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春到維也納 春到哲學家

作者:belgiumchina  於 2015-2-27 02: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歐洲見聞文化|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關鍵詞:比利時, 維也納, 哲學家, 歐洲

春到維也納 春到哲學家


(比利時 楊明)


 

   維也納最美好的季節是春天,春天的維也納美得令人魂不守舍如痴如醉。如果你還沒有去過那裡,你就要在春之聲圓舞曲的優美旋律中極盡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在藍天白雲下綠茵茵的草坪前看萬紫千紅盛開的奇異花卉,你要想像當奧匈帝國最強盛時期建立的氣勢宏偉的龐大宮殿和潔白大理石雕塑的少男少女在花園裡擁抱的浪漫優美姿態還有茜茜公主在宮廷舞會漫妙舞姿。你還要懷著一片真心和痴情繼續想象,這樣你會真的漸漸墜入夢幻季節的維也納。那裡不僅有愛情與藝術,還有理性和哲學,甚至有你敬畏讓你不得不冷靜下來的的哲學家。

  一八八九年四月二十六日維根斯坦出生在春天的維也納。不像一個王子或公主出生在皇宮,但卻也是出生在鐘鳴鼎食之家,那是奧地利維也納當時最富有的家庭。他們兄弟姐妹共八人,他是第八個。他們兄弟姐妹共八人多習不同樂器,因為是猶太人,因為在維也納,因為擁有音樂秉賦。家裡經常高朋滿座盛友如雲,柏拉姆斯,亨德爾,舒曼等大音樂作曲家是家族的朋友。維也納歐洲一流肖像畫家為他們繪畫;維根斯坦的母親也彈得一手好鋼琴。年齡最接近他的兄長保羅是鋼琴家,也是當時國際音樂界活躍人物,在一九一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失去右臂,作曲家拉維爾的作品左手協奏曲就是為保羅而作。維根斯坦的父親經營鋼鐵企業,規模相當於德國的克魯伯公司,他曾希望長子漢斯繼承家族龐大企業集團的管理工作,但漢斯卻有志於音樂事業,遺憾的是他在一九零二年二十六歲時自殺。


    維根斯坦一九零八年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註冊學習,研究飛機發動機。一九一一年離開曼徹斯特到達劍橋大學,隨哲學家羅素研究數理邏輯。羅素早年到過中國訪問,受到中國知識界的歡迎,他熟知熱愛中國文化,同情中國人。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維根斯坦應徵入伍,被送往東部前線。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三日,戰事停止前兩天在義大利成為戰俘。他的家族利用政治影響力,試圖使他儘快獲釋,他的老師和朋友羅素也和正在巴黎的經濟學家凱恩斯聯繫,以幫助維根斯坦。但是他依然堅持和被俘戰友在一起,拒絕特殊待遇。一九一九年夏天回到維也納.維特斯坦把他名下獲得的遺產轉贈給其兄弟姐妹。他把手稿郵寄給羅素,希望能夠出版。這一年,他在師範學校註冊,獲得教師資格。次年開始在山村小學教書,論文也已德文在雜誌發表。


維根斯坦生前在世時只出版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邏輯哲學論。這本書在一九二一年發表的是德語版,一九二二年被翻譯成英文出版,由羅素作序。這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線戰壕里寫的書。被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和經濟學家凱恩斯視為天才的傑作。這本小冊子就是後來獲得博士學位的論文,書寫的簡約形式居然和三千年前中國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相似。羅素後來寫到,當初,在劍橋第一個學期結束時,維根斯坦見到羅素時問,你是否認為我是一個不折不扣徹頭徹尾的傻瓜?羅素回答說我不知道。你為什幺要問這個問題?他回答,如果我是個傻瓜,我就將成為航空工程師,不然的話,我就是一個哲學家。羅素建議他在假期寫點兒哲學方面的東西,然後再回答他是否是一個傻瓜;新學期開始時,他帶來了建議的結果,看完第一句話,羅素對他說,不,你不應當成為航空工程師。於是,他成為一個哲學家。


   維根斯坦是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是羅素之後影響最大的分析學家。他的思想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二十世紀十至二十年代以《邏輯哲學論》一書為代表。主張邏輯原子主義,以為命題的意義在於邏輯原子。二十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以《哲學研究》一書為代表。他反對邏輯原子主義,以為命題的意義在於其使用或即約定。前後期思共同的的因素:認為哲學問題由誤用語言而產生。在維氏看來,以往哲學以本體、上帝、真、善、美等為主題,但卻沒有首先檢討人類思想有無認識它們的能力。他出版書的目的是要劃定思想的界限。與近代哲學不同,他是依語言結構的分析而劃界的。區分開可以言說及不可言說的領域,以取消問題的方式來解決哲學的問題,即哲學問題根本不是真問題。邏輯空間是一切可能的事態,存在的和非存在的事態的總和。世界作為一切事實或存在的事態的總和,屬於邏輯的空間。邏輯本身雖是空洞的,沒有含義,但卻非全無意義,雖無關於世界的事實,卻與我們使用的語言有關。能夠了解哲學的人是幸福的人,但這種幸福不等於快樂或即慾望的滿足。它是一種無言的寧靜和滿足。這樣的人絕對安全,世界上沒有什麼可能發生或已發生的東西能影響或打擾他,也不能被傷害。那時他經常拜訪羅素,有時坐在那裡長時間沉默不語;羅素問他是在考慮哲學問題還是思考一直攪擾他的罪惡感。他回答說是兩者都在考慮。他閱讀了羅素的哲學名著數學原理,指出了其中的錯誤,這使羅素感到震驚和無比羞愧,一度竟產生自殺念頭。


   維根斯坦家在戰後依然富有,他本人繼承的遺產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他把其中的一筆錢資助給按他的想法擬定的一批藝術家,其它部分給了兄弟姐妹;維特根斯坦希望人們喜愛他,是以其人格高尚,而不是因為他富有。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在小學教書。一九二九年重新回到劍橋大學講授哲學。這一年他以邏輯哲學論為論文答辯,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這還是劍橋力邀的結果。他去過美國,但決不想留在那裡。此後多次講授哲學。但是後來他開始厭惡在劍橋大學做哲學教授,提前辭職。一九四四年榮任劍橋大學教授。他對挪威情有獨鍾,多次在那裡度假居留。一九四五年患腎病,一九四九年被診斷為癌症。一九五一年春天四月二十九日,在劍橋去世。他曾做了幾千頁筆記,其中主要是他對哲學問題的思考,後來被整理陸續出版。


《註: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特根斯坦

(德語: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於奧地利,后入英國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從1939年至1947年,維特根斯坦一直在劍橋大學教書,1951年4月29日維特根斯坦逝世,他在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包括有1篇書評,1本兒童辭典,和1本75頁的《邏輯哲學論》(1921年)。他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被羅素稱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富有激情、深刻、熾熱並且有統治力。》

系統分類: 文化  個人分類: 歐洲見聞_名人見聞  本文標籤:歐洲見聞文化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小雨點0514 2015-2-27 02:56
我們這還結霜,殘雪。你們那連花都開了?!
回復 奪標 2015-2-28 01:36
門德爾松、馬勒、維特根斯坦,德語區盡出真正的高富帥大家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6 07: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