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疑惑】
咨客,女,三十幾歲,大學學歷。咨客五歲多的孩子自從上幼兒園后變得特別愛哭,還非常急躁。尤其每天早上起來要送他去上學之前,他總會找一些理由發脾氣,不停的哭,做什麼事情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也會哭,這讓咨客和丈夫非常困擾,不知該怎麼辦,前來諮詢。
【案例總結】
咨客與丈夫同齡,都是三十幾歲,孩子去年開始上幼兒園。剛去幼兒園時,孩子經常生病,由咳嗽轉化為肺炎,並且經常複發,幾乎是去一周幼兒園就要休息一個月。半年前孩子開始每天正常去幼兒園,也不再生病了。但他變得特別愛哭,尤其早上起來要去幼兒園之前會故意找茬不停的哭,比如衣服、鞋子、襪子不合適等等,弄得咨客和丈夫每天早上很痛苦。在幼兒園裡也愛哭,學東西特別著急,常常是老師剛提到要做什麼,還沒來得及講該怎麼做,他發現自己不會,就會急得大聲哭,導致班級無法正常上課。總之,只要是做的事情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時,就會急得大聲哭。
諮詢師首先根據孩子的癥狀進行評估,發現這個孩子的愛哭是因為有焦慮症,和咨客共同討論導致孩子焦慮的原因。其次,諮詢師還與舞蹈病和多動症以及缺鈣做了鑒別診斷。最後諮詢師與咨客共同討論該如何治療孩子的焦慮症。
【諮詢思路】
一、評估與診斷:
1、癥狀:
A、咨客的孩子耐挫性很差,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哭,屬於焦慮的表現。
B、咨客的孩子非常急躁,老師說要學會做的東西,得老師講完后經過練習才能學會做,他都等不到老師講完,就急著會做。
C、咨客的孩子上學之前如果家長抱抱他,就會感覺比較好,放假在家的時候感覺比較好,強制送他去幼兒園就會很難過,不停的哭,說明孩子有分離焦慮。
D、以上癥狀表明,咨客的孩子存在焦慮障礙。
2、病因:一般情況下,焦慮癥狀在五歲以前發病,遺傳父母的概率比較高,成人以後大部分原因是後天的很多因素造成的。諮詢師在與咨客的溝通中發現咨客屬於性格比較急的人,而孩子的父親睡眠較淺,孩子的癥狀表明他遺傳了爸爸媽媽的這些基因。因此,這個孩子的焦慮癥狀大部分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
二、鑒別診斷:
1、與舞蹈病做鑒別:諮詢師問詢后發現,孩子的扁桃體並未變大,也沒有風濕熱的癥狀,他手腳動來動去是因為焦慮,因此不符合舞蹈病的診斷標準。
2、與多動症做鑒別:多動症的孩子坐不住板凳,注意力難以集中,難以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學習成績不好。而咨客的孩子能夠堅持聽老師講課,並且成績排在班級的前五名,達不到多動症的診斷標準。
3、與缺鈣做鑒別:諮詢師詢問咨客孩子是否有枕禿、嚴重脫髮、半夜睡覺易驚醒、腿變形等癥狀,排除孩子的癥狀是因缺鈣而致。
三、干預治療:
1、堅持體育運動:咨客的孩子年齡較小,目前並沒有學習壓力,因此諮詢師並不建議孩子現在用藥物緩解焦慮癥狀。而體育運動是抗焦慮且無副作用的最常用的辦法,但要堅持,並且保證一定的強度。既能讓孩子強身健體,又能緩解孩子的焦慮癥狀。在此,諮詢師強調要選擇孩子喜歡的並且保證孩子安全的運動,避免選擇可使孩子焦慮的運動,反而適得其反。
2、發展興趣愛好:堅持體育運動的同時,還要發展孩子的音樂、美術等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當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會感到全身放鬆,並會產生愉悅感,也可有效緩解焦慮。
3、尋找成功經驗:家長要做一個焦慮筆記,觀察並記錄孩子哪天比較放鬆,哪天特別焦慮,分別是為什麼?總結規律尋找他的成功經驗,今後多重複做有利於減少他焦慮的事情,減少甚至不做使他焦慮的事情。
【案例啟示】
一、生病時不僅要早發現、早治療,還要生物、心理、社會綜合評估病因。很多人身體不適或者某些癥狀多次複發時,總是一味的認為是單方面的生理疾病,尤其去醫院檢查后沒有器質性病變,就認為自己沒事,最終讓自己變成生理和心理都有問題的「原生態病人」。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也是如此,孩子的很多生理方面的疾病也會引起心理問題,所以面對疾病時,不僅要早發現、早治療,還要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綜合評估病因,對症下藥。
二、做事快不等於做事急。做事快意味著做有效率且效果好,而做事急躁會導致粗心馬虎、浮皮潦草,反而會影響效果,事倍功半。目前有很多孩子都存在做事急躁的問題,家長要在孩子形成做事急躁的性格之前,及時、主動的干預,使孩子由做事急轉為做事快。
【諮詢過程】
主持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龍王解惑》,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亞電視的心理諮詢節目《龍王解惑》,我是主持人王鶴,在我身邊的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心理醫生張道龍。張醫生,您好!我們一起來接聽今天的熱線。
1. 張醫生:您好!我是張醫生,請講講你的困擾吧。
2. 咨客:我想諮詢一下關於我家孩子的事情。
3. 張醫生:你能介紹一下孩子大致的年齡、性別以及你與先生的年齡段嗎?
