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當中一條註釋的準確性問題
·楊 明·
鄧小平文選是研究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和外交的必讀書。十年前,在布魯塞爾工作的一個熟人寄給我一本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一有時間我就翻閱,比看法文版笛卡爾全集和英文原版的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還仔細,黃皮簡裝本文選已經被翻爛。
鄧小平一生起伏跌拓,是個魅力十足的人物。他的講話深思熟慮,言之有物。過去和現在,國際政界人士對鄧小平讚譽者多於批評者。我曾在布魯塞爾的國際會議上與英國首相愛德華希思見過面,談到鄧小平,他的評價甚高。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一百一十九篇講話是經過鄧小平本人審閱編輯整理的。文選后的註釋應當是編輯委員會的手筆,一九九三年九月出版時,鄧小平理所應當知道註釋內容。鄧小平當年辦報被譽為油印博士,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第三卷的註釋一共一百五十八條。其中第一百一十條註釋如下:
華國鋒,一九二一年生,山西交城人。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七六年四月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同年十月,中央政治局採取斷然措施,粉碎「四人幫」,他和葉劍英,李先念等起了重要作用。後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國務院總理。一九八零年九月辭去國務院總理職務。一九八一年六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鑒於華國鋒在粉碎「四人幫」以後推行「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繼續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一致同意他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這條註釋所說的中央政治局採取斷然措施,粉碎「四人幫」所用主語不僅不合乎語法和邏輯,更與事實相違。道理很簡單,四人幫另加毛遠新不會同意被捕,當時他們都是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和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
王洪文、韋國清、葉劍英、劉伯承、江青(女)、許世友、華國鋒、紀登奎、吳德、汪東興、陳永貴、陳錫聯、李先念、李德生、張春橋、姚文元、康生、董必武政治局候補委員:吳桂賢(女)、蘇振華、倪志福、賽福鼎
政治局一詞是外來語彙,古代漢語中有局中人的說法,但此處政治局的局字原意為寫字檯,演化為辦公室的意思。正如銀行一詞最初在義大利語中是凳子的意思。強調這些不是咬文嚼字,而是要說明問題的癥結。政治局一詞不是名正言順與合法的依據,最後的話語權在人民和歷史手中。
政治局作出的決定未必就是正確的,甚至中央委員會全體作出的決定也未必就是正確的。政治局可以作出正確決定,也可以作出錯誤決定。文字上冠以政治局決定體現不出微言大義,沒有實際意義,要事實求是。黨章規定了政治局的作用和行使許可權以及作為政治局委員和常委的黨員違規犯法的處理程序。九大十大,粉碎四人幫以後的中央全會的錯誤決定繼續批鄧都是例子。
九大報告就是揪打報告,政治局討論一致通過,但這是一份迫害劉少奇鄧小平彭德懷等人,是林彪、江青羅織罪名典型的封建法西斯文件。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林彪報告,四月十四日通過。林彪報告說,「九大將是一次在我黨歷史上有深遠影響的代表大會。我們這次代表大會,是在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的時刻召開的。這個偉大的革命風暴,摧毀了以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揭露了以劉少奇為總代表的黨內一小撮叛徒、特務、死不改悔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粉碎了他們復辟資本主義的陰謀,大大地加強了我國的無產階級專政,大大地加強了我們的黨,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為這次代表大會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硬加給劉少奇的所謂「判徒」、「內奸」、「工賊」的罪名,完全是誣陷。另外,八屆十二中全會對劉少奇所作的政治結論和組織處理,是完全錯誤的。「文化大革命」對所謂「反動學術權威」的批判,使許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識分子遭到打擊和迫害。
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粉碎「四人幫」行動是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在極端秘密計劃和運作下,輕而易舉實現的。當然事件發生后是得到全國人民熱烈擁護的,因為老百姓早已經忍無可忍。
四人幫民心喪盡,完全沒有軍方的支持,他們手裡控制的只有幾張法西斯宣傳用的報紙。
粉碎四人幫是非常時期非常情況下的非常決策和果斷行動,四人幫倒行逆施為虎作倀,天怨人怒,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毛澤東生前,汪東興葉劍英華國鋒投鼠忌器,礙於情面不好做什麼。
鄧小平與江青作過針鋒相對的鬥爭,他的復出曾給老百姓帶來一絲希望,最後還是再次被整下台,文化大革命的腥風血雨是鄧小平一生最痛苦的時期,也使全中國人民陷入災難。
被捲入「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大多數人,是上當受騙,但是除了極少數極端分子以外,他們也不贊成對各級領導幹部進行殘酷鬥爭。後來,他們經過不同的曲折道路而提高覺悟之後,逐步對「文化大革命」採取懷疑觀望以至抵制反對的態度,許多人因此也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擊。以上這些情況,不可避免地給一些投機分子、野心分子、陰謀分子以可乘之機,其中有不少人還被提拔到了重要的以至非常重要的地位。
