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張道龍
主持人:許倩
咨客:中年單親女性
【案例】
1.
張醫生:新年好!你可以講一下現在哪些是最困擾你的情況。
2.
咨客:中國人過春節都要給壓歲錢嘛,他就要我給他2000,他必須要讓他的銀行卡上有他自己的財富,要我一年比一年給得更多,他對我的要求挺高的,但是他從來不說自己會努力學習。
3.
張醫生:你說的這是你兒子嗎?
4.
咨客:對啊。
5.
張醫生:他現在多大年齡?
6.
咨客:他是1993年出生的,明年6月份滿18歲。他在之前有將近20天沒有叫過我,我覺得很困惑。今年過小年前,我把他從學校接到我住的地方來,然後就跟他談心。談了之後,我覺得很驚訝,這個孩子的思想和膽識都挺大的。他告訴我,他放假的時候曾經跟朋友一起去酒吧泡吧,他看見朋友中有人吃搖頭丸,但是他沒有吃,他知道玩歸玩,但那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他還說他的朋友圈裡有人有同性戀的趨向,我問他怎麼看待這事的?他說同性戀的傾向都是單親家庭的環境引起的。我發現他的思想跟我的想法有很大的差距。我跟他說媽媽有個同學是做心理諮詢的,幫媽媽找了個特別好的心理醫生給你做諮詢。他跟我說他沒有心理疾病,他是現實主義。
7.
張醫生:你剛才說他有好長時間沒有管你叫「媽」了,是嗎?
8.
咨客:今年元旦的時候,他到我們老家去,他說要買衣服,問我要1500塊錢。我說我沒有答應給1500,我答應給1000,而且給1000的前提是他要好好學習,每一次的成績他要不斷地提高,但是這段時間他不聽話。所以,我沒有給他1500,我只給了他1000塊錢。他就覺得我沒給他面子,覺得他向我提出的要求我沒有答應,他就不開心。
9.
張醫生:所以就從那個時候起,他就不管你叫「媽媽」了,是這個意思嗎?
10.
咨客:恩,從今年的元月3號開始一直到過小年,但是現在也叫了。他是個特別追求完美的人,長得還挺不錯,就是單眼皮,他放假的時候我去接他,他跟我說他要去割雙眼皮。我說男孩子,父母給的長相就可以了,他就說他為什麼沒有追求美的權利。
11.
張醫生:他要的這1500塊錢包括他去做美容的錢嗎?
12.
咨客:不包括。他對生活的要求挺高的,他這麼大的孩子就知道男人要用Gucci的包,用Dior的香水,品牌意識比較強烈,對物質的要求比較高。但是他也會穿那些不是品牌的、休閑的、價位不太高的衣服,他說低、中、高檔的衣服都要有。
13.
張醫生:他對品牌的追求、泡酒吧、觀察別人吃搖頭丸等等這些愛好,都像是比較成熟的男人的愛好。那麼,他大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些習慣的?
14.
咨客:他是從高二分文科、理科班的時候,開始去的酒吧。
15.
張醫生:也就是說他大概十六、七歲的時候開始進酒吧、對成熟男人感興趣的那些事開始感興趣,對嗎?
16.
咨客:嗯,他不是經常去酒吧,大概去過兩、三次吧。
17.
張醫生:他的這種談吐,看起來像是一個跟你平等的男人在講話,你感覺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這種方式和你講話的?
18.
咨客:就是今年過小年的時候,我說媽媽想跟你談一下心,媽媽不想過年過得很不愉快。他就直呼我的名字,我說你既然是我的兒子,我作為你的母親,我絕對不允許你這樣稱呼我。他也沒有馬上就改口叫我,但是後來吃飯的時候,他就開口叫我媽媽了。
19.
張醫生:聽起來他這麼多的行為的改變不應該僅僅是一兩個月之內發生的,你再幫我回憶一下……
20.
咨客:他2歲的時候就跟著我過上了單身家庭的生活,我帶著他走出來,然後買房、買車,我一直都是一個人,確實靠了朋友的幫助,但沒有靠任何一個男人的施捨。
21.
張醫生:我知道你是一個很能幹的女士,在一個人的環境下打拚。
22.
咨客:我那個時候雖然賺的錢多,但是他上小學、上初中,我每個月也就給他兩三百塊零用錢,到了高中他就不同了,他說你每個月給我三百塊錢夠幹什麼,我還有朋友、還有人脈、朋友還要過生日,這些都要靠錢來維持的。
23.
