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疑惑】
咨客:男,二十幾歲,中層管理,負責一所學校的行政管理和學生的安全工作。近期在一位學生的出走事件后,他總是感到害怕,晚上睡覺會突然醒來,感覺心裡壓一塊大石頭,不能長時間睡眠,不知該如何消除這種狀態。另外,作為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因不好意思管理員工,導致業績不佳,不知該如何改進。
【案例】
1.
張醫生:你好!我是張醫生,我聽說你有些困擾,能具體的講講嗎?
2.
咨客:好的。我先給您介紹下我自己吧,我今年二十多歲,在一家諮詢機構做中層管理,現在我負責我們這裡一所學校的行政管理事宜,包括學生的安全問題。我們這裡的學生都是住宿的,有個孩子和家裡有很多矛盾,被家長強行安排在這裡住校,結果一天晚上跑了。雖然後來我們把他找回來了,但是從這件事之後我就特別害怕,這兩天晚上睡覺會突然醒來,不能長時間睡眠,總感覺心裡有塊大石頭壓得我喘不過氣,我不知道這種狀態怎麼能消除掉。
3.
張醫生:這種狀態發生幾天了?
4.
咨客:一兩天吧,就是最近發生的事情。
5.
張醫生:你現在睡不著覺的時候都想什麼呢?擔心下一個孩子還會跑掉?還是回想當時那個孩子是怎麼跑的,會不會再跑啊?你擔心的是哪種情況?
6.
咨客:這兩種情況我都會想。
7.
張醫生:那你晚上不睡覺的時候做些什麼呢?
8.
咨客:因為我晚上需要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大概到十一二點才能睡覺,按理說那個時候應該很困了,我躺在那裡也能進入睡眠,但是很短,一兩個小時就要醒一次,醒來時就感覺心裡壓了塊石頭,開始回想我剛才都夢見了什麼,回想這兩天發生的事情。
9.
張醫生:你醒來後會起床看看其他孩子有沒有跑掉嗎?
10.
咨客:因為我和學生們住在一起,我會看看和我同屋的孩子。
11.
張醫生:也就是你會檢查一下和你同一個房間的孩子,是不是又有跑的,是嗎?
12.
咨客:對,會有這種擔心。
13.
張醫生:你問過這個小孩為什麼要跑嗎?
14.
咨客:就是和家裡沒有協商好吧,家裡人強行把他放在這裡,他很不願意。
15.
張醫生:他不願意是因為你們這裡的服務和他想象的不一樣?還是他不願意家長強迫他來住宿?
16.
咨客:是因為家長強迫他過來住宿。這孩子走的時候給我留了一封信,內容說他真的很想留在這個學校,但是不能長時間的,因為他父親把孩子放在學校一放就是一學期,他接受不了。
17.
張醫生:父親在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強迫孩子住校,一般孩子都會反對的。那他有沒有說他走了之後到哪去呢?是回老家?找父母?還是在街上遊逛?
18.
咨客:孩子尋求警方幫助。
19.
張醫生:他主動給警察打的電話啊,看來這個小孩很有安全意識。
20.
咨客:對。
21.
張醫生:那其他的小孩有過這種想法嗎?你和他們談過嗎?有沒有也是父母違背他們的想法把他們送到學校?還是只有這一個小孩是這樣?
22.
咨客:目前為止就這一個孩子,其他的孩子倒是很開心。我們都在一起生活、學習,也一起玩,都很開心。這個孩子剛來的時候和別的孩子相處的也很融洽,也有說有笑的,但他就是接受不了長期的把他放在這。
23.
張醫生:你說這個小孩很可能是因為父母違背他的意願把他送到這裡來,一般青少年的孩子當然都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而其他的孩子都是自願來的,而且都很開心,那你為什麼擔心他們會跑掉呢?
24.
咨客:我怕有了這個先例,其他孩子會效仿。
25.
張醫生:也就是說你只是覺得他們有這種可能而已,過去並不是經常有孩子跑掉,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對嗎?
26. 咨客:對,這是第一個,也是我碰到的第一個。
27. 張醫生:所以說這不是經常發生的。那好像沒有小孩說,他像個英雄一樣,能跑出去,像電視劇里的越獄一樣,我也要向他學習。並沒有小孩這樣說,對嗎?
