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疑惑】
咨客,男性,四十幾歲,有國外留學背景,研究生學歷,經濟狀況較好。條件優秀的咨客談了多次戀愛,每次談到結婚就很矛盾,糾結,總感覺還有更好的女孩。面對父母和身邊的人帶來的壓力,咨客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問題,也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因而來訪。
【案例】
1.
張醫生:您好!請講講你的困擾吧。
2.
咨客:好的。我的困擾是我現在還是單身,有個女朋友,但不知道要不要和她進入婚姻。因為我覺得自己有個模式,之前交往過六七個女友,總是到了要結婚的時候我就想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感覺自己比較貪心。雖說我經濟條件比較好,但年齡也不小了,還總是對異性有好奇心。女朋友現在各方面也不錯,但我還是有不滿,不能下決心結婚。有人說我擅長談戀愛,但交往時間長了我就會不滿足,就想分手。為此,我做過三年的心理諮詢,有的說和我原生家庭有關係,有的說是社會的大思潮讓我見異思遷,弄得我很矛盾。我也嚮往婚姻,但我不知道什麼樣的婚姻能給我幸福,我也不知道我要和現在的女朋友結婚還是再繼續尋找新的感情。
3.
張醫生:我想應該不會有第二人知道你想要什麼樣的婚姻。就像你朋友所說的,你比較擅長談戀愛,但婚姻和戀愛不是一回事,那麼到現在為止,假如全世界的女性可以隨便讓你挑,你最想與什麼樣的人結婚呢?能不能說出三點具體的你最想要的條件。
4.
咨客:我覺得第一是思想上能溝通,有共鳴,第二是身材要好,第三就是身體健康。
5.
張醫生:最不能接受的三條呢?
6.
咨客:思想沒有共鳴,價值觀不一樣,肯定不行;第二就是在我看來身材有明顯缺陷,肯定不行。
7.
張醫生:也就是前面三點相反的不可以,對嗎?
8.
咨客:對的。
9.
張醫生:那你現在的女朋友符合這三點的多少?
10. 咨客:她有兩條符合,思想共鳴和身體健康都很好,就是身材方面和我理想的標準還有些差距。
11. 張醫生:談戀愛的時候要求身材好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一定會找到符合你要求的女孩子。但女人結婚後,因為生育或年齡,身材會逐漸有變化,那在婚後的變化過程中,你會怎麼辦呢?談戀愛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分手,可結婚後涉及到家庭和孩子的問題,不能總是離婚啊,那你怎麼辦呢?
12. 咨客:唉,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從美國留學回來后在北京比較繁華的商業地帶工作,每次看見一些穿的特別時尚、性感的女孩時,我就會想,『為什麼不找她們呢?』其實客觀上來看,我女朋友也是在中等以上的水平,可我就是覺得自己還有慾望或者有能力去找這些身材各方面更好一點的女孩,我自己也很矛盾。
13. 張醫生:我看出你的糾結了,看來關於這個女朋友你自己已經知道答案了。如果現在都不符合你的要求,那結婚生育、年齡稍長以後就更會有問題。尤其是你必須要的三條都不具備,而且現在不具備,以後更難具備,因為很少女孩年齡大了,生育完之後身材變得更好,這不符合生理規律,最好也就是恢復原狀。這是你的第一個疑問。那下一個問題就是,婚姻和愛情是兩回事,婚姻是兩個人社會關係的總和,愛情僅僅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那你剛才的要求和想法,都只和兩個人有關、和談情說愛有關,和婚姻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說你是意識上想結婚,實際上還沒有準備好要結婚,還在談戀愛的思想狀態下。什麼時候能過渡到想結婚的階段了,你的心態就不一樣了,而現在你是比較年輕的心態。婚姻需要生理和心理都達到一定的成熟度才適合選擇,你的生理已經達到了,但你的心理年齡還非常年輕。但我覺得你有三大優勢,第一是你講話非常誠實,直率,這點可能和你受西方教育的影響有關,也是你很有魅力的地方。第二是你會「按圖索驥」,你知道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樣做事情才會有目標,有效率。還有一點就是當你有困惑的時候你會去尋求專家。如果什麼時候你想定下來要和一個女孩結婚,想要一個家庭,想要個孩子,但是有一些困惑,我們可以再解決。至於你什麼時候可以進入婚姻階段,只有你自己能決定,諮詢師在這點上是幫不到你的,但我理解你還沒有進入婚姻應該具備的身心都相對成熟的階段,這並不是壞事,因為人和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度不一樣,你的心理年齡比生理年齡年輕很多,所以還在談戀愛的階段,但總有一天你會想結婚,你自己會有意識的培養這方面的成熟度。我這樣講你能理解嗎?