張醫生:他說這些話大致是什麼時候,應該不是今年一月份才開始的吧。
24.
咨客:對,不是。從高二的時候、16歲開始的,高一的時候我每個月給他三百塊零用錢他都可以接受的。
25.
張醫生:哦,就是從16歲開始逐漸出現行為上的變化了。那在他16歲之前和16歲的過程中,你做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26.
咨客:我原來的生意做得比較好,我忙不過來,就雇了好幾個人。現在我們這個行業萎縮了,今年我就把原來請的人辭退了,只留了一個人。他就覺得我只雇一個人說明我的生意不好了,確實生意沒有以前那麼好了。
27.
張醫生:他擔心你的生意是一回事,但是我感覺你現在跟他溝通的方式不太像是母親跟孩子,倒像是夥伴之間、情人之間、夫妻之間的溝通方式。當然,變化的肯定不是你,而是他。正常情況下,一般的孩子如果知道媽媽生意不好了,會說媽媽我能幫你做點什麼,我怎麼做才能幫你省一點花銷,這才像是母親跟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你們現在更像是夥伴或者情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他整個的想法、交往和愛好都像是剛剛走向成熟的一個年輕男人,不太像是一個孩子了。我很關心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變的,為什麼問你這個問題呢?因為知道他怎麼變的,你才能干預,讓他再變回去;如果不知道他是哪裡出了問題,就會比較麻煩。而且,他的變化一定是漸變的。
28.
咨客:還有,他對朋友特別講義氣,他在外面特別有口碑,無論老少,他都很懂禮貌、很尊敬別人,嘴巴很甜的。我父母親去世的都早,我姐姐沒有成家,他就是在我和他姨媽這些女人的圈子中長大的。他爸爸也沒有管過什麼,因為我給他改了姓,他跟我姓,他爸爸拒絕付撫養費、生活費。但是,我從來不在他面前說他爸爸的壞話。
29.
張醫生:這是對的。
30.
咨客:他如果問他爸爸要零用錢,他爸爸還是給,但是學費、生活費這些事情,他爸爸從來不提。
31.
張醫生:這些是關於他爸爸的事情了。他跟你姐姐這樣講話嗎?比如要錢、不給就不高興,還說一些衝撞、冒犯的話,他是這樣的嗎?
32.
咨客:他也有。我覺得最大的因素,是他周圍的朋友的家庭都是特別有錢的。
33.
張醫生:哦,他交了一些特別有錢的朋友。你的意思是他跟這些朋友攀比,慢慢養成了這些習慣,你認為這是原因,是嗎?
34.
咨客:對,這是最大的原因。
35.
張醫生:我還想問一下,他有沒有女朋友,最近有沒有交女朋友?
36.
咨客:應該曾經談過戀愛吧。
37.
張醫生:大致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嗎?
38.
咨客:不是,我聽說應該是初三的時候。
39.
張醫生:他沒有從你這裡要錢,或者有一些額外的花銷,為女朋友買東西,最近沒有這些事情,是吧?
40.
咨客:那個時候不多,就是一些小禮物。到了高二的時候,他跟我說,他不談戀愛了,他要進入緊張的學習狀態了。但是,具體有沒有喜歡他的女孩子,我也不知道。他在學校里,是一個打扮得特別潮流的男孩子,但不是調皮、搗蛋的那種孩子,他還喜歡唱歌。
41.
張醫生:那你現在擔憂什麼,是擔心他的那些行為呢,還是擔心他學習不好、將來考不上大學,還是擔心其它的什麼事?
42.
咨客:我現在擔心的主要是兩點,一是擔心他在這個年齡,沒有學好該學的東西,就算他理科不好,最起碼也要做好現在該做的事情。因為他那些朋友都是家裡條件好的,成績比他差得多的也有,他們學一點特長就可以去考大學了。他去年想學唱歌,我沒有同意,因為我不喜歡男孩子吃青春飯。
43.
張醫生:對,唱歌還跟天賦有關。另外還有一件事,他今年高考,是吧?
44.
咨客:是的。
45.
張醫生:你覺得他考上普通大學或者稍好一點的大學,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46.
咨客:如果他這幾個月全力以赴的話,考上二類本科沒有問題。他最大的缺點就是自覺性太差了,行動的力度也太小了。
47.
張醫生:但是你覺得他考上二流大學還是有可能的,對吧?
48.
咨客:對。
49.
