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只想戀愛不想結婚的我有問題嗎?(續)

作者:諮詢師  於 2011-5-13 01: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情感|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只想戀愛不想結婚的我有問題嗎?(續)

【困擾疑惑】

本案例中,咨客為一對情侶。男性,四十幾歲,有國外留學背景,研究生學歷,經濟狀況較好,只想談戀愛不想結婚。女性,三十幾歲,想要和男友步入穩定的婚姻生活,兩個人因為此矛盾前來求助心理諮詢。

【案例】

主持人王鶴: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龍王解惑》。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亞電視的心理諮詢節目《龍王解惑》。我是王鶴,這位是大家的老朋友,著名的心理醫生,張道龍。張醫生您好,那現在我們就來接通今天的熱線!

1.        咨客:您好!張老師,我上次找您做過一次諮詢,我今天帶著女朋友一起過來的。

2.        女友:張老師,您好!

3.        張醫生: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參加這次會談,講講你們的困擾吧,誰先說都可以!

4.        咨客:老師,很感謝您上次幫我做的諮詢。上次您問過我選女友的標準,我說到的是思想上有共鳴、身材要好、身體健康。當時您幫我分析,在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是比較保守的,還有一些人是比較自由的,我屬於後者,還是處於一種戀愛的心態,而不是結婚的心態。

5.        張醫生:對的。

6.        咨客:從上次的諮詢中,我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幫我澄清了很多事情,也讓我不再擔憂自己是心理上有什麼問題。您也幫我分析了,有些時候人的困擾也跟社會環境有關,比如在法國和阿富汗,人們對於婚姻和戀愛的觀念也是有不同的。我現在總結和回顧了上次諮詢的一些幫助,信息可能不是很全,我接下來講講我現在的困惑,今天也是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幫助。

7.        張醫生:沒問題,我覺得你回顧和總結得很清楚,也很全面,說明你對上次會談的信息把握得比較准。講講你今天的困擾或者想法吧!

8.        咨客:好的!我今天是請我女朋友一起過來,我們交往快一年的時間。我之前曾經看過一本書,講的就是要呈現最真實的自我,我今天把女朋友帶來,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呈現我們彼此最真實的想法,然後再看看下一步怎麼做。我們現在面臨的困惑是,我的心態還沒有準備好結婚,而我的女友希望結婚,我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同時,我本人這種自由的狀態還是在持續,我過去也交往過幾個女友,每一次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以結婚為目的去交往的,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最後都分手了,我總覺得就這樣結婚,似乎還是有些不甘心。我感覺她們都很賢惠、照顧我。我上次也跟您講過,我雖然有女朋友,但還是會被身邊漂亮的女孩所吸引,還想要去接觸,而且我有時候還想自己去過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比如說辭了職去遊歷,因為我經濟上沒什麼問題。整體來說,我的心態都不像是可以結婚的狀態。我想要問您的就是,第一,我這樣的一種心態和趨勢,是否反映了我的某些特點。第二,我和女友下一步該怎麼處理。

9.        張醫生:首先,不管你的想法是不是受到這本書的影響,你表現出的真誠和直率是很明顯的,這是一個做人的美德。但是在當今社會,大家都善於偽裝的情況下,你可以保持如此直率,可能不光是受書籍的影響,更多的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認為這一點是很寶貴的。這很可能是你會吸引很多大陸的女孩子的原因,因為其他的很多男士可能身上沒有你這樣的優點,這是好事。

10.    咨客:謝謝!

11.    張醫生:第二點,你在心態上確實比較像二十幾歲。這個階段的人,比較喜歡談戀愛,屬於想要探索、尋求刺激的階段,而不是找一個人穩定下來。如果是二十幾歲,那就是非常正常的狀況,因為你是四十歲出頭,就存在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不符的情況。現在社會因為醫學發達、生活條件變好等原因,生育的年齡有所延後,但是大部分人也不會超過四十幾歲。當然,你的狀態也是正常的,因為這個問題並沒有給你帶來非常大的困擾。你的困擾不是自己想要成熟、定下來,就像你上次跟我講的,你的困擾是來源於家庭、女朋友的壓力,來自於中國社會的壓力。如果是在美國,人們根本不會去問你為什麼四十歲不結婚的原因,在中國就不一樣,如果沒有看到你交女朋友,可能還會有人猜想你是同性戀。這是因為大家有一個正常值,這個正常值一般不超過30歲,超過35歲就叫「齊天大剩」了。所以對於你來講,會有來自於周圍的壓力,這很正常。你當然可以選擇什麼時間讓自己定下來,女朋友的意見可以是你的參考,但也只是參考而已。第三,除了直率以外,你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你的確在為對方著想,不想耽誤她,而壞男人的想法是能拖一天就一天,能不負責任就不負責任。你的女朋友今天也在,知道你在為她考慮。那一個聰明、智慧的女孩,不會讓對方將就自己,因為今天的將就,很可能是明天的後悔,如果有了小孩再後悔就更麻煩。比較理想的結局是,人真的想結婚了再結婚,而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或是「被結婚」。婚姻與戀愛不同,是有法律約束的,它涉及到經濟、孩子的撫養等問題。所以,你並沒有什麼問題,如果你和女友都想去了解一下使你快速成熟的方法,我們可以討論這方面的內容。當然前提是你自願,「強扭的瓜不甜」嘛。現在,如果你不介意的話,看看你的女朋友願意分享一下她的想法嗎?

