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疑惑】
咨客,女,40歲,心理學碩士研修,因目前一家三口各忙各的,相互的交流、關心變少,感到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調整關係,前來諮詢。
【案例總結】
咨客的先生自己開公司,整日忙於工作,周末也很少休息,孩子忙於學業,而自己除了平日工作,周末的時間也在進修心理學,正如諮詢師總結的那樣,三個人都屬於「爬坡」階段,休閑和溝通的時間自然會減少,而咨客有時會感覺委屈、糾結也是正常的。
然而,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相互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諮詢師通過詢問咨客及先生的收入情況,幫助咨客看到,家庭成員擁有不同的分工和角色,在咨客的家庭中,丈夫更多地擔負起賺錢養家的責任,自然就無法有更多地精力顧及孩子教育、陪伴家人等。雖然無法像普通家庭那樣經常交流,依然可以在節假日安排家人旅遊、集中交流。
除了可以相互理解、互相支持外,對於類似咨客這樣的家庭,還需要商定一個具體、可測量的家庭目標,以便大家共同努力的同時可以清晰地「瞄準」目標,將來有一天一起到達山頂,體會「一覽眾山小」的美景。
【諮詢思路】
一、 評估
1. 咨客一家三口各有所忙,均處於「爬坡」階段,休閑和交流的時間變少屬正常情況。
2. 咨客先生的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絕大部分,更多地承擔賺錢養家的責任,少有精力顧及家庭瑣事。
二、 諮詢
1. 各司其職,互相支持:家庭成員各有分工,與其相互抱怨,不如感恩對方的付出,同時盡自己所能。類似本案例中咨客的家庭,丈夫更主要地負責賺錢養家,妻子更多照顧家庭,教育孩子,小孩安心讀書,整個家庭的利益可以做到最大化。
2. 制定家庭的共同目標: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制定具體、可測量的家庭目標,可以使家庭成員「瞄準目標,有的放矢」。
3. 忙裡偷閒,提升交流質量:「爬坡」階段,相互交流的時間變少,可以安排節假日集中交流和休閑,同時提升溝通的質量。
【案例啟示】
1. 情感需求與物質需求的平衡。作為一個家庭的女主人,既希望自己的先生能夠上進、成功,承擔起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又渴望對方給予自己理解、關懷、精神的交流。聰明的女人,會先搞清楚自己對先生的期待,在兩者之中找到平衡,而一味抱怨只會將對方推向遠方。
2. 明確的家庭目標。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擁有不同的目標,每個家庭在不同階段也需要有明確的目標,而這個目標並非從個人角度出發,而是從家庭的整體利益出發,帶領家庭的每個成員各盡所能,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諮詢過程】
主持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龍王解惑》,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亞電視的心理諮詢節目《龍王解惑》,我是主持人王鶴,在我身邊的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心理醫生張道龍。張醫生,您好!我們一起來接聽今天的熱線。
1. 張醫生:你好,我是張醫生,講講你的困擾吧!
2. 咨客:我們現在一家三口人都在各忙各的,我的先生前兩年開了個公司,幾乎周末都不休息,孩子在忙著學習,我除了平時工作,周末會去學學心理學,現在三個人在一起的時間特別少。前段時間我身體不太好,我先生還指責我沒有照顧好自己,他這種溝通方式我很不能接受。我想怎麼做才能在大家都很忙的情況下,仍能彼此互相關心,把關係調整好。
3. 張醫生:我現在聽起來你們三個人都在「爬坡」階段,先生想多掙點錢,你想提高自己的修養、專業技能,孩子想考好大學,這樣就不會像是退休的人有那麼多時間休閑,好像想喘口氣都難。
4. 咨客:對,對。
5. 張醫生:那麼很多類似狀況的人,雖然不能天天在一起,但是可以在法定假日的時候集中在一起休閑。那你們三口人是真的一點時間都沒有嗎,還是覺得在一起也沒有什麼興趣?
6. 咨客:我們夫妻在一起的時候,他會跟我說說公司里的事,但是我談關於學習的事,他好像也沒什麼興趣,不太會關心人。孩子現在正處在青春期,溝通起來也不那麼順暢。我就覺得都很糾結,不知道該怎麼把關係調整好,主要是夫妻關係如何調整得更融洽?
7. 張醫生:夫妻關係調整得在一個框架下,他在外面創業這事你是很支持的,對吧?