張醫生:很多華人的孩子在國內學習不好、沒有考上大學,結果就送到香港、澳大利亞、新加坡去學習。如果他考不上大學,那麼對你來說,有可能把孩子送出來讀大學嗎?當然,我不是問你有多大的經濟實力。
50.
咨客:我沒有想過。
51.
張醫生:從你的經濟實力的角度考慮,大致有這種可能嗎?
52.
咨客:沒有這種可能。跟你說實話,我覺得我現在挺累的。
53.
張醫生:沒問題,我只是問你有沒有這種可能,因為我要跟你討論一些建議,可能會跟這方面有關。我聽明白了你的問題和困擾,在我看來有這樣的幾點。第一,很明顯,你需要繼續跟這個孩子去溝通。不管夫妻之間為什麼離婚,很可能在單親家庭中,像你這樣的母親處在這個位置上,會對孩子抱有歉意,覺得對不起孩子,對孩子謙讓。
54.
咨客:對,我就是這樣。
55.
張醫生:所以,這樣就會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溺愛。不管是你的溺愛還是他大姨的溺愛,對孩子都是縱容,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會比較任性。這種任性,現在改起來比較困難,因為這麼多年他在溺愛中長大,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既然不是一天養成的,一時半會改不了,那就以後的時間裡慢慢去改。但是你能跟孩子討論的是,孩子對母親的尊重,完全與經濟地位沒有關係。所以,你上次跟我講話,我感覺到很冒犯,原因在於你直呼我的大名,這是我絕對不能接受的。不論媽媽是有錢還是沒錢,是成功還是失敗,就算媽媽生意失敗去大街上要飯,你看見了也不能直呼媽媽的名字。
56.
咨客:對,我就是這麼說的。
57.
張醫生:這樣去講,就可以跟孩子講清楚「下限」在哪,就是孩子無論怎樣發脾氣都不能逾越的界限。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第二點可以跟孩子溝通的是,現在我們家的經濟條件你是知道的,媽媽一個人去撫養你、供你上學,未來還要支持你戀愛、結婚,咱們家房和車的問題雖然是解決了,但不是真正的富翁,所以你未來的很多事情都需要靠你自己去爭取,不可能靠媽媽給你金山銀山。而且,你也看到了,媽媽的生意時好時壞,現在正處於不好的狀態,隨時還有可能破產。所以,你現在要考慮該怎麼自救,而不是一味地責怪媽媽不能掙更多的錢,不是媽媽不想掙錢,有時候這些事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由媽媽來控制的。當你責怪媽媽掙錢少的時候,同樣的話也適用於你,你是一個18歲的小夥子,我想聽聽你未來有什麼計劃,你打算怎麼掙比媽媽更多的錢呢?當你給媽媽提出建議的時候,你不能不接受同樣的建議呀。所以,你現在能跟我講講你的計劃嗎?你想上什麼樣的大學?媽媽有錢的時候你可以靠媽媽,但你看現在媽媽生意的情況,經營很困難、僱員也解僱了,經濟環境時好時壞,當你指望不上媽媽的時候,你自己的計劃又是什麼呢?這樣把孩子往危機意識上去引導,就把一件壞事說成了好事,也就是說當他責怪你生意不好的時候,你反過來說正是因為生意場上風雲變幻,媽媽希望你能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所以媽媽才希望你能去讀有用的專業,將來畢業以後才能夠自保,像媽媽這樣做生意,今天有錢明天可能就破產了,如果到了那一天,你該怎麼辦呢?所以,針對生意這件事,不是來討論媽媽該怎麼賺錢,生意上的事情媽媽既不需要你幫忙也需要你提建議,你只是知道媽媽的生意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就可以了,這事媽媽自己能解決。但是,恰恰因為生意上這種沒有把握的情況,媽媽才覺得你應該為自己找一條相對保險的道路,而不能像媽媽這樣過早地進入商海,在這個方面,我好像還沒有聽清楚你想做什麼。高考就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了,我沒有看出你特別努力的學習,好像一點危機感都沒有,等你混到靠不住媽媽的那天,你該怎麼辦呢?所以,媽媽覺得這更應該變成你的動力,而不是你指責媽媽的借口。當然,媽媽肯定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媽媽沒有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但是,媽媽對你沒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媽媽生了你、養了你、又給了你比較不錯的經濟條件,至於下一步生意做得好不好,那是媽媽的問題,但你的問題是你以後怎麼辦?如果你考不上大學,媽媽沒有能力為你準備第二條路,媽媽沒有更多的錢供你出國讀書或者上自費大學,只能靠你自己了,這個時候你如果還不著急,媽媽就急死了。所以,第二點,把你生意上面臨的危機作為一個例子,給孩子灌輸一種危機意識,而不是討論媽媽該怎麼做。
58.
