,孩子們都上白下黑地穿得整整齊齊。別看是一幫業餘」小音樂家「,不論是管樂隊,弦樂隊,還是合唱團,節目個個都非常精彩。家長把這些音樂會特別當回事,必定前來捧場,絕不缺席。
體育活動方面,維維也受到手腳不方便的限制,很多項目都無法參加,比如籃球,壘球,和田徑項目等。但凡是她能幹的,都不比別的孩子差。她自己學會了騎自行車,滑旱冰和水冰,游泳等等。她呼拉圈玩的比她的朋友們都好。
姐姐四月畫筆下的維維玩呼啦圈-2008年
儘管手指不靈便,不容易抓牢牆上的石頭,但這並不能阻止她玩「攀牆」-
2003年12月。
初三那年,維維突然說,要報名參加保齡球隊。我心裡犯嘀咕,她的手能打保齡球嗎?只要球隊肯收她,我們當然不會阻止。於是,她就報了名。教練說,你可以跟著練習,如果成績不夠好,比賽時就作板凳隊員。保齡球隊每周四天下午都要練球。她的手小,指頭又短,一隻手抓不住球,就用兩隻手抱著扔球。她琢摸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打球方法,分數不斷有長進。現在她已經打得很好,可以跟著球隊參加比賽了。
有一陣子,維維生出了學鋼琴的念頭。家裡的鋼琴,還是姐姐四月小時候學琴時買的,後來就沒再有什麼人碰過。學鋼琴不僅能增長女兒的音樂知識,還能鍛煉她的手指。
我們自然大力支持,說:好啊,馬上給你找個鋼琴老師,咱們立即就學。鋼琴老師倒是有的是,但要找一個願意教生下來沒有手指的學生,就不見得容易。我四處打聽,又在互聯網上查詢,最後找到了一個女老師。
老師是一個學校的音樂教師,業餘時間在家教教孩子。她看了維維的情況,說可以不嚴格照教科書規定的指法教她。比如,她的手指指間距離小,夠不到琴鍵,就讓她的手跳躍著彈。就這樣,維維開始跟她學彈鋼琴。雖然她不可能彈到去音樂會演出的水平,但在沒有正常手指的情況下,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學習鋼琴,本身就是一種成就,我們為此感到無比驕傲和欣慰。
用雙手投球的保齡球手。維維在比賽場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