8. 咨客:對。
9. 張醫生:先生的收入現在占家庭總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10. 咨客:他的收入是我的10倍左右。
11. 張醫生:他的收入比你多10倍,一般來講會比你更加忙碌,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在工作上。這是家庭分工的不同,他在外面掙錢,你在家裡照顧好自己、小孩,甚至他的父母,這樣才能讓他在外面安心掙錢呢。所以你得考慮清楚你到底要一個什麼樣的先生,是整天陪著你交流,只有精神交流,沒有物質,還是像你先生這樣花費很多精力在工作上,收入也不是普通人能達到的,那關於交流、做家務等,你就沒法要求他也像普通人那麼做了。
12. 咨客:恩。
13. 張醫生:第二點,關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正因為他是那樣一個整天早出晚歸、忙於事業的先生,你就不能總抱怨他不跟你分擔教育孩子的問題,正是因為他的付出,可以快速地給家裡買房子、車子,給小孩攢學費呢。
14. 咨客:對。
15. 張醫生:第三,即便是大家都忙碌的情況下,也可以找時間集中去交流、互相關心。就像美國總統奧巴馬,每天要處理那麼事情,馬上要過聖誕節,他可以安排太太和孩子先去度假,他的妻子也能理解啊,因為她嫁給了總統,不是普通人。即便是總統,一年中也還是可以抽出一些時間度假,你們也是一樣,正因為經濟條件還不錯,可以在過年的時候集中拿出一周的時間去旅遊啊。所以,在掙錢方面你希望他是強人,在生活上你又要求他跟普通人一樣,那他很難辦到啊。
16. 咨客:是,他也是這樣說。
17. 張醫生:對啊,那你得搞清楚要什麼,有的妻子就說我不稀罕你那麼多錢,你掙現在的一半就好,剩下的一半時間享受生活,這就是為什麼到一定階段就會選擇慢下來。凡是優秀的企業家,工作和生活都不可能是平衡的,但是可以制定一個計劃,我大致掙多少錢,然後就回歸家庭,到時候請一個職業經理人來幫助管理,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這裡面大家就可以商定一個目標,他掙到一定數目的錢,你的學位拿下來,孩子考上大學,拿出更多的時間享受家庭生活,這個目標不能總是變化的,掙了一百萬,想掙兩百萬,拿了碩士學位再拿博士學位,那全家就很難在一起了。你們全家都在「爬坡」,這個時候特別適合定個「山頂」,這個目標一定是家庭的共同目標,而不是說他埋頭掙錢,你們都不買賬,或者你學了心理學更會跟他吵架了,那他當然不能認可你學的東西了。
18. 咨客:對對,他就是這麼說的。
19. 張醫生:是啊,學了心理學得有效果啊,他也是,掙了那麼多錢,你也沒說他好,制定一個目標,大家共同努力,到了山頂就會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下坡的時候就可以多休息會兒嘛。
20. 咨客:對,制定一個家庭的共同目標,或是做一個階段性的小結也會更好,三個人一起出去度假,把其他的先放下。現在年齡大了,有時候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情緒很容易受影響。
21. 張醫生:對啊,這個目標還得可測量、具體。小孩要上哪裡學校,讀到什麼學位,我們家要掙多少錢,我們要奮鬥到哪年,沒有具體的時間或是內容,那你這目標就變成空想了。有了目標,大家在共同努力的時候,就會互相理解,不是各自抱怨,第二,即便是在「爬坡」的時候,也不是就不能緩口氣,國家領導人過年的時候還會輪流休息呢,他總不能比他們還忙,很少有人一年拿不出七天休假。很重要的是,大家都能看到彼此的付出,妻子覺得丈夫在外掙錢辛苦,丈夫也很欣賞妻子不斷進修,小孩看到父母一個人幫我掙錢,一個人教我怎麼做人,長大就不愁了。我這樣分析對你有幫助嗎?
22. 咨客:非常有幫助。
23. 張醫生:今天你還有其他要討論的嗎?
24. 咨客:沒有了,現在就是大家都忙,再把關係調整好,這個家庭就更好了。
25. 張醫生:是的,如果不能保證在一起的數量,就儘可能保證在一起的質量。
26. 咨客:好的,謝謝您!
27. 張醫生:不客氣,再見!
心理醫生:張道龍
撰稿、編輯:劉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