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掃葉山房和舉燭故事

作者:belgiumchina  於 2011-3-23 02: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掃葉山房和舉燭故事

(比利時   楊明)

每年秋季到了十一月份,比利時、盧森堡的森林落葉就鋪成厚厚一層,金燦燦的,有黃色、紅色還有褐色的,非常美麗壯觀。一到了市內,凡是馬路兩側種著高大樹木的地方,隨風而落的樹葉也就刮到了地面,有的還飄落到電車的軌道上。於是,清掃落葉也就不僅為了清潔,同時也是安全的需要。幾片大的樹葉足以使電車出軌,或行人滑倒。一陣又一陣的西風,吹落一片又一片樹葉,一遍又一遍地被清潔工掃除。

這使我想起以前中國曾經有過的掃葉山房,這是類似於現代的印刷所和出版社,專門印製線裝本典籍,或者歷代碑帖。印書少不了刻字檢字排版。中國歷代典籍浩若煙海,豈可僅以汗牛充棟名之?用火車、集裝箱也不知要多少輛才可以。當代的電子掃描技術固然可以將之輕易儲藏在電子晶元里,但是書中究竟有多少字句誤讀誤印就無法一下子解決了。古代的掃葉山房,校對工夫再深,也難免錯字漏字的地方,一遍又遍地檢索校對,和秋天清除落葉一樣,找出錯字,但是錯處誤處可能依然存在。

外國出版的聖經或其它經典作品普遍書籍,還有報紙也都有這樣的問題存在,不管是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等都是如此。美國一家著名出版社曾登出廣告,獎勵咬文嚼字挑出排版錯誤的人,這家出版社非常自信,但是還是不斷地被熱心的讀者一次又一次找出印錯的字和字母。看來這個問題是一個國際問題,普遍存在的現象。

像掃葉一樣一遍又一遍地校對,畢竟是技術性不高的工作,而更為複雜的問題是無法判斷的遣字用句人名地名,在學識準備不足的排字校對者處就有以訛傳訛無以糾正的情況。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出生地的記載,有咸秦碎葉等字樣,後世眾說紛紜,按照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的考證,李白出生在中亞碎葉,也就是現在的吉爾斯共和國的托克馬克市,因為在唐代該地為中國所轄。過去的典籍因傳抄或字跡模糊破損,有些字跡在後來印刷的書中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樣子。不過現在每年安徽當塗也就是馬鞍山市李白去逝的地方,每年的詩歌節中,定有來自吉爾吉斯共和國派來的代表團,至於李白聲名遠播的日本和其它國家,就更不用說了,李白的詩已被譯成世界各國文字出版,李白幸甚,中國幸甚!對李白詩歌以及身世研究還將繼續下去,而且已經國際化。其它中國的典籍也陸續被更加完整地翻譯成各國文字,例如在幾年前譯出《楚辭》的法國著名漢學家海密——馬迪歐先生和我在巴黎會面時告訴我他在和加拿大學者聯手合譯《荀子》。我曾和他討論過屈原詩譯中的問題,他說中國人之間早就存在長期爭議呀!不錯,例如錢鍾書《管錐編》中就列舉了許多這樣的例子,他的書里記載的是閱讀《全上古先秦兩漢》諸子百家的筆記,蔚為大觀,錢鍾書也提到古書印刷中的錯字別字和誤植的字句等等,還有古代印刷術之前的亂簡,不一而足《管錐編》得益於中華書局高級編審周振甫的審閱編輯,少去了許多問題,但書中引述的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等歐洲文字,就免不了出現字母脫落錯誤,中文在修訂版中是指出不少錯誤,也應了掃葉比喻的預言,這部得獎著作,也少不了印字錯誤的現象,誠可嘆也!

中國人如果在閱讀編輯和翻譯典籍時出現理解錯誤,對外國漢學家或學者翻譯解釋,也同樣會造成很大的困惑,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中國人在翻譯希臘荷馬史詩,英國莎士比亞戲劇還有更簡單的現代小說,由於語言環境的差異也會出現南轅北轍,大相徑庭的郢書燕說。

傳說中國古代楚國郢都某人給在燕京任職的朋友寫信,因晚間舉燭照明的童子打哈欠昏昏欲睡,手中臘燭遂低垂下來,寫信者遂喝道:舉燭!並且把這二個字誤寫在信中,燕京里的朋友在收到信后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弄不清前後文是什麼關係。但後來他還是自作聰明地理解為楚國郢都朋友是在暗示勸誡,他處事為人要燭之以明,事事清楚。後來此人果然官運亨通平步青雲。真是意想不到的結果。

正常的情況下,審閱或打字校對的程序可以保證少出或不出錯誤,但是由於字跡過於潦草或寫了一些不是現代日常用的直白字句,友人幫助打字時,也會出現揣拿不準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列印發送文章電子清樣,作者本人目力不濟,不復細閱,同樣貽笑大方令讀者搖頭,可見掃葉和掃盲都成了問題。在英文或其它西方文字,電腦確認軟體中會自動警示字母的錯誤,中文軟體應也會具備同樣功能,但機器的判斷,最後還是要人來識別判定。

人和機器如電腦者都免不了犯錯誤。由於疲勞,由於慣性,由於熟視無睹而釀成「慘不忍睹」。或許重要文稿,在聲譽卓著的出版機構發表,經過層層嚴審,有可能出現一字不錯的奇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9: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