14. 咨客:我能理解,你是說我這個狀態是正常的,有的人是二十幾歲就想結婚,我四十幾歲還沒有想結婚,是因為每個人的成熟度都不一樣,是嗎?
15. 張醫生:是這樣的。
16. 咨客:那我還有個問題就是,因為之前參加了很多關於薩提亞、海靈格等方面的的培訓班,還分析過我的原生家庭,我一直懷疑自己都四十多歲了,心理年齡才二十幾歲,和我有完美主義傾向有關係,或者是我比較貪。還有一點就是在中國這個環境里,戀愛是要導向婚姻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他們認為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我就想和您確認一下,我是該順其自然呢,還是需要參加一些培訓班通過心理學的方法改變自己?我甚至都想找一些精神分析的方式來找出原因。
17. 張醫生:關於參加各種培訓班是沒有必要的,第一,你是完全正常的。第二,什麼時候覺你覺得自己成熟了,需要走向婚姻,完全得由你自己來決定。只要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自己快樂就好,不強求非得在什麼階段。坦誠的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對方能接受就在一起繼續談戀愛,不能接受就分開,不存在誰的想法是對還是錯,因人而異。但如果你和對方的交往開始就以欺騙為目的,找我諮詢是問我如何能不和她們結婚,還要讓她們和你在一起,這肯定是心靈徹底扭曲的,你並沒有這樣,既沒觸犯法律也沒有觸犯道德底線。第三,你這樣的價值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只是按照正態分佈,你不是人群中的大部分人,越是到像中國這樣相對保守的國家,和你持同樣信仰的人越少,越是西方國家,和你這樣的人越多,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像你這樣。你從一個對性和愛情非常自由的國家來到相對保守的國家,是身邊的人對你的想法的接受程度不一樣,並不是你不正常。所以,當你自己不願意改的時候,沒必要改,只有當你有非常強烈的慾望想和一個女孩結婚,非常想要個孩子,但就是控制不住想其他的女孩,讓你很痛苦時,才是你需要做諮詢的時候。但現在你是因為別人告訴你這樣有問題,需要改變,你自己並沒有在心裡覺得這是問題,並且在專業的角度來講,你也的確沒有問題,這個時候讓你改變太難了。所以,你接受諮詢是正確的,但是什麼時候接受什麼樣的諮詢很重要,你現在只是詢問階段。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你非要參加個培訓班去挖掘自己的問題,挖的又不對,你就感覺糊塗了。
18. 咨客:我非常同意您的分析。但現在我父母給我的壓力非常大,他們都是在傳統的家庭,覺得我這個年齡不結婚非常有問題,說我看花眼了,他們非常想要孫子,好在他們不和我在同一個城市。我該怎樣做才能按照我自己的意願生活,既不被父母的意見左右,同時又不讓他們傷心的覺得我很不孝?
19. 張醫生:所以我覺得你是個有良知的人,既不想讓父母左右你的生活方式和未來的選擇,又不想讓他們傷心。那麼你父母應該是和社會上的多數人一樣,持比較傳統的想法,而你代表的是少數人,是這樣嗎?
20. 咨客:對,是這樣的。
21. 張醫生:那你父母的身體狀況現在怎麼樣?
22. 咨客:很好,都挺健康的。
23. 張醫生:那很好,一般這種情況下,別人都會這樣做,首先要給他們希望,告訴他們很快就有結果了,具體多長時間你也不太確定,現在已經有參考對象了,要經常彙報進展。避免和他們講『著什麼急啊,還不確定呢,等等再說吧』之類的話,這樣他們就不確定,人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就容易焦慮。得說『這事已經在最後階段了,只是還需要再仔細觀察,為了以後婚姻穩定,你們不要催我』,但這個最後階段是一年還是十年就不確定了,而且你並沒有說謊。得讓他們看到希望,感覺你離目標越來越近,不能讓他們感到絕望。第二,他們擔心年齡大了,你的生育有問題。但你是個男士,聽上去你又很看重鍛煉身體,對你生育和未來孩子的健康狀況都不會有大的影響,這點你要讓父母知道。第三,你和父母沒有價值觀上的衝突,你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讓你幸福快樂。要完全理解他們,順著他們去說,讓父母感到你是個孝順父母、聽話的孩子。完全解決問題讓他們滿意也許是不可能了,但是他們看到兒子已經對這件事有目標、有計劃的進行著,就可以降低焦慮,你們的關係也就不會惡化。很多人在你的這種情況下都這樣處理,你能接受嗎?
24. 咨客:能,沒問題,謝謝您!我還想問您個問題,我是男性,我不擔心,但是我為大齡女性擔心,我的女友現在也三十多歲了。我知道中國的大思潮里,所謂的成功男士都喜歡找年輕的女孩,那很多成熟的高素質的女士在年齡上就沒有優勢了,生育也會有問題,她們怎麼辦?就被迫的要選擇不如意的人嗎?面對這些女孩的困境,您有什麼建議或者辦法嗎?