12.    女友:您好,我特別認同您剛才對於他的評價,有些人願意把話藏在心裡不說,而他是直率的人,很真實地表達自己,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點。我認為問題在於,他有很多矛盾的想法,比如,他把婚姻想得特別恐懼,他總是擔心如果他結婚了會失去很多自由,不能自己跑到一個地方去遊玩,不能去跟女孩子搭訕。但是我不是這樣認為的,我認為結婚就是兩個人自然走到這樣一個階段,結婚也是為了雙方都生活得更加美好。我覺得結了婚,兩個人還是可以有自己的自由。我給他自由,他可以去嘗試。而他給我的感覺是什麼都想要,但是又不一定能實現。我並不是一定要和他結婚,非結婚不可,我只是希望大家都更成長一些,不要去糾結了。張老師,您如果能夠講一些能夠讓人快速成熟的方法,我想他肯定特別願意聽。就像您說的那樣,我跟他在一起,很多時候也覺得他是二十幾歲的心態,但是我已經經歷了那個階段,很多事情已經想明白了,我就想安定下來。我給您舉一個小例子吧,前幾天,滾石有一個音樂會,有很多巨星,當時他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並不是很在意第二天早上,他看到新聞上報道演唱會是多麼的轟動,他當時覺得特別懊悔,錯過了這場演唱會。其實對於婚姻問題,我能夠感覺到他的一些焦慮和壓力,我也很想幫助他,我想這些焦慮有些是來源於社會的壓力,有些是他自己的,我想知道這些問題該怎麼處理。

13.    張醫生:我覺得你講得非常好,也比較實際。那現在我想問問你的男朋友,你是不是也想聽聽關於處於類似情況的人,怎麼讓自己的心智成熟起來?

14.    咨客:恩,我也是。我其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就像她說的,我其實是個好奇心很強的人,這是我的一個特點。我給您舉個例子,小的時候,我很喜歡看文革時期的畫,這些畫描繪的可能是鄉村裡裊裊炊煙的景象,我看過之後就會覺得外面的世界有一種沸騰的生活,特別吸引我。我總覺得生活中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大學的專業是新聞類的,當時的初衷就是想做一個記者,去了解和感受這個社會。一方面我想要穩定下來,另一方面我有非常強的好奇心,尤其是在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我就特別想過那種自由的生活。比如,我有一次去澳大利亞玩,看到那邊的生活有很多種狀態,不僅有單身、結婚,還有其他的至少三、四種的狀態,我感覺更人性化。我整個的特點就是希望自己在更加寬鬆的環境里自然而然的成長。但是,我自己也很懷疑,我這種是貪心呢,還是一種正常的好奇心,如果是好奇心,我的生活該怎麼去規劃呢?我再舉個例子,我當時看過美國一部電影叫《社交網路》,我就會很激動,一下子我覺得生活有很大的轉變。因此微博盛行后,我對它有很大的興趣。我平時的業餘生活也是很豐富,我學過話劇、音樂,好像不是一個四十歲的人該做的事情。有的朋友說我是貪心,而且在婚戀這件事情上想穩定又穩定不下來。

15.    張醫生:我覺得你講得很形象,因為上次也跟你交談過,對你比較了解。諮詢師一般不喜歡用貪心這個詞,因為有對錯之分,更喜歡用好奇心強來形容,在人群中,你是屬於比較自由、好奇心強的。這在西方社會比較多,這不是什麼毛病,只是你會覺得和周圍的環境有些格格不入。剛才你女朋友講的例子,也說明你的心理年齡像是二十幾歲的,這個年齡段的心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易變,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成熟的人的標誌就是有自己行事的準則,一般不需要跟別人特別多地諮詢和討論,只是尊重別人的意見。你看到一部電影、一幅畫、或是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興奮和激動。剛才你女朋友舉的例子,是一個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演唱會你本來不想去,在報紙上看到評論,覺得上當了,是人生很大的一個損失,這裡就是別人說如何好,如何轟動,尤其是那些記者興許還有誇張和替別人宣傳的成分,就把你給影響了。這不是什麼問題,就是有人成熟的早,有人成熟的晚。那什麼時候會是問題呢?就是討論到婚姻這類問題的時候。雖然你的女朋友非常大度,討論了她對婚姻的理解,不代表一結婚就把你限制住,但是這本身是矛盾的。婚姻至少指的是相對獨立,它還是限制了一定的自由,如果結婚不結婚都一樣,只是一紙證書,那政府就不需要為結婚立法。另外,你女朋友允許你去看其他的女孩子,問題是,看是沒有問題的,有的時候人不止是看。你本身這樣的好奇心,加上你女朋友的大度,再加上沒有什麼事情能限制你,你很容易過線,那這些問題都是和婚姻相矛盾的。