28. 咨客:對,那倒是。
29. 張醫生:那就是說這件事的發生是具有偶然性的。這個孩子的事情之後,你有改進安全防範措施嗎?我剛才聽說你因為擔心,半夜會起來查查床之類的,有沒有聽說過那種防盜用的無線波探測器,有人越過一個地方就會響警報,你們有這些措施的改進嗎?
30. 咨客:這個還沒有。
31. 張醫生:想到過有這種可能嗎?我的意思是你的組織上可能會同意。有時市面上這樣的東西都很便宜的,有的是無線電波的,還有用動物的,當然前提是一定不能傷人,比如有的人家會用狗,因為狗的嗅覺靈敏。另外,你們那裡的門有防盜鎖嗎?在裡面外面都可以鎖的那種。
32. 咨客:這個是可以的。
33. 張醫生:小孩不是從窗戶跑出去的,是從門走出去的對嗎?
34. 咨客:是從逃生窗口出去的。
35.
張醫生:那個逃生窗口是可以由大人控制的,是嗎?
36.
咨客:對,這個是的。
37.
張醫生:這個要設計成大人可控的。逃生窗口是為緊急情況準備的,說明這個孩子的智力很好。還有好的一點我的想法倒是和你不太一樣。這個孩子出去之後怕自己真的走丟了,主動找警察。你們這裡有沒有培訓過其他的孩子,當然不是教他們逃跑,教他們逃跑之後給警察打電話就麻煩了。可以換個方式說,比如萬一走丟了,萬一房子著火,或者假設演習的時候,為了逃命走散了,出去之後該怎麼辦?這些你們有培訓過嗎?
38.
咨客:好像還沒有。
39.
張醫生:這個孩子可以給你們一個反面教材。他之所以沒能丟,說明兩件事,第一是他聰明,第二是他很有安全意識,知道聯繫警察,這些方面是不是可以去教給其他的孩子。另外除了像你這樣起來查床,還要把逃生窗口關閉,並由大人控制,或者加上超聲探測器,或者攝像頭,可以知道孩子是怎麼跑的,跑到哪個方向去了。類似於這樣不是花銷很大的前提下,做些事情你覺得是不是可以好一點呢?
40.
咨客:對,確實是。也是我們工作當中的一些疏忽,這些事情我們也會提到工作日程上來。像你所說的提高嗅覺,也不失為好的辦法。
41.
張醫生:我的意思是用這些現代科技的手段或者是動物的手段,不是說一定要買條狗。用這些手段來替你把門,比較盡責,24小時都不用休息,人畢竟有疲勞、和顧東顧不上西的時候,這些設備都比人多些特長,所以很多人都這樣去做。還有一點我想問,你的焦慮除了擔心這些孩子會不會再跑之外,有沒有擔心你的工作表現會受到老闆的懲罰,會影響你工作的穩定性呢?
42.
咨客:我現在倒不擔心這個,我就是特別擔心這個孩子走之後的安全,其他的我還真沒有想到。
43.
張醫生:我覺得像你這樣誠實,有了問題及時解決,並有意願改進的員工,一般好的經理都會覺得是高素質的,畢竟誰都有犯錯的時候。還有一點我想知道,你現在二十幾歲,在之前你有過受到驚嚇會失眠的經歷嗎?比如考試或別的事情。
44.
咨客:以前也有過失眠,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需要安排的事情比較多,晚上腦子就像過電影一樣,把每天需要安排的事情在腦子裡過一遍,那時候就出現了短時間的睡眠,不能進入深度睡眠。
45.
張醫生:那就是和現在的情況一樣,兩三天睡不好覺的經歷過去也有過,對嗎?不一定是同一個原因了。
46.
咨客:對。
47. 張醫生:那個時候你是怎麼處理的,後來又睡好了?
48. 咨客:可能是適應了吧,慢慢的用時間來適應這種壓力,覺得工作能力在慢慢提高,處理事情也能更得心應手一些了,可能就不用再那麼費勁的去想工作的事情了。
49. 張醫生:那個時候就是覺得自己能夠勝任工作了,所以焦慮降低了,你就睡好了,是嗎?有沒有試過像鍛煉身體、聽音樂等其他的辦法?