4. 咨客:我和先生同齡,都是三十幾歲,孩子五歲在上幼兒園。
5. 張醫生:你和先生的文化程度能告訴我一下嗎?
6. 咨客:大學。
7. 張醫生:好的,那你具體說說你的困擾吧。
8. 咨客: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以後變得特別愛哭。如果做的事情達不到自己的期望,一次、兩次、都失敗的話,就開始哭。
9. 張醫生:上學之前他是個愛哭的孩子嗎?
10. 咨客:哭的少,基本上不哭。他去年上幼兒園經常生病,幾乎是去一周,就要休息一兩個月。半年前才開始正常去幼兒園,可能是因為不願意去,但又不說,就總是找茬哭,比如他會因為衣服上有褶子、衣服穿得不舒服、襪子不舒服等事情哭起來不停,每天早上弄得我和老公快瘋了。
11. 張醫生:如果周末的時候,不用去幼兒園他還哭嗎?
12. 咨客:那就沒事。
13. 張醫生:也就是在家裡沒事,你送他去幼兒園分手之後他就會哭對嗎?
14. 咨客:對。
15. 張醫生:你剛才提到孩子第一年去幼兒園常生病,能說說是什麼病嗎?
16. 咨客:肺炎。每次送去沒幾天就得肺炎,這種現象在國內的幼兒園比較普遍,孩子先是咳嗽,然後就是肺炎。很多孩子剛去幼兒園都有這個適應階段,大一點的時候就好了。
17. 張醫生:幼兒園一個班裡有多少個孩子?
18. 咨客:三十多個吧。
19. 張醫生:有多少孩子和他的情況是類似的?
20. 咨客:十幾個吧,基本上體質不好的孩子都會這樣。
21. 張醫生:他看起來很瘦弱嗎?
22. 咨客:不強壯!
23. 張醫生:你和你先生看起來是比較強壯的?還是比較瘦弱?
24. 咨客:我倆看上去不是特彆強壯,但不怎麼生病。孩子今年也好多了,沒再生病,去年可能也因為剛一去不太適應,比較焦慮,總是哭著喊著不願意去,現在應該也適應了,所以不再生病了。我和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老師說他也不一定就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讓我們每天早上起來多抱抱他,多和他親近。這個辦法剛開始的時候還挺管用的,平時我看他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玩得也比較開心,但是和周末在家裡相比還要差一些。
25. 張醫生:也就是他身體慢慢的好了,但是哭的頻率增加了,是嗎?
26. 咨客:是的。
27. 張醫生:孩子生病的時候,你剛才提到他咳嗽、肺炎等,醫生有沒有說他有扁桃體炎或者風濕熱等情況?
28. 咨客:沒有,就說是肺炎,用的葯也都是避免發展成肺炎的葯。
29. 張醫生:他現在扁桃體大嗎?
30. 咨客:不大。
31. 張醫生:醫生沒有說他有風濕熱,只是診斷為肺炎是嗎?
32. 咨客:是的。
33. 張醫生:小孩多動嗎?
34. 咨客:我覺得有點兒,他閑不住,但是也不是特彆強烈的那種。比如上課的時候,他的注意力也能集中,眼睛的確是在看著老師,學到的東西也都能吸收,在班級里也算前幾名,但手和腳不停的動。
35. 張醫生:在班級里成績比較好,也能坐住板凳聽老師把課講完,對嗎?