16.    咨客:恩。

17.    張醫生:那面對和你類似的情況,做些什麼才能讓人快速成長起來呢?第一,抓緊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你如果想去旅遊或是做什麼,很多像你這樣情況的人,會抓緊時間去做。在歐州的國家或美國,有很多大學畢業的人,都去阿姆斯特丹旅遊,那個城市完全是靠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賺了全世界的錢。你可以利用一段時間,把想做的事情做完,當然這個時間不能過長,三個月也好,六個月也好,防止一結婚以後又後悔了。現在的問題就是你考慮女朋友的感受,你痛苦;不考慮,她痛苦,利用一段時間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再去考慮結婚的事情,否則就變成註定要有人痛苦了。第二,你面臨著將來在退休的年齡時,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供小孩上大學,除非你徹底放棄結婚、生孩子這件事。你想如果是四十歲時候生的孩子,到六十歲的時候,孩子才二十歲,正是要大學學費的時候。在美國,今天的芝加哥大學,五年下來的學費是二十五萬美金左右。你是在美國受的教育,如果是喜歡美國的教育,希望將來把孩子也接到美國,那你得有這樣的預算。當然即使在中國讀大學也不便宜。中國大部分的父母,包括我們的父母希望在退休的時候看到孩子上大學,有句話叫「扶上馬,送一程」,看著孩子走完人生最主要的階段。一個人去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是想要定下來的時候。你討論的問題都是跟情有關係,跟婚姻毫無關係。這裡你就要考慮,你還要享受幾年現在的狀態,這當然是你個人的決定。第二,如果你有一天還是想結婚,就需要考慮一個大致的時間。我認為從你和你女朋友現在的表述來看,目前婚姻對你來說太危險了,你根本沒有考慮這件事,突然有個人把一個證書拿到你面前,那很多事會很麻煩,還不只是法律上的事。那你需要問自己怎麼能讓自己的興趣發生轉移,什麼時候能討論這些事,得是你和女朋友兩個人決定,不是由諮詢師來決定。

18.    咨客:老師,我覺得您對我狀態的判斷,我自己是很認同的。我還是想再聽聽我現在這種狀態怎麼能加速地去成熟起來?假如我是願意變得更成熟。

19.    張醫生:非常好,你開始問這樣的問題,說明開始好奇,那是好事。我覺得至少有三點吧。第一,你開始和女朋友討論,咱倆結婚,領了證書,那結婚以後第二天有什麼不同,一個星期之後有什麼不同,一個月之後你想做些什麼?這樣的討論就是朝著婚姻的方向。說不定你女朋友想明年就要小孩,將來把孩子送到美國留學。你沒想的問題不代表她沒想,很可能你沒給她機會去討論這些問題,或者對方講了你沒聽進去。第二,從現在開始,結交一些結婚的朋友,尤其是有小孩的朋友,看看婚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這裡對你女朋友壓力有點大,你可別找一些婚姻失敗的例子到家裡來,會起反作用了。找一些正常的家庭,去看看婚姻生活是不是非常的沒有意思,不可取。單身的人如果總和單身的朋友在一起,那就會分享一些單身生活的事,怎麼找刺激,去哪旅遊等。第三,兩個人在一起,像訓練營一樣,訓練一些共同生活的技能,妻子盡妻子的責任,丈夫盡丈夫的責任。你講的技能基本上都是跟個人有關的,兩個人在一起要培養一些家庭方面的技能。比如,兩個人都不太會做飯經常在外面吃飯,這要是過起日子來就比較麻煩,至少有一個人能做點什麼,一個星期不都是在外面吃,有幾天在家裡吃,這樣就比較像過日子的感覺。我剛才提到的至少三件事,能夠加速你的成長,提到的滿足你的好奇心,接觸已婚、甚至是有孩子的朋友,兩個人加速培養過日子的技能。

20.    咨客:您說的這些,我很受啟發,我覺得這些方法,我感受到最重要的就是去「體驗」婚姻的生活。但是我現在的困惑是,現在的社會給一個人非常多的選擇,我現在不是找借口,溝通越來越方便,微博什麼的,雜誌上也都是漂亮女孩的照片。另外我也沒有從我自己的父母的婚姻里得到很好的一種理念,再加上,從小看的書,基本上都止於王子和公主結婚了從此幸福生活,但是關於婚後的生活,就沒有講,更多的是戀愛的時候怎麼做。由於這些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我感覺改變自己的難度是很大的,自己還是更傾向於不穩定,現在父母總是說該孫子,說我是不孝順,我總感覺這樣的婚姻更多的給人的感覺是枯燥、無趣的。