50. 咨客:是的。因為我原來是運動員,我每天都會活動活動,做一些運動。
51. 張醫生:這個運動后,會幫助你睡眠嗎?
52.
咨客:每天的運動量不會很大,原來我經常運動,已經適應了高強度的運動,現在和孩子們一起我只是熱身的狀態,都達不到鍛煉的過程。
53.
張醫生:那達到鍛煉的狀況你休息的好呢?還是達到熱身的狀態你的休息好?
54.
咨客:應該是達到鍛煉的程度休息的會好一些。
55.
張醫生:現在看起來有兩個方法可以試試,第一,你說當你工作特別勝任了,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的時候,你就不焦慮了,這樣就可以睡得好。因為看起來你是個責任心比較強的人,有什麼事你擔心自己做不好時就會睡不好,一旦能勝任就會好;第二,你運動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能幫助你休息。在過去,這兩種方法好像比較適合你,對嗎?
56.
咨客:對。
57.
張醫生:現在這兩件事你都可以做,第一,你可以和你的經理談談,總結一下這次小孩為什麼能在逃生窗口出走,過去所沒有想到的地方。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這樣的比喻不一定恰當,但我們的工作一定是有了別人利用的漏洞后,才發現有漏洞,事先想是沒有辦法想全的。那就和經理討論一下如何改進這個工作的程序,布置一下周圍的可控因素,防止下一個孩子利用同一個方法逃掉,把這件事處理好了,你心裡就像一塊石頭落了地。因為你覺得這件事勝任了,原來因為不知道,所以就會擔心這件事下次還會在你的監管之下發生。和經理討論好之後,你就會放心了,焦慮也減少了,才能夠睡好覺。第二,與其你每天在那來回想這件事,還不如想辦法擠出時間增加運動量,找機會把運動量的強度增加,和孩子們在一起不能達到想要的強度,只好找時間自己鍛煉,尤其在最近這段睡不好的時間裡。如果這兩件事結合起來都做好,我覺得能幫你渡過這段暫時的難關。我在這裡聽到的比較好的事情就是,你不擔心工作的穩定性,看來老闆比較信任你,你也能知錯就改,說明你沒有第三方面的焦慮了。這樣綜合起來做,你試一兩周后,再看看你的睡眠是不是有所改善,好嗎?
58.
咨客:恩,好的,謝謝您!另外,我還有件事想和您溝通,是我工作當中的事。
59.
張醫生:恩,你講。
60.
咨客:我現在屬於中層領導,需要帶領一些老師來完成一些共同的工作。我感覺安排工作還比較得心應手,但是抓績效的時候就有點放不開手,狠不下心。總感覺大家都是朋友關係,看到他們犯錯誤時會提醒,不會很激進的批評他們,但最終的結果就是績效不高。我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我該怎麼改進,或者怎麼調整自己?我是需要讓自己更強硬一些嗎?怎麼能在工作中做的更好呢?
61. 張醫生:這些老師們是比你年齡小還是年齡大啊?
62. 咨客:有比我大的,也有和我差不多的。
63. 張醫生:有這樣的模式或區別嗎?比如是對年齡大或者年齡小的不好意思管,對男的或女的不好意思管。是對所有的人都不好意思管,還是對某類人處理起來感到有問題?