殘酷鬥爭無情打擊家破人亡人死政息是那些年代黨內路線鬥爭文化傳統。這種脫離現實生活的主觀主義的思想和做法,是由於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設想和論點加以誤解或教條化。認為黨內的思想分歧都是社會階級鬥爭的反映,因而形成頻繁激烈的黨內鬥爭,把關於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迷誤當成保衛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此外,蘇聯領導人挑起中蘇論戰,並把兩黨之間的原則爭論變為國家爭端,反對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鬥爭在國內進行了反修防修運動,使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迷誤日益深入,使黨內關係日益緊張化。這樣就很難抵制毛澤東提出的左傾觀點,而這些左傾觀點的發展就導致「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和持續。
那時毛澤東的左傾錯誤的個人領導實際上取代了中央的集體領導,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熱的程度。林彪、江青、康生、張春橋等人主要利用所謂「中央文革小組 」的名義,乘機煽「打倒一切、全面內戰」。一九六七年二月前後,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政治局和軍委的領導,在不同的會議上對 「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作法提出了強烈的批評,但被誣為「二月逆流」而受到壓制和打擊。朱德、陳雲也受到錯誤的批判。
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一年間發生了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林彪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武裝政變的事件。客觀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的失敗。
一九七二年,在批判林彪的過程中,周恩來提出要批判極左思潮的意見,這是一九六七年二月前後許多中央領導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這一正確主張的繼續。毛澤東卻錯誤地認為當時的任務仍然是反對「極右」。十大繼續了九大的左傾錯誤,並且使王洪文當上了黨中央副主席。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內結成「四人幫 」,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勢力又得到加強。毛澤東一直器重張春橋則是為了利用他演繹構制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階級鬥爭理論。
一九七五年,周恩來病重,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著手對許多方面的工作進行整頓,使形勢有了明顯好轉。但是毛澤東不能容忍鄧小平系統地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又發動了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全國因而再度陷入混亂。
一九七六年四月間,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以天安門事件為代表反對「四人幫」的強大抗議運動。這個運動實際上是擁護鄧小平的,它為後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奠定了群眾基礎。當時,中央政治局和毛澤東對天安門事件的性質作出了錯誤的判斷,撤銷了鄧小平的黨內外一切職務。
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毛澤東錯誤發動,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給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粉碎「四人幫」后,當時擔任黨中央主席的華國鋒在指導思想上繼續犯了左的錯誤。華國鋒是由毛澤東在一九七六年「批鄧」運動中提議擔任黨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國務院總理的。他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中有功,以後也做了有益的工作。但是,他推行和遲遲不改正「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錯誤方針;而兩個凡是華國鋒自欺欺人的東西,他壓制一九七八年開展的對撥亂反正具有重大意義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拖延和阻撓恢復老幹部工作和平反歷史上冤假錯案包括「天安門事件」的進程;在繼續維護舊的個人崇拜的同時,還製造和接受對他自己的個人崇拜,這種愚民的個人崇拜是為了達到長期獨裁的目的。
被冠以英明領袖的華國鋒,在捕捉四人幫的決策上是英明過一次的,不過那是一次生死搏鬥,在四人幫加快搶班奪權步伐時先下手為強。後來政治局繼續批鄧則大錯特錯。毛澤東沒有給華國鋒留下捉拿江青的錦囊妙計。毛澤東一直對江青苦口婆心,也並沒有把她置於死地的打算。開鋼鐵公司帽子公司江青是老闆娘。江青說她是毛澤東的一隻狗,這是準確形像的概括。毛澤東預言警告說他死後江青要出問題的。
毛澤東的生前死後,形勢完全不同了。平衡關係不存在了。毛澤東生前四人幫不會把華國鋒怎麼樣,葉劍英汪東興也不會動四人幫,儘管葉劍英說過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話。
上述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這條註釋所說的中央政治局採取斷然措施,粉碎「四人幫」的說法其實來自於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歷史若干決議中的一句話。這句話又來自於粉碎四人幫以後當時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以後人民日報的報道和新華社發的官方消息,是經過認真討論和字斟句酌的。即使如此,也免不了語病和與邏輯事實相違背的準確性問題。
□ 寄自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