21.    張醫生:對,那我為什麼沒說讓你去觀察我們父母那代人的婚姻呢,那個年代的人結婚,一是選擇比較少,二是公開談情說愛的比較少,拉拉手就算是不正經的人了,最多看看電影還得隔一段距離。那個時代的婚姻會讓你有一種對婚姻恐懼的印象,好像還不如不結婚,但那是時代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現在社會變開放了,很多婚姻就變得比較有趣、內容豐富了,你會看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很多人選擇全家去印度神廟旅遊、來芝加哥這邊旅遊。現在的婚姻確實和父母那一代的婚姻的內容不一樣了,那個時候是責任、義務大於愛情、快樂,但是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這一代,所以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們大多靠著責任過來的,我們可以在婚姻中更快樂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還得感謝他們。更重要的是,婚姻靠的是兩個人的塑造,它不會就像父母那樣,也不是就像書里說的那樣。只是那個時代的婚姻同質化比較明顯,差異化比較小,現在的時代是相反的。婚姻的形式變化不大,但是婚姻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會變得特別不一樣。不管是報紙上、小說里、雜誌封面是什麼樣的,有多麼的新鮮和刺激,最重要的是你們的婚姻是怎麼樣的,這需要你和你未來的妻子來塑造。好,是你們倆塑造的;壞,也是你們倆共同的責任,一定不是雜誌的責任,更不是上一代人的責任。

22.    女友:我特別認同您說的這些方案。我們現在也會去做一些這樣的事情,比如一起去裝修廚房,在家裡做早餐,我也有意識地給他介紹一些婚姻比較幸福的朋友。但是,我的擔心是,我的男朋友比較傾向於去接受那些負面的信息,即便是我帶他去看那些擁有幸福婚姻的人,他也能找到他們不幸福的地方。他肯定不是故意這麼做,但是他多年的習慣使他養成了他總是去吸收那些負面的東西,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另外,一個人很容易把對方的缺點放大,這個問題該怎麼去解決,比方說,他跟以前的女朋友分手,原因是他發現那女孩身上的什麼缺點,本來這個缺點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但是只要他一發現,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缺點上,放大它。雖然他在經濟上沒什麼問題,工作也很好,各方面狀況都不錯的情況下,還是感覺很累,這是為什麼?我該怎麼做能讓他儘快地安定下來,所以我剛才也說讓他去嘗試,他有很多的想法,但是這些想法他又不去實現,總是在腦子裡糾結。說實話,張老師,我不想冒險,我也同意他現在不適合結婚,從朋友的角度看,我不知道他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是不是對他個人的一生會更好。當然我沒有權利以我的標準去衡量,但是怎麼做才能讓一個人的思想發生轉變,如果一個人總是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是不是他就不太容易得到幸福。

23.    咨客:我補充一下。我現在也懷疑我自己是不是完美主義,我交往的女朋友都有同樣的特點,人都是很好的人,作為結婚對象都很符合中國社會傳統的標準,但是我就是不太甘心。我之前找心理諮詢,他們給我的建議是,我可以這麼去找,但是這樣下去很難找到一個結婚的對象。我現在並不像我女朋友說的,我不認為我是錯的,我自己還是有那麼一種想法,說不定我能找到更合適的呢。

24.    女友:我再補充一下。就是他找的女朋友都是像我這種比較知性、通情達理的類型,其實我都建議他,我們可以分開一段時間,讓他去找其他類型的女孩,讓他去感受一下,有沒有更適合他、更能給他刺激的人,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模式,總是在這種模式里去找,但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我很困惑。

25.    張醫生:我覺得你講得很清楚,我不認為是完美主義的問題。你知道,世界上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兩個女性,即使是雙胞胎。完美主義指的是,對事物有一個比較嚴苛的標準,你不是這種情況。你的要求具備合理性和現實性,另外你還是屬於比較有資源的男士。如果一個男士跟我提出同樣的標準,但是說自己是靠乞討為生的人,那就變成天方夜譚了。因為你擁有比較好的資源,身體健康,有比較好的經濟基礎,有了選擇的可能性。這是回答你第一個問題,真正的完美主義不是這樣的,是那種把房間打掃得非常乾淨,頭髮要一絲不亂。第二,你的這些行動,都和你的價值觀有關,所以你不痛苦,別人擔心你是不是這樣做會把你的一生毀掉,在我看來,你並沒有毀掉,如果你的目標是在六十五歲之前,讓孩子大學畢業,那有可能這個目標會毀掉,但是你的人生並沒有毀掉,因為你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實現了。所以,你的人生只有你能衡量是痛苦還是快樂,不是我,也不是你的女朋友能來衡量。第三個問題,非常有趣,你的女朋友觀察,你之前找的幾個女朋友實際上跟她屬於同一個模式,如果你有時間和你的諮詢師討論會知道,我是相信人間很多看起來隨機的事情,是有一些模式可循的。你女朋友剛才講了,你找的女朋友都是這種受過高等教育,知性的,對你的這種生活方式能夠寬容、容忍的,有胸懷的,所以反向來看,為什麼她們都很一致呢?因為不一致的、不能接受你的生活方式的你早就走掉了。你並沒有定這樣的目標,是你的行動、行為、價值觀把這樣一群人篩選出來了。如果一個女孩堅信,第一次性生活應該發生在新婚之夜,你會把這樣的人篩選出來嗎?你既不能等到那一天,對方也不能容忍你,對嗎?

