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您好!
我是一個8歲孩子的母親,我的孩子現在上小學三年級,是一個男孩子,他很調皮,我經常被他氣得不行,我現在對他沒有一點辦法了,我很苦惱,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很希望能得到您的幫助!
他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不算好,只有中等水平,老師反應他上課喜歡和同學講小話,注意力不集中,有時候上課自己玩自己的,上課的時候坐不住,老師在講台上講課,他坐在下面做小動作,當老師不存在樣的。
他喜歡發脾氣,性格很倔強,什麼事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有時候也要我們順著他的意思去做,如果沒能讓他如意,就生氣發脾氣不理我們。
上個星期六,因為單位要加班,所以我沒時間陪他做作業,我走之前囑咐他把作業做完才能出去玩,他答應得好好的,可是我前腳剛離開家,他後腳也跟著出去玩了,玩得我下班他才回來,作業一個字也沒寫,根本沒把我的話記在心上,看著他這樣子,我真的恨鐵不成鋼。
有時候我上晚班打電話回家問他作業做了沒有?可是他總是滿口答應得好,說做了做了,可實際上卻沒做,他總是需要在別人的監督和督促下才把作業做完。
有時候他爸爸被他弄得脾氣來了,他爸就喜歡吼他、動手打他,打了一頓后,他能好兩三天,但過了這幾天後又和原來一樣了,可以說是屢教不改。
早兩天,老師要他們寫一篇《想對爸爸媽媽說》,他在作文中寫道:「爸爸、媽媽每天辛苦的上班,還要照顧我,他們很辛苦,長大后一定要好好照顧、孝敬他們,永遠愛他們。以後自己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不再讓他們為我操心了……」看他在作文里寫得蠻好,而且也很懂事,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一樣也沒做到,總是行動的矮子。
現在兒子的成績倒不是讓我很著急的地方,只是兒子這些壞習慣讓我很頭痛,什麼事都要按照他的意圖去做,在學習上喜歡對我們撒謊,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講小話,做小動作,這些壞毛病常常讓我心力憔悴,而且他總是說得好,做得少,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誘導他,以後再長大一點,總不能總是採取棍棒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吧,我很苦惱,不知道您有什麼好的方法和建議沒?
期待您的回復,謝謝!
【諮詢建議】
你好!苦惱的媽媽往往都是想做一個好媽媽,而且要培養一個優秀孩子,才會有苦惱。
看了你對孩子的介紹,首先要確認一下,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你說孩子上課喜歡和同學講小話,注意力不集中,有時候上課自己玩自己的,上課的時候坐不住,老師在講台上講課,他坐在下面做小動作,當老師不存在的樣子。
那麼孩子有沒有上課控制不住自己,在教室里隨便溜達,無視老師和同學的存在,或者考試也不能完成試卷,必須中間要自己走動或者到處看看的現象?另外,孩子在家裡如果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看動畫片或者搭積木時,是否也不能堅持30分鐘以上時間,還是做自己喜歡的至少2件及以上的事情時可以注意力集中30分鐘以上?另外,如果帶孩子到醫院看醫生,他是否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配合醫生診療。在以上三種場合,8歲的孩子有兩種以上不能注意力集中並且控制自己的行為,則需要評估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即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我們通常說的多動症。如果孩子真的存在ADHD,現在藥物治療配合行為訓練的效果很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有效的處理,在15歲以後孩子的情況就會好轉並逐漸恢復正常。ADHD的孩子可以進行有效的訓練,像邁克爾·菲爾普斯,14個奧運冠軍得主,罕見的游泳奇才,小時候被診斷為ADHD,身為小學校長的媽媽帶他進行游泳訓練,利用孩子多動和體力充沛的特點,培養出來一位泳壇名將。在美國,ADHD的小孩最經常參加的訓練活動有棒球、游泳等。
如果孩子不僅在醫院面對醫生可以很好配合(有時候ADHD的孩子在看醫生時通常表現會非常好,那是因為怕被醫生打針,可以短時間控制自己的行為,稱為「白大褂效應」),而且在學校或者家裡做自己最喜歡的活動時,可以注意力集中足夠長的時間並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則表明孩子不是ADHD。
那麼,孩子上課小動作、講話、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能與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本身不感興趣造成的。首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媽媽要做的重要事情,尤其在小學低年級習慣的養成更為重要。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收拾書包文具、上學不遲到、考試前認真複習等。這需要家長1-3年的陪伴和幫助。家長不要期待孩子到初高中才完成習慣養成的任務,到高年級為時已晚了。其次,發現孩子的優點和學習動機。要認真觀察孩子,與孩子做朋友,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孩子最喜歡哪門課程?最喜歡的老師是誰?喜歡的課程和老師上課時,孩子的表現會有什麼不同?孩子在認真聽講和按時完成作業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孩子為什麼願意到學校去?當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孩子是如何評價自己的?等等。
讓你困擾的還有,孩子答應好的事情,卻做不到,你囑咐他作業做完才能出去玩,他答應得好好的,但是等你回家他作業一個字也沒寫。你認為,孩子根本沒把你的話記在心上。孩子會說:「爸爸和媽媽每天上班很辛苦,長大后一定要好好照顧、孝敬他們,永遠愛他們。以後自己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不再讓他們為我操心了」。但是,孩子的行為仍然讓你很操心,你認為孩子在撒謊!孩子為什麼撒謊呢?撒謊是因為不能承擔說真話的後果!孩子是真的不想讓父母操心、失望、生氣、憤怒。但是,以他的年齡、習慣和自制能力又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為了不讓父母傷心也使自己免於受到懲罰,所以孩子撒謊了。在這個謊言背後,可以看到孩子希望自己成為父母的驕傲和自己變得很乖、很聽話的良好動機。父母要好好陪伴,以身作則,寓教於樂,試想面對一個8歲的孩子,父母講無數的大道理和理論,都不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完全理解並感同身受的,也都抵不過一個好玩的遊戲和電視節目的誘惑。因此,父母就要調整自己的時間和工作安排,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陪伴,有耐心、有智慧、有毅力和孩子一起踏上他人生的啟程之旅。
因為是代做諮詢,掌握的信息不全。如果媽媽覺得我們的分析不完全與孩子的情況,與母親的困擾一致,建議帶孩子與我們的諮詢師直接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