36. 咨客:對。另外我還培養他在家裡彈鋼琴,能提高他的毅力,他也還算堅持在做。還有一個很困擾的事情就是,他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剛說完今天要做什麼,還沒講這個東西具體要怎麼做,他聽見后發現自己不會做,就會邊哭邊喊『我不會做,怎麼辦』,哭得整個班級不能繼續上課。老師安慰他說還沒講呢,當然不會做,他也不聽。他總是特別惶恐自己做不好,老師反應其實教過之後,他做得要比其他小朋友好。
37. 張醫生:他在課堂上很著急,擔心自己做不好,其實不是真的做不好,也就是不能耐下心來,對嗎?
38. 咨客:對。老師說他現在在班級里改掉這個毛病了,但在家裡彈琴的時候還這樣,一遍兩遍彈不好,第三遍就開始哭,邊哭邊喊『怎麼總是彈不好?』我和他爸爸總勸他,彈不好沒關係,多練幾遍就好了,彈得好的都是練出來的。他做不好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責怪過他,都是教他怎麼辦,他自己總是特別著急,只要自己不滿意就哭。
39. 張醫生:有沒有兒科醫生和你提過這個孩子有舞蹈病?
40. 咨客:醫生只看他身體方面的疾病,像您剛才提到的多動症、舞蹈病這些方面的病沒給看過。
41. 張醫生:舞蹈病是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而多動症是精神系統方面的疾病,聽上去你的孩子不像是舞蹈病。你的孩子在班級里的學習成績能進入前三分之一或者前百分之十嗎?
42. 咨客:可以的。
43. 張醫生:全班三十幾個學生,他能排到第幾?
44. 咨客:我覺得前五名吧。
45. 張醫生:孩子的這些問題是讓你焦慮的原因是嗎?
46. 咨客:是的。他總是希望做得很好,一旦達不到自己的需求或期望,就會哭。
47. 張醫生:在你年輕的時候,或者小的時候,有人說你是個急性子的人嗎?
48. 咨客:有,我覺得我的脾氣比較急,但還不至於像他這樣。
49. 張醫生:我的意思是以前你的父母、老師、同學等有沒有說過你是個急性子的女孩子,我聽上去你講話語速比較快。
50. 咨客:有的,原來我的確是脾氣比較急。
51. 張醫生:你先生的性格屬於急還是慢的人?
52. 咨客:他不屬於特別急躁的人。
53. 張醫生:孩子現在晚上睡覺怎麼樣?
54. 咨客:還可以。
55. 張醫生:他晚上起夜嗎?
56. 咨客:經常動,蓋不住被子。
57. 張醫生:有沒有過自己半夜驚醒或者起來走動的經歷?
58. 咨客:沒有,從來沒有過。
59. 張醫生:晚上說夢話嗎?容易受驚嗎?
60. 咨客:沒有。
61. 張醫生:那他睡眠特別深嗎?就像我們常說的『睡得很死』嗎?
62. 咨客:也不。他就像遺傳他爸爸的習慣一樣,他爸爸睡覺就總喜歡抱著被子,他也是這樣,我晚上經常睡不好,就是要不停的給他蓋被。
63. 張醫生:這說明孩子的睡眠深度較淺。孩子有枕禿的情況嗎?
64. 咨客:沒有。
65. 張醫生:醫生有沒有說過他有缺鈣的情況?
66. 咨客:小的時候有一點,現在也沒有了。
67. 張醫生:到幾歲的時候醫生就認為他不缺鈣了?
68. 咨客:大概三四歲的時候就不缺鈣了。
69. 張醫生:你觀察他的腿長得直嗎,還是有點羅圈腿,看上去很細?
70. 咨客:腿長得挺直的,但也比較細。他的體形特別瘦,我也沒往其他方面想。
71. 張醫生:他的頭髮和其他小朋友相比長得比較濃密嗎?
72. 咨客:屬於正常。
73. 張醫生:有沒有在幫他收拾床或者洗澡的時候發現掉很多頭髮?
74. 咨客:沒有。
75. 張醫生:他有沒有和你說過,他睡覺時愛不愛做夢?有沒有半夜被嚇醒之類的情況?
76. 咨客:沒聽他說過,晚上睡覺他也沒被嚇醒過。
77. 張醫生:他是不是放假時候的癥狀比開學的時候輕一些?
78. 咨客:是的。因為一放假他就特別開心,每當要開學的時候就會很沮喪。比如常常周日的時候就會很難過的說『明天又是周一了,我又得去幼兒園了』。老師教我早上要多抱抱他之後,稍好一點。
79. 張醫生:一周之內,他不能每天都這麼愛哭,有沒有好一點的時候?