64. 咨客:我是對比我年齡小的還可以。但是像長輩和女性可能就不好意思說什麼。
65. 張醫生:看起來你是個尊老愛幼,又尊重女性的青年人,這點很好。你剛才提到和大家都是朋友了,我覺得這裡有件事很重要,就是你需要把因公和因私的狀態分開,平常私底下大家是朋友沒關係,但在工作狀態下是另一回事,那如何把這兩個狀態分開呢?我知道你不好意思批評人,但可以換一種說法,比如,『我們是一個集體,叫做生命共同體,你們的績效不好,我這個經理也做不成,最後其他的人也得離開;而反過來就會是大家有福同享,一起把績效做好,大家都有收益。如果我們都磨不開面子,最後就是大家的績效都做不好,坑了老闆,虧了公司的利益,最後我們都要離開,這一定不是大家的想法。』從工作的這個生命共同體的角度著想的話,你就容易管理,也能狠下心『唱白臉』,大家也容易接受;如果從人情的角度想,又是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還有女孩子等,那就沒法管理,每個人你都能找出不好管的理由,這樣就沒法說出自己的想法,也沒辦法做經理了。看來你是因為面子上過不去,拉不下臉,不好意思『唱白臉』,像這樣的人,一種是自己不想做經理,變成老百姓,大夥都一樣,那換來別的經理對你也一樣嚴厲,日子也不一定能好過。另一種可能就是喜歡經理的工作,但是不喜歡管理人、批評人,但經理就有經驗的管理者的簡稱啊,職責就是管理人。選擇這個位置,有好處也有壞處,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經理,有的人喜歡做業務,有的人喜歡做技術,既然你選擇了做經理,就得按照經理的職責去做。另外,自己做的不好的時候可以與自己的上級經理取取經,問問他們年輕的時候,或者在你這個職位的時候是怎麼做的。我覺得這應該不僅是好不好意思管理的問題,應該是方式方法的問題,不一定提高聲音批評別人就能達到效果,一定要以結果為導向,結果不好時想辦法使結果變好,如果結果是好的,不論是表揚的、獎勵的還是批評的,只要是人文的、有同情心的、有愛心的方法都可以。領導的風格可以不一樣,但結果一定要是一樣的,只有一個金標準,就是業績要好。如果業績、績效不好,就需要和上級經理取經,因為上級經理不僅是你的領導,還是你的導師,需要培訓你怎麼做事。你這麼年輕就能在中層管理的這個位置上鍛煉,對你來說是件好事,而你覺得不太適應,是非常正常的,沒有人天生就會。當你發現自己能得心應手的時候,就說明你有長進了。所以我覺得你能發現問題,還想解決問題就是好事,如果發現問題轉身離開,選擇逃避不是好的習慣。人生總是有很多挑戰,困難對成功的人來說是墊腳石,對失敗的人來說才是絆腳石。你現在就是需要這塊墊腳石讓你在職場上向更高的位置發展,這對你來說也是好事。
66. 咨客:恩,謝謝您!我其實希望這個團體的成員都是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和睦相處,在一個很快樂的環境一起工作。不希望大家帶著情緒去工作,這樣也會對績效產生負向的不良的影響。
67. 張醫生:你的這個目標我覺得很明確,也很對,但是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得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尤其是向比你有經驗的管理者請教。你是公司的中層管理者,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向你的直接上層領導請教,最大的好處就是他特別了解你所處的企業文化。外來的專家雖然也有經驗,但那些經驗不一定適合你們公司的情況。所以你要多向一些公司的長者、智者取經,他們也了解你們公司的員工,對解決你的具體問題應該會有幫助。你覺得做這樣可以嗎?
68. 咨客:可以,太謝謝您了!
69. 張醫生:不客氣,希望今天的分析能對你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70. 咨客:謝謝您!
