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家鑫案引發的思考
百度資料:葯家鑫,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於2010年10月20日深夜,駕車撞人後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後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獲。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對葯家鑫提起了公訴。
「葯」案近來因為案件過程惡劣,加上有犯罪心理教授將殺人過程與彈鋼琴做生硬的聯繫,一時間憤怒的拍磚幾乎淹沒了理性的分析思考。
這個事件中反應出的問題是很深層的,一是,教育失敗:這其中既有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學校教育的失職。葯家家境不錯,父母一般是通過艱苦打拚出來的。在父輩努力於自己的事業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子女心理,精神健康的培養,因為這也常是比知識教育更難,更花時間精力的工作。學校的失敗在其學妹的說法中也一目了然,「我要是他,我也捅。」我們的學校培養出的是什麼樣的下一代?社會道德價值觀錯位,人們看到的只有錢與權,自我中心,關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這也是這一代人成長的社會環境。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即使成績再好,技能再多,對社會的對他人的好處又能有多少呢?
有人奇怪,一個學音樂的孩子,應該是淘冶了情操的,怎麼就如此兇殘呢?記者的採訪中看到這樣一個現實,跟不少的孩子一樣,葯家鑫學琴以被迫為主。一個做什麼都被迫的孩子,內心也難免積累需要渲泄的情緒。不健康的心理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碰到適當的時機,也就會有失控傷人傷已的時候。這種因偶爾事件引發的比較激烈的後果之一,便是所謂「激情殺人」。這類殺人也與另兩種殺人「過失殺人」和「預謀發人」有很大的區別。激情殺人一般發生於突發事件之後,出乎當事人意外,當事人多比較情緒化,衝動,不計後果。但殺人本身是主動的。非意外所為。因此,已經有些律師對葯案做了比較正確的分析,認為葯是激情殺人。而非謀殺。這樣,法律上適用的判 決也會有所不同。簡單地把富二代原罪化,臉譜化,以「公憤」代替理性的分析顯然也是不可取的。
從這個事件中,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更需要認真思考,如何關心下一代人心身的全面健康成長,而不是片面追求考分,成績,要更關心他們的道德思想品質,而不是放任社會上消極因素的影響。失敗的教育,後果總難免是傷人傷已的。思想品德培養,不只是空洞的說教,它決定了一個人成長和作為。社會,大眾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時,丟掉了很多不該丟掉的東西,這也不是一個新話題。只有更多的人能接受理性的思維,情緒化的「公憤」也才會減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