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騷味香水和發霉乳酪說起

作者:belgiumchina  於 2011-4-8 01: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從騷味香水和發霉乳酪說起

                ·楊 明·

  世界各地生產上千種香水,香水的原料不是麝香而是是花卉,花卉的味道香馥芬芳沁人心脾。天下之口有共嗜,全球之鼻有同嗅,質量最好價格昂貴聞名全球的是巴黎香水。法國巴黎香水行銷全世界於是巴黎香水一代一代飄香四季香飄四海。為全世界墮入愛河的鼻子們提供美不勝收的刺激和令人興奮喜悅的嗅覺消費品。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增加財富收入,聰明的香水廠商不斷地編寫調查問卷,不辭辛苦地進行市場調研,在實驗室各種配方花樣翻新,不僅對潛在未來的消費者們少男少女進行跟蹤調查,尤其對既存的各個年齡層次消費者包括發達國家地區的老夫老婦們已發展起來對奇妙香味依賴和怪異味道的追求進行定量定性細緻科學分析,製造出針對性十分明確的新品牌新味道兒。於是受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騷味香水應運而生。

  這種香水顧名思義,聞起來有那麼點兒騷味兒,說不清是腋下汗腺還是人體其它部位液體分泌物味道,總而言之像荷爾蒙的作用,騷味香水通過鼻子的嗅覺對大腦中樞神經具有特殊刺激功能,引起興奮和朦朧的性慾感覺。這種新產品一經投入,平靜的市場濺起水珠和漣漪立即像任何時髦消費品跨越國界令人著魔風行起來,香水消費者們奔走相告,像獲得特大喜訊。

  這一現象已經不是頭一次了。前幾年由巴黎紐約同時推出並在全世界流行過的口紅不是紅顏色,而是略帶猩紅的赭石色,讓人產生非分的連想,分明暗示嘴巴的特異功能,但是狡滑聰明的化妝品商人從來都是引而不發越如也,連電視美女播報員也立即效仿。到後來竟然流行起黑色口紅來了,街上的人們和電視觀眾們也能安之若素,正是見怪不怪既來之則安之了。嗅覺和視覺由此得以滿足。

  像那一年,街上流行紅裙子,緊接著是露肚臍眼,然後是前胸后臀,越來越暴露;好在君子坐懷不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動口不動手。而於此針鋒相對的是把全身包裹的密不透風,兩種傾向截然不同。

  至於味覺,更是千奇百怪,野味鮮味山珍海味滿足不了日益增長和不斷擴大的胃口需求和口腹之慾,因有臭味生矣!這便是臭豆腐,發霉乳酪了。中國遊客頭一回來歐美,一般欣賞不了乳酪,更不用說味臭難以吞咽的發綠髮霉乳酪,歐美各國食用用乳酪有千年歷史,產品少說也有上百種。儘管製造方法大同小異,但是法國瑞士比利時等國家都搶著爭著要說本國的發霉臭乳酪最最地地道道,口味兒最正宗。不僅滿足本國當地需要,而且大量出口批發,在超級市場出售。真是匪夷所思,見怪不怪了。

  比這事兒更怪的是至今在歐美穩定成熟而在中國如火如荼方興未艾的現代和當代藝術品收藏熱。十幾年前為了響應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保護,修築長城,法國現代雕塑藝術家阿赫曼在北京現場表演創作,他把一把好端端的小提琴猛地摔得粉碎,然後粘貼成一幅視覺藝術品,當場以幾百萬美元拍賣出去,收藏家是一個日本婦人和她的女兒。阿赫曼今年已經去世,他在全世界的作品立即升值了。

  而現在中國的行為藝術和當代藝術作品創作無奇不有早已經超過了歐美師傅們了。但是真的想有所突破還真不容易。在中國考不進美術學院但在法國留學後來成功打進歐美主流藝術市場的一位畫家,以畫中國政治名人著稱,畫像最初巨大無比,用黑色灰色和白色,十分膽大,是不是醜化很難說,因為再後來畫他爹畫教皇也是同樣手法處理,藝術家本人曾解釋說沒有別的意思,他的功夫是要把神變成人,比美國波普藝術家弄的瑪麗蓮夢露照片式中國人像大膽的多。

  但當年法國藝術家達達派首領杜尚把一個小便池簽字展出,噴濺的騷氣和醜聞影響要大得多,此舉實在驚世駭俗非要舉不驚人騷不休,杜尚一舉成名,成為美術界學院派頭號公敵。

  去年,前瑞士駐中國大使中國當代藝術品收藏家西格在蘇黎世展出的一幅繪畫作品,正是取材六十年代領導視察工廠技改產品的照片,可笑的是畫面上偷梁換柱,被人們躬身環繞仔細觀察的卻是杜尚的小便池。今年在法國展覽時,一個觀眾乘人不備,用硬器物對著杜尚的小便池瓷器就打,結果打碎一角,他是想在舉世聞名藝術史上的名作留下自己的痕迹,這也算行為藝術吧,法院判定應罰款賠償。作品本身的價值是幾百萬美元,罰款也得幾十萬了。

  這些怪異的所作所為,和發明開發騷味香水以滿足部分消費者對香水騷味的需求和吃臭豆腐吃酸菜,是一個道理。很難用一句簡單的低級趣味和心理變態加以概括。童年的時候小孩子們喜歡在地上或廁所牆上塗鴉,到了學會寫字的少年青年和成年人時代,惡習不改,人們很容易在公共廁所牆上看到諸君到此一游的心得和宣洩,有文字有幻想有插圖蔚為大觀。這和古代中國擔笈杖錫的行腳僧飯飽酒足大醉之後在酒店粉壁上呼嘯狂草完全是一個道理,還有在紐約地鐵牆上偷偷摸摸快速噴塗斑斕色彩和文字口號是一樣的作為。

  從中國到芝加哥留學研藝的某兄弟倆走遍全美大小廁所進行拍照,然後放大展覽,大有斬獲,受到普遍欣賞和歡迎。

  至於動物呢,貓每逢牆角和樹杈就跆起後腿,留點兒貓膩,以嗅後來之貓。貓有貓道,狗有狗法,人有人性。如此而已。義大利著名藝術家馬祖尼製作了幾個封閉的罐頭,罐頭的包裝上印著幾個字:藝術家排泄物。裡面究竟為何物,至今無人知曉,也許並不重要,但這幾個罐頭作為藝術品,早已經被大博物館和大收藏家高價購藏了。從美學和心理學以及投資原理方面都可以好好研究創作初衷和欣賞收購此類作品的原因。

□ 寄自比利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