26.    咨客:對。

27.    女友:是這樣的。我覺得那你剛才說的第二個問題,他之所以會有一些糾結和痛苦,是因為他不滿足,他不滿意。我覺得最可怕的是,他漫無目標,為了反抗而反抗,他總是去接受一些他想要接受的信息。我男朋友是一個特別聰明,優秀的人,但是他會在所有的對話當中去吸收那些他接受的觀點。

28.    張醫生:你剛才說他非常聰明、非常優秀,我百分之百同意。但是往往一個人在和別人對話的時候,專找和自己符合的觀點去聽,這不是最智慧的表現。比如,你看到婚姻幸福的人,專門去找他們身上的不足,婚姻里的問題,因為自己不想結婚,就去找那些單位里單身的人,看看那些人有多幸福,這並不是最智慧的表現,是去選擇一些東西去支撐你既有的價值觀和理念。但是你說他是漫無目標的人,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他的價值觀非常明確。

29.    女友:可是我覺得他並不滿足他這種生活方式,他是很糾結的。

30.    張醫生:對的,他還沒有實現啊。

31.    女友:另外我想說的就是聰明和智慧的區別,我認為他很聰明,但是智慧就……

32.    張醫生:對的,他按照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出現了衝突,他糾結的地方在哪呢?有兩個方面你要看清楚。你知道,一種行為就會帶來一種結果,吃辣椒會刺激胃,喜歡吃辣椒的人,感覺很刺激,不喜歡吃辣椒的人,就會覺得胃像著火一樣。但是很重要的是,為什麼有人選擇吃辣椒,有人不吃,就是因為有人能接受、能容忍辣椒,有的人不能。他的問題現在不是跟我討論,我想要結婚,而還是有些沒有準備好,他並沒有討論這樣的問題,上次沒有,這次是在你的引導下溝通了這方面的內容,但是他自己並沒有感到痛苦。他的糾結在於,他看了電視、報紙、雜誌,聽了父母的說法,說的都是別人在告訴他。他現在的糾結都不是來源於自己,而是別人告訴給他的。他不是那樣的情況「張醫生,我特別喜歡吃辣椒,但是我的胃辣得受不了我該怎麼辦呢?」他並沒有覺得辣,是別人告訴他你這樣吃辣椒會辣到胃,你這樣做會毀掉一生啊,你這樣做是完美主義,你這樣做是不孝子孫等。這些都是別人在告訴他,你注意到了嗎?

33.    女友:對,是這樣。

34.    咨客:或者說,別人告訴我的,我不一定會聽,我對父母的孝順不是盲從的,我認為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

35.    張醫生:對,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價值觀,每個人的價值觀有不同,那不痛苦,但是當一個人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的時候,當你不得不殺人的時候,殺了人會很痛苦,因為你本身是不殺生的,如果他是相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當然就不痛苦了,皇上殺了人不會痛苦,不會糾結,因為他認為他有這個權利。所以,這是價值觀的問題,但是沒有好與壞,對與錯,只是你的價值觀跟周圍不一樣給你帶來的困擾,這個時候,不是諮詢該解決的問題。你的價值觀明顯和我,和你的女朋友不一樣,但這不是問題。只有當你說我明明覺得這樣的價值觀是錯的,可為什麼還是那麼做,我明明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可我還是禁不住去偷,你現在是按照你自己的價值觀生活。這個價值觀是否需要改,那是價值倫理道德層面的問題,不是諮詢去解決的,諮詢是去解決你心理的困擾,當你不能認同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特別痛苦的時候需要幫助。

36.    女友:我還是有一點不太明白,您剛才說,他的痛苦來源於他的父母或是身邊的朋友給他帶來的困擾,一方面他特別不能接受周圍人對他的灌輸和影響,另一方面,他又特別容易接受報刊、雜誌的影響,這是不是矛盾的呢?