25. 張醫生:這是社會學家和政府需要討論的問題,醫生都是針對個體解決具體的困擾。但你說的這個問題,35歲左右是個界限,35歲以上的女人生第一胎得唐氏綜合症的概率會成倍的增加,而且這只是一個指標,肯定沒有35歲以下生小孩安全。第二,這種社會現象是文化的差異問題,這種現象在世界上都是主流,但這種文化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不是我們哪個個體或哪屆政府能解決的問題;第三就是道德問題,兩個人之間總有人有年齡優勢,佔優勢的一方不能「拖」對方,有責任心的人在發現不能給予對方婚姻時,要與對方討論自己的想法,對方有可能選擇願意繼續交往,不介意是否能和你步入婚姻,而不要用隱瞞、欺騙的方式。女人在社會上也有優勢,中國因為重男輕女,導致男女比例失衡,男多女少,這是女士的優勢,還有現在越來越多的工作只適合女性來做,這也是她們的優勢。而你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了,社會自然就變好了。
26. 咨客:太好了,非常感謝。我覺得您今天的解答非常到位,把我的問題分析得很透徹,解決了我很多的困擾,謝謝您!
27. 張醫生:沒關係,也感謝你的積極配合,以後如果有問題或者到下一步還有困擾的話,還可以找我們。
28. 咨客:好的,謝謝!
【諮詢思路】
一.評估
1.
將咨客的困擾放在一個參照系裡來評估,是只有咨客一個人有這個困擾,需要用專業標準來評判,還是某一部分人認為他有問題。在中美兩個社會發展有巨大差異的社會,咨客的困擾是因為參照系的變化發生了問題,還是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有問題。評估后發現在美國有近一半的人和他的想法一致,在中國只有少數人,並且在中國還有城市和人群之間的差別,所以調換參照系咨客的問題就會變為正常值。孤立的來看咨客的問題在任何標準下都是問題,還是僅僅因為參照系的不同才變得是問題。評估后發現咨客是因為生存的環境不一樣,很多人與他的想法不一樣導致的問題。
2.
評估咨客到底是對性、談戀愛還是對婚姻階段的困擾,或者是三個階段的問題都有。諮詢師對咨客的具體要求評估后,發現咨客只是還處在談戀愛階段,並沒有準備好步入婚姻。
3.
咨客與父母的衝突,是夾雜在他與社會衝突中的具體表現。評估咨客的父母是與社會上的大多數人一樣不能接受咨客的想法,還是社會上多數人都接受咨客的想法,而父母不能接受。與咨客討論后發現父母代表的是社會上的多數人,兒子代表的是少數人,所以父母和多數人一樣不能接受咨客的想法。
二.壓力源:評估后發現咨客的壓力主要來自社會環境和父母,是別人認為咨客有問題,咨客本人並不認為有問題,而且在客觀角度來講,咨客也的確沒有問題。
三.解決方案
1、參照系: 諮詢師幫助咨客發現,同樣的問題,不同的參照系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在美國這種對性和愛情都非常自由的國家,和在相對比較保守的中國相比,對咨客的想法的接納程度會不一樣,這並不代表咨客有問題,而是參照系的變化導致的問題。
2、順勢:關於父母給咨客帶來的壓力,用順勢的方式與父母討論自己的感情問題。給父母希望的同時,同意父母的想法和觀點,並且告知自己的計劃和目標,緩解父母焦慮的同時,也緩解咨客本人的焦慮。
【案例啟示】
一.每個人都會經歷對性、對情、對婚姻強烈要求的階段,只是有的人對某個階段的要求時間長,對其他階段的要求時間短,還有的人永遠停留在一個階段到最後而已。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並不是什麼獨特的問題。學會衡量自己是在哪個階段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才會有針對性。所以,對於那些深陷婚戀方面的困擾的人,要先聚焦自己的困擾在哪個階段,然後有針對性的解決困擾,用哲學式的、社會學的討論,無助於解決具體的困擾。
二.人生很多的問題都需要平衡的藝術,怎麼才能做好人,做對事,都涉及到如何平衡的問題。比如,和女朋友交往,需要同時兼顧女朋友和自己的要求,不能因為女朋友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就委屈自己和對方結婚,也不能因為自己還沒準備好,不顧女友是否會錯過結婚生育的最佳年齡。只照顧一方的利益,以犧牲另一方為代價,並不是做好人,也不是正確的做事方式。和父母、工作中的領導接觸也是同樣的道理,也需要去兼顧雙方的需求,達到平衡,這樣每個人的路才會越走越廣。
心理醫生:張道龍
撰稿、編輯:姚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