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布魯塞爾的莫泊桑
·楊 明·
法國作家莫泊桑以短篇小說創作著稱於世界。他出生在一八五零年八月五日,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去世,僅僅活了四十三歲。莫泊桑出版了十五本短篇小說集,六部長篇小說,三本旅遊隨筆,兩部戲劇作品,還有一百多篇時論。這一切都是在大約十年間完成的。
莫泊桑生活的年代是法國文學界群星燦爛的的年代。那個年代所有偉大作家的作品被都翻譯成各國文字,在全世界閱讀傳頌而歷久不衰,因而產生了對法蘭西文明和文化的嚮往,包括了對法國語言文化和小說詩歌創作的崇拜。
現在包括一部分生活在巴黎的華裔中國作家還有大名鼎鼎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都直接用法語寫作。
莫泊桑的小說被翻譯成世界各種文字,在國外他被看作是講故事能手,傑出的小說家,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在法國,很長時間之內不被重視,好像是二流的小說家似的。只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逐漸被發現不同於自然主義小說家左拉和躲在大作家福樓拜陰影中的莫泊桑頗具特色。
莫泊桑的文筆風格獨特觀察細膩,小說脈絡清晰,構思結構平衡。三百個短篇小說不算少,但也免不了故事重複。最著名的是三十歲的成名作羊脂球。寫的是一群虛偽體面的法國上流社會人士為了獲得自由,勸說一個當妓女的年輕漂亮女孩獻身普魯士軍官,在他們得救之後卻詆毀排斥她的故事:旅客途經某小鎮時,馬車被一普魯士軍官扣留,軍官要求車上乘客羊脂球陪他過夜。羊脂球出於民族感情,斷然拒絕,但那些與她同車的體面人物,出於私利,反而向她施加壓力。最後,羊脂球不得不讓步 ,馬車得以通行 ,而羊脂球反為同車的「高貴同胞」們鄙視。
莫泊桑寫的另一個家喻戶曉的短篇小說是項鏈。作者表達了希望是一種幻覺的意念和金錢毀滅愛情與自然本性的道理,沒有腦袋的女人誤入虛榮歧途和陷阱結果害了自己。一個小職員年輕漂亮的太太為了參加她丈夫工作部委舉辦的舞會,借了朋友名貴的鑽石項鏈,晚會結束時回到家裡卻發現丟失了佩戴在脖子上的項鏈,她付出了一生的辛勞代價償還購買替換品價款,到了珠老人黃的時節才知道原來當初借用的是假項鏈。
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以俊友最為出色,講的是編輯部的故事。主人公杜洛阿從軍隊退職后,來到巴黎。他野心勃勃,一心要出人頭地。為了飛黃騰達向老闆夫人獻殷勤。最後竟拐帶老闆女兒,迫使老闆把女兒嫁給他,並使他獲得報刊總編輯的高位。小說直接觸及資產階級上層社會,無情揭露了顯赫的政治人物的醜惡嘴臉,是莫泊桑最富於社會諷刺才情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與鮮明的批判精神。
一八九一年,患病的莫泊桑在信件中提到,他的各種創作已經有三十七萬零三千冊售罄,被翻譯成各國文字,稿費是每行一個法郎,一個故事五百法郎。數量之大,僅次於左拉。
莫泊桑開始寫作的年代,周圍的親朋好友當中有大作家福樓拜,左拉,都德,貢古爾,還有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與他們時有過從。托爾斯泰閱讀過他的作品。莫泊桑聲稱屠格涅夫是在詩人布耶,小說家福樓拜之後,他的第三個精神之父,稱讚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是一本傑作。福樓拜和莫泊桑母親一家人往來關係密切。莫泊桑也保持著和作家大仲馬的聯繫。
莫泊桑曾是巴爾扎克紀念碑委員會的成員。比他年長的同時代大作家還有雨果。一八五一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十二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在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鬥爭,堅持寫作。並於一八六二年完成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一八七零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雨果返抵故土。他才華橫溢,創作力經久不衰,文學生涯達半個世紀之久。
那時布魯塞爾的文學同行也相當活躍。出版文學作品,舉辦文藝沙龍。若干年以後,在最初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單上,很快地出現了比利時人的名字。
莫泊桑一直想去布魯塞爾看看,但是終於沒有成行。一八九一年二月中旬,他本來打算陪伴朋友去布魯塞爾觀賞芭蕾舞,但因為身體不適,卻不得不取消此行。
莫泊桑喜歡中國的戲劇。當時有一本文學雜誌叫作伏爾泰。伏爾泰推崇中國文明,改編過趙氏孤兒。根據元人雜劇《趙氏孤兒》的法譯本,他寫了一部悲劇《中國孤兒》。他把故事挪到成吉思汗時代,寫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德行,最終感動了中國少數民族的領袖。
莫泊桑是文學雜誌伏爾泰的熱心讀者,他也為高盧人雜誌撰稿。
莫泊桑在一八八零年十二月三號發表在高盧人雜誌上的文章比較日本和中國時說,古老的中國歷史悠久,卻停止不動,絲毫沒有對外開放和歐洲化的跡象,和日本完全不同。
經過大約十二年的文學創作,莫泊桑的身體情況在惡化,視力減弱。他認為是大腦疲倦所致。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述說,只要工作半個小時,就會頭昏腦脹眼睛發花,手不聽使喚構思的東西寫不下去了。
莫泊桑寫過和軍旅有關的題材,他本人也曾服役。
一八七一年五月,普法戰爭之後,法國不得不將阿爾薩斯地區和洛罕一部分土地割讓給德國。支付五十億法郎戰爭賠款。
歐洲的戰爭連年不斷,英法等國在亞洲同俄國日本爭奪殖民地。中國和越南等都是被瓜分的對象。
一八六零年也就是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打到北京。十年之後的同治九年,清政府因天津教案派專使到法國賠禮道歉,當時法國處於遭逢對普魯士的戰爭和巴黎公社內亂,代表團不得不在法國滯留半年,然後去英國和美國公費遊玩考察。等到法國政局穩定下來,回到巴黎,代表中國皇帝向新上任的法國總統道歉。法國人態度居傲。
十九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間,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法國侵入越南和中國。法國人在同治年間沿著湄公河進入雲南思茅。直到光緒年間才對法國的侵略宣戰。
一八八三年莫泊桑寫了一篇抨擊法國好戰的戰爭政策,批評法國政府對待中國態度的文章。安南王國已經在一八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承認了法國政府對部分越南地區的保護和直接行政管理。
光緒十年五月,法軍向諒山清軍進攻,因傷亡過重撤退。於是提出賠償法國二億五千萬法郎的要求。六月法國兵艦襲擊台灣基隆,被擊退。
一八八五年光緒十一年二月在鎮南關外激戰中,千餘法軍被殲滅。消息傳到法國,茹爾-費力內閣倒台。
貢古爾在一八九二年日記中記載著莫泊桑說他的僕人偷竊他的金錢,先說是六千,后又說是六萬法郎。莫泊桑開始糊塗。
他最後死於精神崩潰全身癱瘓。
□ 寄自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