37.    張醫生:不矛盾的,你仔細看一下,他接受的那些報刊、雜誌的,都是自由主義的觀點,選擇跟他一樣的觀點去接受,就像你剛才說的,婚姻當然不是完美的,最好也是80%的完美,但是他給你看的是那20%的,符合他的自由的觀點,所以他是選擇跟自己價值觀一樣的東西受影響。但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都會選擇跟自己類似的價值觀接受,不會選擇相反的價值觀接受。

38.    咨客:我同意這一點,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我認為,別人告訴給我他的價值觀,那只是他的,我的觀點是帶著好奇心,來接納他的關心,我們只能是交流。

39.    張醫生:對的。另外你交流的目的,不是為了被對方影響,你是基於想要把對方駁倒,告訴對方你這樣做會有更好的心態,這樣才叫做好奇心嘛,不是為了接受,如果接受,你早就接受了。第二,不同的價值觀在人群中的比例不一樣,一種社會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即使在過去的社會,價值觀也不都一樣,這樣才會有梁山伯與祝英台,才會有私奔。但是我覺得還有一點,你做的比較好,就是人要尊重不同的價值觀,尊重不代表接受,我覺得你做到了這一點。我聽明白,你的觀點是人群中偏左的,在我的左邊,你的女朋友明顯是在我的右邊。舉個總統的例子你就知道了,柯林頓是在中間,中間偏左,奧巴馬在柯林頓的左邊,布希在柯林頓的右邊。一個人長大了以後,不管是受家庭、學校、社會、周圍人的影響,就會形成這樣的價值觀,不是在中間,就是偏左或是偏右,很少有極端的狀況,那你並不痛苦,而且也覺得自己的觀念沒有錯,只是在人群中,尤其是在中國社會,持有你這種價值觀的人數少,持有你女朋友價值觀的人數多,但是沒有對錯。

40.    咨客:這個我認同。我最看重的是,別人表達一個觀點的原因,沒有對錯,只是抱著好奇心去了解對方為什麼會有不一致的想法。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找的都是知性的人,因為我之前也碰到過外形很漂亮,但是不會溝通的人,我不是介意她跟我的觀點不一致,而是介意她沒有好奇心,不願意去溝通,只是一個固化、主觀的人。所以,我的觀點是,光是漂亮、不知性的可能最後連朋友都做不了,但是沒有那麼漂亮、比較知性的人,可能最後可以成為朋友,這也是佐證我的戀愛觀嘛。

41.    張醫生:對的,你選的人,除了知性,還有寬容,在跟你辯論的過程中,總是有輸有贏,能夠堅持和你討論下去的人,肯定還擁有寬容這樣的特點,這就是你有意無意篩選的結果,交朋友也是這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但是如果從現在開始要改的話,想要在兩個價值觀中間找個平衡,或是更偏向你女朋友的觀點,那就是我們剛才討論的那些方法。有一天,你選擇被不同的價值觀影響,我認為你可以做的到。但是這個改變不容易,因為首先是認知的改變,你很容易找到一些能支持你的認知的觀點,你很聰明,善於旁徵博引,善於辯論,別人很難說服你,但是你選擇自己說服自己,這是可能的。

42.    咨客:謝謝您。還有一個問題,是代我女朋友問的。她現在受到了來自於家庭的壓力,因為我們現在住在一起,她的父母也是來自中國比較傳統的環境,我猜想他們可能認為同居了就該結婚了。我的女朋友也是希望有這樣一個身份,這樣對家裡人也能有個交代,所以這個也是我比較擔心的問題。上次我跟您探討過如何和我的父母溝通的問題,我不知道今天您能不能也給我的女朋友一些如何應對外界壓力的方法。

43.    女友:是這樣的,我男朋友也是替我考慮,問您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更多的還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們倆個是以結婚為目的在一起的,但是現在沒有一個承諾,我們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才能夠定下來。站在父母的角度,我真的很希望我們能儘快結婚,他們很擔心我,我也覺得能夠順利地進入到婚姻的狀態,對我而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然的話,障礙會特別地多。對於父母那邊,我現在可以給他們希望,告訴他們我們都挺好的,但是事實上,最後這段關係能走到哪裡,我心裡沒有底,我很想要一個承諾。您今天說的很多對我也有啟發,我覺得他可能就是一個自由的戰士吧,我要麼接受,要麼……我現在還是有一些迷惑。

44.    張醫生:對,我能聽懂你的困擾,大多數在你這個位置上的人,也會有跟你類似的困擾。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尤其是有來自中國傳統家庭的家長的壓力,另外你的年齡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情侶同居,到了一定的時候,一般在中國和美國都是兩年左右的時候,就得給個說法。如果六個月就結婚,很可能會出現「閃婚」、「閃離」,但一般最好不要超過兩年,因為時間再長,新鮮感已經慢慢沒有了,該做的嘗試也已經嘗試過了。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發現超過兩年同居的情侶,結婚的概率越來越小。那這個時候就該做決定,這個決定一定是你們兩個一起商量,在不遠的將來,你們適合兩個人討論,去商量一個解決的方案。我覺得你們今天能夠開誠布公來討論這個問題,說明你們兩個都是比較成熟的,確實為對方考慮的人,儘管現在還不能給對方一個說法,或者你已經準備好了,他還需要一段時間,那得共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到了該去一起討論的時間。我覺得你的想法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他也是一個善於溝通的人,這樣你們就好去討論。