咨客:恩。
59.
張醫生:第三點還要跟他討論,你說的那些事情,像泡酒吧、吸毒、穿名牌、割雙眼皮,這些都是富二代的特徵,就是人有錢之後去美化自己、享受生活、甚至去揮霍。你身邊的這些朋友都是真正的富二代,家裡都很有錢,你現在的問題是,你按照富二代的標準去準備自己,但你不是富二代,你爸媽也不是富一代,你把自己當作富二代去培養,那麻煩就大了。假如你家裡真有幾個億,你想割雙眼皮,那沒問題啊,你不僅可以在中國割,還可以去韓國割,甚至去好萊塢割。但問題是你媽媽、爸爸都不是富一代,你怎麼能按照富二代去要求自己呢?媽媽覺得沒有教你做富二代,媽媽平時都是比較節約、從來不揮霍錢的,那你身邊的那些朋友他們是不是真正的富二代呀?即使真的是富二代,他們這樣做也是在毀掉自己。咱們退一萬步講,他們真的那麼有錢,至少他們有理由去享受和揮霍,可你的媽媽、爸爸是不一樣的人,咱們沒有富一代的家庭,直接進入富二代,跟他們一樣去消耗錢,那怎麼能行呢?媽媽這樣跟你談話,就是希望你能意識到你自己還有機會,咱們家跟那些農民家庭、下崗職工的家庭相比,咱們家的條件又要好一些,至少你可以不愁吃穿,你想買什麼學習資料也都可以,剩下的這幾個月媽媽可以給你請一個家教老師,幫你重點突擊一下,這一點媽媽可以做到,我們的條件比那些普通家庭要好一些,這是你的優勢。但是,這些條件都不能轉化成你的分數和動力,如果你自己不求上進的話,你未來混得可能還沒有媽媽好,這就麻煩了,這就是媽媽特別擔憂的地方。
60.
咨客:恩。
61.
張醫生:所以,媽媽剛才都跟你講了,首先,高考前剩下這幾個月的時間裡,你對媽媽的態度和行為,這些可以慢慢改,這也有一部分媽媽的責任,媽媽沒有在你小的時候抑制你、監管你,而且家裡沒有男人,所以你一半是當兒子、一半是當男人的樣子跟媽媽講話,慢慢養成了要跟媽媽平等的習慣,這是一個麻煩,但這不是這幾個月之內急需解決的問題。
62.
咨客:恩。
63.
張醫生:第二,你那些富二代的朋友已經結交了,一時半會不太容易斷交,但是你那些富二代的行為,從現在開始要節制,之所以不讓你做富二代,是因為你媽媽不是富一代。第三,等你都清醒了,知道怎麼跟媽媽溝通了,也知道不應該做富二代了,但那時候高考都結束了,你就沒機會了。所以,前兩件事都可以暫緩到高考以後解決,現在必須解決的是你還能做些什麼、媽媽還能為你做些什麼,咱們全家來個總衝刺,讓你至少能考進一個二流大學。否則,如果你連大學都進不去,那就真的是太麻煩了,因為中國現在一半的人都能上大學。上一流大學固然有一流大學的好處,咱們要真上了二流大學,就選個好的專業,咱們將來還有機會讀研究生,還有機會把這事糾正過來,一個好的專業比一個好的大學更重要。所以,並不是說考上二流大學人生就沒有前途了。
64.
咨客:恩。
65.