80. 咨客:有的。
81. 張醫生:好的時候他做的有什麼不一樣呢?
82. 咨客:自從按照老師說的早上起來多抱抱他之後,早上這頓哭基本上沒有了,但是彈琴或者做其他事情達不到他的期望時,就會哭。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做遊戲不能輸,尤其連續輸幾次就受不了了,也會哭,下圍棋的時候輸的話能氣到拿棋子砸人。
83. 張醫生:看來這是個氣量比較小,心胸狹窄,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孩子,對嗎?
84. 咨客:我覺得是的,他承受不了失敗。
85. 張醫生:這個孩子喜歡什麼體育運動嗎?比如打球、游泳、跑步之類的體育運動?
86. 咨客:沒有。我現在在培養他拍球,游泳還沒學呢,我覺得還有點小。另外我看其他的孩子都學滑旱冰,他不學,怕摔倒了。
87. 張醫生:有沒有他覺得比較安全的運動?
88. 咨客:我覺得玩起來的話他都還可以,比如拍球,才學了兩三次,現在單手一次能拍兩百多個。
89. 張醫生:那很好。我明白了,咱們現在分析一下這個孩子,看上去這個孩子有焦慮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焦慮症的人耐挫性較差,這個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弱,遇到挫折就會哭,哭是他焦慮的癥狀。第二,他表現得比較急,老師說要學會做的東西,得老師講完后經過練習才能學會做,他都等不到老師講完,就急著會做。第三,他存在分離焦慮,上學之前你抱抱他,就會感覺比較好,放假在家的時候感覺比較好,強制送他去幼兒園就會很難過,不停的哭,這三個癥狀都是焦慮的不同表現。那麼這個孩子焦慮的癥狀是怎麼得來的呢?大部分原因應該是遺傳因素造成的。一般情況下,焦慮癥狀五歲以前遺傳父母的概率比較高,成人以後大部分原因是後天的很多因素造成的。剛才我也問過你和先生誰的性格比較急,孩子遺傳了你的急脾氣;再加上你先生睡覺時總是動來動去的,這說明他的睡眠比較淺,一個深度睡眠的人腿幾乎是動不了的,恰恰孩子也和他爸爸一樣在睡覺的時候動來動去。另外,我剛才問了你很多關於孩子是否有舞蹈病和多動症的癥狀,其實是在做鑒別診斷,你的孩子並沒有這兩個更嚴重的疾病。扁桃體經常發炎、鏈球菌感染的人,會破壞他的基底神經節,就會患舞蹈病。患多動症的兒童學習成績都會不好,因為他坐不住板凳,完不成學習任務。而你的孩子愛動是焦慮引起的,他能堅持聽老師講課,加上父母都是大學畢業,智商的遺傳因素較好,學習成績在班級里排前幾名,因此也不是多動症。現在知道是什麼原因了,那該怎麼治療呢?五歲以內的孩子有焦慮的癥狀,目前也沒有較大的學習壓力,我們不建議他用藥。治療焦慮症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讓他堅持一定強度的體育運動,體育運動能夠抗焦慮,沒有副作用,是最健康的辦法,但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你剛才提到他身材瘦弱,睡眠較淺,食慾應該也不會很好,運動之後孩子若能吃得飽、睡得好,焦慮自然能減少一半左右。所以要選擇一種他喜歡的運動,保證他的運動強度,避免選擇能讓他產生焦慮的運動。如果孩子不怕水的話,游泳是降低焦慮非常有效的運動。通過運動讓孩子強身健體、降低焦慮的同時,再發展他的音樂、美術等其他方面的愛好,也能讓他得以放鬆。如果小學畢業后他仍沒有變化,就要考慮藥物干預了,但是小學畢業前不建議用藥。除了運動和興趣愛好,家長還要做個焦慮筆記,觀察孩子哪天比較放鬆,哪天特別焦慮,為什麼?總結規律尋找他的成功經驗,今後多重複做有利於減少他焦慮的事情,減少甚至不做使他焦慮的事情。這樣觀察六個月,我們就能夠找出對他有效的治療方案。
90. 咨客:我覺得您分析的特別對,謝謝您!
91. 張醫生:不客氣!希望今天的討論能對你有幫助。
92. 咨客:幫助非常大,謝謝您!
93. 張醫生:不客氣,再見!
94. 咨客:再見!
心理醫生:張道龍
撰稿、編輯:姚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