45.    女友:謝謝您!我本來還是有點擔心,我覺得如果給他一個期限的話,他可能會非常有壓力,因為我覺得他是一個特別容易有壓力的人,可是我剛才聽您說的話,我現在覺得應該給一個期限,如果是因為給了一個期限,結果不好的話,那也是一個結果,而且會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相反,如果是這麼拖延下去的話,我肯定也會有一天受不了,到時候可能更是一個糟糕的結果。

46.    張醫生:更主要的我想說的是,給的是範圍,不是說就差三十天,你必須做出決定,那顯然不是為了解決問題,僅僅是賭氣了,所以需要大致給個範圍。人如果沒有目標,永遠達不到,大致給一個範圍,大家去討論就是比較理性的。

47.    女友:OK

48.    咨客:我不知道我的女朋友還需不需要問一些具體地怎麼去和父母溝通的方法。因為我之前看過您的博客,有關於一篇關於孩子職業發展和父母的想法衝突的時候,怎麼去處理,我覺得您分析得很清楚,有些是關於父母的心理需求,有些是客觀事實的需要,包括提到了一些比較有創意的方法,比如可視電話等等。

49.    女友:如果有這樣的方法當然最好,但是我不知道張老師這邊的時間有沒有問題。

50.    張醫生:沒問題,我講一些方法,希望對她有幫助。那如果是跟父母溝通的話,一般是從這個角度,「我很能理解您們現在的焦急,但是我之所以等到現在肯定是希望自己是嫁好,不是隨便找一個人就嫁了」,那像你男朋友這樣挑剔的男士都選你作女朋友,你一定是各方面非常優秀的女孩。所以,你完全可以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告訴父母,你不是嫁不出去的女孩,只是想嫁得更好,這樣就會有難度。你這樣跟父母說的話,第一是讓他們明白,你不是沒有在為自己打算,只是因為想嫁得更好,所以才會猶豫。這樣你的父母就會知道,我的女兒知道這個事情不是要拖下去,而是在抓緊辦。作為女方的父母,經常擔心自己的孩子上當受騙,被誤導,你這樣的溝通可以打消他們這方面的顧慮,給他們吃一顆「定心丸」。第二,你告訴他們還有個時間表,告訴給他們大致多長時間就要嫁出去,讓對方有盼頭。第三,你還要告訴他們你準備要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最低標準要達到什麼樣的情況。當父母聽到女兒是有這麼具體的想法,而且還在不斷地總結經驗,雖然可能之前有過感情經歷,但是並沒有受到打擊,而是學了很多東西,並沒有浪費青春,而是用青春去換取一些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很快樂,並沒有感到悲傷。其實父母擔心的就是這三件事,你這麼跟他們溝通后,他們就會放心了。

51.    女友:謝謝張老師,我覺得特別有啟發,覺得這種方式特別好,不僅是用於跟父母的溝通,也包括跟其他人的溝通。

52.    張醫生:謝謝你們勇敢地溝通,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們有幫助。

53.    咨客:非常有幫助,最主要的我要學會的就是「兼聽則明」,吸收不同的信息。

54.    張醫生:太對了,因為你很聰明、優秀,所以你有足夠的辦法可以「兼聽則明」,不要總聽跟你意見一致的,你總結得很對,完全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55.    咨客:真的是非常感謝!

56.    張醫生:沒關係,也謝謝你們,再見!

57.    咨客、女友:謝謝您,再見!

【諮詢思路】

一.    評估:

1.      關於咨客:

1)   本次諮詢中,咨客及其女友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如咨客旅行中對於不同文化生活的嚮往、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不甘心走入婚姻、認為婚姻生活約束和限制自己等等,再次說明咨客本人擁有比較自由的價值觀,且在心態上尚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

2)   咨客反覆提到自己並沒有認為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是錯誤的,只是因為社會、家庭及周圍人的影響,出現了一些矛盾心理,即咨客的困擾並非來源於自身對於要不要結婚的矛盾,而是來源於外界不同聲音的壓力。

3)   從咨客及女友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咨客容易被雜誌、書籍及他人影響,也同樣符合他不夠成熟的心態。

2.      關於咨客女友:

咨客女友因為家長和自身年齡的壓力,考慮與男友結婚的事情,希望兩個人的交往有一個明確的結果,是非常正常的心理,也說明她持有相對傳統的價值觀念。

3.      關於兩人的矛盾和問題:

咨客及女友已交往一段時間,彼此有了較多的了解,但是對待婚姻的觀念存在很大差異,目前到了需要去討論下一步交往的打算,和討論具體解決方案的時候,無限制地拖延將對雙方不利。

本案例中,情侶雙方在價值觀念上存有矛盾和差異,如何兼顧兩位咨客的利益,是諮詢的關鍵。

二.    認知調整:

咨客女友對於咨客的各種表現和想法有比較細緻地觀察和體會,但是對於咨客為什麼遲遲不能與自己步入婚姻,始終很困惑,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分析和判斷,諮詢師幫助她抽絲剝繭,更清晰地認識男友,逐漸看到問題的核心和實質。

1.      關於「完美主義」。咨客女友認為咨客擁有完美主義的特點,表現在總是不能滿足,看到女友身上的缺點后,發現其他人沒有,就會比較在意。諮詢師幫助咨客女友看到,咨客的表現並非是完美主義,且咨客對於女友的標準是具有合理性和現實性的。咨客的表現更多還是由自由的價值觀帶來的。

2.      關於咨客尋找女友的模式。咨客女友觀察到咨客找女朋友的標準都是知性、通情達理類型的,諮詢師幫助他們看到,咨客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是一種反向篩選的結果,正是那是比較有想法、知性、坦誠、善於溝通、寬容的女孩才會被咨客選擇,也能夠留下來成為咨客的女友。咨客選女友的模式也再次印證了他相對自由的價值觀。

3.      關於咨客容易受書籍、雜誌、他人影響,同時又不能接受父母、女友的灌輸。咨客表面上看來既容易受影響,又難以被影響,好像是矛盾的。實際上,咨客是容易接受那些與自己類似的觀念的影響,而無法接受不同的觀念的影響,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正常反應。

4.      關於婚姻中的自由。咨客女友表示自己在婚後會給予男方充分的自由,諮詢師幫助其看到,婚姻里沒有絕對的自由,婚姻一定會對雙方有一定的約束和限制,盲目地包容或是一味地限制均是不理性的行為。

5.      總之,以上四點認知方面的調整,諮詢師都是在幫助咨客的女友看到正是因為咨客本身是一個擁有自由觀念的人,他才難以被傳統的觀念影響、才會和同樣坦誠、包容、知性的女孩交往,才會出現對於不同事情和人的強烈好奇。

諮詢師同樣在諮詢中對於咨客的某些觀念進行了認知調整。

6.      重構:咨客認為自己對於婚姻的看法受到父輩、或是社會上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諮詢師通過分析不同年代的婚姻觀特點,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角度,幫助咨客重新看待他人的婚姻,並引出「婚姻是兩個人塑造的結果」這個對待自己的婚姻更加積極、建設性的態度。

三.    具體解決方案:

1.                   與上次諮詢不同,咨客在女友的引導下,已經開始好奇如何使自己快速成熟的方法,諮詢師依據咨客的需求討論了以下方法。

1)   抓緊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2)   與已經結婚、有孩子的朋友接觸,體驗現代婚姻生活。

3)   與女友一起討論未來的生活規劃、多創造一起生活或是娛樂的機會、培養共同過日子的技能。

2.                   關於解決問題的期限。

案例中的咨客和女友對於下一步的打算,可以給雙方一定的時間期限,看能否在這段時間內通過努力達成共同的目標,但這個期限需要是一個合理的大致範圍的時間。

3.                   關於女友如何與父母溝通。

上次諮詢中,諮詢師與咨客討論了咨客與父母溝通的方法,本次諮詢中,諮詢師又依據女方家長可能會有的擔憂,討論了處於類似案例中女友這樣位置的人,與父母溝通的要點,即打消父母擔憂女兒上當受騙或是被誤導、擔憂女兒對於婚姻沒有安排和計劃、擔心女兒會因感情失敗而痛苦的想法。

【案例啟示】 

一.    關於選擇結婚對象的價值觀。選擇結婚對象的價值觀要盡量相似,但不會完全相同。戀愛時想要了解對方的價值觀念,可通過看電影,討論電影的主題思想和人物,讀小說,討論新聞時事等方法去體會對方的價值觀。另外討論金錢觀、對親屬的看法,或是買東西這些生活小事,同樣可以觀察對方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

二.    婚姻是兩個人塑造的結果。步入婚姻與單身最大的不同,就是要盡量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保護對方的利益,而不是只想自己,這樣婚姻中的雙方會慢慢地變成和諧的生命共同體,實現撫育小孩等目標。

三.    關於婚前恐懼。現代很多男女,在婚前出現恐婚的心理。這裡面可從以下角度考慮問題,緩解恐懼和焦慮。首先,婚姻很重要的作用是撫育下一代,給下一代提供比較良好的成長環境。其次,看到父母或是朋友中怎麼去經營婚姻,在婚前了解和體驗更多婚姻的內容,當面臨自己的婚姻時,也會緩解焦慮。另外,婚姻並不是完全限制自己或是對方的自由,婚後同樣可以擁有同性、異性朋友。

四.    關於婚前同居。婚前同居是個人的選擇,既不是必要的階段,也不是絕對不能做的選擇,主要是取決於談戀愛雙方對於彼此的要求。

 

 

 

心理諮詢:張道龍

撰稿、編輯:劉金雨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2: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