張醫生:我覺得,你這樣跟他溝通就是你的解決方案,也就是先解決什麼、后解決什麼。我認為首先應該挖掘他考大學的內在動力,配備足夠的資源,不管你雇幾個家庭教師去輔導他,你要為他提供你能夠提供的資源。第二,他如果能放棄富二代的行為,不吸毒當然是最好的了,酒吧也不該去,這不是他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第三,如何理順、改善你們母子的關係,這是更長期的事情。第一件事最重要,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激發他內在的學習動力,就是說如果他不能自保的話,別人也保不了他,讓他知道如果他自己沒有動力,雇家教也沒有用;如果他想學習,需要資料、需要輔導、需要找人來現身說法、需要節約上下學的時間等等,這些事情你都可以用錢來幫他解決。而且,要告訴他,千萬不要放棄,不能覺得考不上一流大學就破罐子破摔,就算是上了三流大學,只要專業好,總有翻身的機會,除非他學一個大家都覺得前途很渺茫的專業,比如考古學專業,畢業之後難以就業。只要他選一個社會上就業率比較高的專業,最後幾個月突擊一下就能上去,這恰恰是家裡的經濟條件可以做到的,你可以雇國內最好的家教老師給他加班加點的輔導,你所不能做到的,是供他去念國外的大學。最重要的,就是把你們家庭的危機轉化成孩子自己內在的危機感,成為孩子奮發向上的動力。退一萬步講,即使他奮發向上不是為了孝敬父母、不是為了報答父母,哪怕是為了割雙眼皮、為了找女朋友,不管他是為自己,還是為父母、為社會,只要他願意努力學習,你就可以為他創造條件。但是,他那些與學習成績、與未來成功無關的愛好可以暫時放一放,聽起來你們家也不是那種有背景或者有天賦讓他成為音樂家的那種家庭,所以現在忙著練習唱歌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他不可能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一下成為知名的歌手,可以把唱歌作為業餘愛好,只是不要再做任何消耗他的學習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這樣集中突擊幾個月的時間,是會見成效的。
66.
咨客:恩。
67.
張醫生:我不知道剛才我說的這些建議你覺得還有什麼地方需要討論,或者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68.
咨客:你剛才說的這幾點我都知道了,知道哪一點該先做,哪一點留到高考以後做。我跟他說過,我們家就是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說我不會讓你拿我辛苦賺的錢去泡酒吧、唱歌、買香水,因為我現在的資金和精力都放在怎樣把你培養好上,可他說我要是沒錢,他就不上學了。
69.
張醫生:恰恰相反,你要跟他討論的是,如果你是在有錢的家庭,你不學習也可以,因為富二代有另一種出路,不需要學任何東西,也不用賺錢就可以過一輩子。恰恰是媽媽沒有那麼多的錢,你才要努力學習,去創造自己的財富。所以,你的話恰好說反了,你說媽媽沒錢就不上學了,那不就像是破罐子破摔了嘛,呵呵。如果你想買香水,沒問題呀,自己賺了錢可以多買一點,但必須先賺錢后買香水,而不是先買香水后賺錢。
70.
咨客:是他自己跟我說的,他不想上學了。
71.
張醫生:一個18歲的青年,沒有一技之長,他找到一份長期、穩定的職業,這種概率是沒有的。你看中國招公務員,門口幾萬個人排隊報名,那些人最低都是本科畢業,這等於做個公務員你都做不成。如果你不上學,你想幹什麼呢?剛才我聽你說孩子還有點上進心,覺得媽媽的生意做的不好,那他至少得比媽媽做的好。
72.
咨客:謝謝你,我今天晚上就按照你教我的這些跟他談一下,看他是什麼樣的反應,然後我再把他的反應轉告給你。
73.
張醫生:好的。很重要的一點是,根據您的經驗轉述給他,打破他在認識上的局限性,而不是去教育他,否則他會聽不進去。現在離高考還有幾個月,還來得及,如果只差幾個星期,那這些討論就沒有必要了,咱們中國有句古話叫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74.
咨客:他進高中的時候,成績在班上是十幾名。
75.
張醫生:哦,他底子還好,還有可能趕上。最後一點需要長期去改變的,就是不管他有沒有考上大學,不管媽媽有錢沒錢,這都不是孩子不尊敬媽媽的原因。因為這一點不是現在主要要做的事情,所以可以在未來的日子裡,讓孩子知道,不管媽媽對他有多麼尊重、多麼平等、多麼當作一個大人來對待,媽媽永遠是媽媽,不能以對待朋友或者其他人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母親。古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絕不能以極不尊重、直呼其名的方式來對待媽媽。在未來的歲月里,這僅僅是一個警鐘,他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除非你在未來去觀察他、學會怎麼去對待他、處理他,讓你們的關係變回母子關係,而不是另一種關係。否則,孩子會變得越來越隨便,變得沒有界限,這對他長期的人生是不利的,好吧?
76.
咨客:好的,謝謝您,張醫生。
77.
張醫生:新年愉快,再見。
78.
咨客:再見,謝謝。
79.
張醫生:不客氣。
撰稿,編輯 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