【諮詢思路】
困擾一:
一.評估:一般人在遇到咨客的這種情況后,焦慮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1. 自責自己沒能做好本職工作;
2. 出現驚嚇,擔心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3. 因為犯了錯誤,擔心會被解僱,影響工作的穩定性。
二.解決方案:諮詢師主要從以上三個角度來分析如何幫助咨客。
1. 為了緩解咨客的自責,諮詢師通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說法,讓咨客認識到人人都會有犯錯,在工作中有了別人利用的漏洞后,才會發現有漏洞,事先是不可能想得全面的,但重要的是發現漏洞后要及時改善。
2. 通過與咨客討論具體的改善措施,分享別人使用過的辦法,拓展咨客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解決問題的思路,緩解咨客擔心再次發生同樣事情的焦慮。
3. 關於學生出走的事情,利用升華的治療手段,讓咨客通過這件事可以為其他的孩子做安全意識的培訓,這點也是咨客可以具體去做的事情。
4. 通過例外的治療手段,幫助咨客發現在兩種情況下可以改善睡眠,一是在工作可以勝任后,二是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后。有效的做法繼續使用即可改變現在的睡眠狀態。
5. 評估后發現發現咨客只存在前兩個問題,並不擔心工作的穩定性,說明平時的工作表現不錯,是個誠實的,高素質的員工。及時給予咨客正向鼓勵。
困擾二:
一.評估:一個年輕人第一次被提拔成管理者,把平時交朋友和工作中應有的狀態混在一起,對管理屬下有障礙,導致業績的下降。
二.澄清:用澄清的手段發現咨客管理比自己年長的員工和異性員工時,存在障礙。
三.改變認知:
1. 對於年長的員工,咨客感覺對方是叔叔阿姨。職場上只有上下級的關係,不是按照輩分來決定級別的,與年齡和長幼輩分無關。能成為領導,一定有相應的原因,按照相應的職責做事即可,但結果一定要公平、公正、公開,慢慢的就會被大家所接受。
2. 關於性別,在領導的眼中,所有的員工都應該是中性。看到的是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職位上做事,並非他們的性別。這樣,才能在工作狀態中做到一視同仁,才不會有心理障礙。
3. 如果在工作中照顧一部分人,就會犧牲公司和其他人的利益,所以必須要一視同仁;在生活中,做到尊老愛幼,尊重女性或者弱勢力,屬於值得提倡的紳士和君子的做法。
四.具體做法:
1. 用「生命共同體」的說法幫助咨客理順公司內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關係,分清因公和因私的狀態。咨客從這個角度解釋對其他員工的管理,不但下面的員工能接受,還能樹立起積極正確的企業文化,從而提升公司的業績。
2. 當咨客自己在管理上做的不夠好時,可與有經驗的管理者取經,尤其是自己公司的上級領導或長者、智者請教,因為他們對本公司的員工和企業文化都有所了解,能幫助咨客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
【案例啟示】
一.遇到問題和困擾時,如果只是一味的擔心、焦慮,並不能解決問題和困擾。如果從問題出發,想辦法擴展思路,通過做具體的事情來解決問題,不但可以解決眼前的難題,還能增加生活的閱歷和智慧。
二.領導將一位年輕人放在比較重要的管理崗位上,說明是對他的重視。對於他本人來講是種挑戰,但人都是在挑戰和挫折中成長。把平時交朋友和工作中的狀態混在一起,是初為管理者普遍存在的現象。用「生命共同體」的說法有助於解決這一現象。一個人不可能與全公司的人都成為朋友,私下有需要時互相幫忙,達到和諧的溫馨的家庭式的氣氛,是值得鼓勵的。但在工作中不能強調私情,如果都是「你好,我好,他好」的態度,最終公司業績下降,導致大家都失去工作,違背了大家進入公司的初衷。就像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如果船沉了,所有人都危險,只有船安全的飄在海上,大家才能在船上自由自在的載歌載舞。而這種「生命共同體」的現象能將所有人的關係理順,下班后大家可以親近,上班時必須要嚴肅,要以工作和業績為重,只有這樣才能對公司好,正所謂「大河有水,小河不幹」。有了這樣的心態,工作中才會堅持原則。
三.一個管理者的管理風格對管理結果的影響:一個人的管理風格與他的性格、性別、年齡都有一定的關係,但一個管理者的成功與失敗並非取決與他的管理風格,而是他管理的結果。如果業績好,說明這個風格就是正確的;如果試了各種風格,結果都不好,就有可能不適合做管理者。所以,選擇一種管理風格,只要適合自己和團隊即可,不一定要刻意的去模仿別人。
四.關於「有人認為做到上班時嚴厲,下班后是朋友很難,所以要盡量保持和同事之間的距離」的說法:人畢竟是感情動物,有時和誰成為朋友不是刻意而為的,而是自然發展的,只要工作狀態下做到對事不對人,慢慢的公司就會形成一種文化,都只講具體的事情做得如何,不好就要提出來,好就要表揚,不涉及人身攻擊,才會使公司形成正氣的文化。對待工作就要一板一眼,兢兢業業,而在生活中需要馬馬虎虎,有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活得比較快樂。做到「上班時做同事認認真真,下班時做朋友馬馬虎虎」即可。
心理醫生:張道龍
撰稿、編輯:姚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