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波斯朋友

作者:belgiumchina  於 2011-2-11 02: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波斯朋友

                 ·楊 明·

十八世紀法國著名學者孟德斯鳩寫了一部文學作品《波斯人伩札》,這是他唯一的文學作品,講的是一個波斯貴族在法國的生活經歷。法國和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猶如中國和波斯的交往,但是中國人中的多數,對波斯或伊朗是不大注意的。而歐美國家特別是英國法國媒體不厭其煩地大規模報道伊朗大選前後發生的一切,是不是有意改變那裡的局面。當年霍梅尼在巴黎避難,而後成功推翻巴列維國王,流浪的王妃以淚洗面,身患重病,後來,他們的長子生活在美國的維吉尼亞,成為沒有波斯馬的騎士。波斯帝國強大的時候,從美索不達米亞到阿富汗,以及於巴基斯坦和更廣大的地區,其文化和商業不僅影響周邊國家,也聞名於世界。這樣的影響,對於每一個有教養的歐洲人都是不能迴避的。

在布魯塞爾大學與上海復旦大學舉辦的一次論壇期間,一個伊朗學生詢問和我談話的克萊爾-柯岑女士,為什麼不舉辦一個以波斯或伊朗為主題歐羅巴利亞歐盟布魯塞爾大展?柯岑女士感嘆地說:「啊,那將應當有很多精彩的古波斯藝術品呢!」柯岑女士曾供職比利時駐中國大使。一個外交官是不是從來不說不字,就可以否認一件事情的。她是一個猶太後裔,了解中國,並且正在籌劃2009年中國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的歐羅巴利亞大展。柯岺女士當然知道現在根本不是談及歐盟展覽的時候,一點兒都不可以。而生活在比利時在布魯塞爾大學做研究的這個伊朗學生根本不了解歐羅巴利亞文化大展的性質,那既不是張掛波斯地毯的商店,也不是古董雜貨的跳蚤市場。

我認識的第一個波斯人後代是伊朗在魯汶大學的學生。他雖然戴著眼鏡,卻給我留下一點狡黠的商人印像。

這位伊朗鄰居名字叫哈桑,對中國磁器感興趣。我問他粘貼在餐廳窗邊的群貓圖是誰的,他下意識眨眼地說是他的,第二天那畫就被撕去,只剩下一部份膠水漿糊白紙印跡。

九年以後,在布魯塞爾舉辦的大型個人書法展中,在水泄不通人們擠來擠去的開幕式上,我意外地見到波斯朋友哈桑。哈桑說他看了大部份我正在展出的書法作品,非常喜歡,他的神情興奮異常,要走我的電話號碼。

幾個星期以後,哈桑邀請我到他的公寓。哈桑和一個比利時女孩生活在一起,他說買公寓居室的錢是他父親從伊朗匯寄過來的。他本人也在倒動波斯地毯生意。我從來沒有問過哈桑有什麼宗教信仰。他們在伊朗國內和歐洲的行為方式或許有很大的不同,那種被壓抑被扭曲的思想意識或者在大選中對因與政府意見相左在德黑蘭爆發出來,或許會在布魯塞爾和海外生活中一點一滴地流露出來,多少會有波斯汗血馬式的汗跡與血跡吧?哈桑的客廳里陳設著一座銅雕,那匹馬形象是德國高頭大馬。我記得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伊朗女律師在巴黎打扮的花枝招展,有意顯示出美髮。而在其本國,她的服飾頭巾把她包的嚴嚴實實。而我認識的哈桑,除了貌相和其波斯祖上留下的基因外,完全適應了歐洲海外生活,與德黑蘭大學的學生不太一樣吧。

哈桑搬出一塊匾額式的板面,塗了近乎完美的深色,他也拿出一罐金色,他邀我用漢字寫出「夏天夜空的繁星」幾個字。看來他是有眼光和品評鑒賞力的,不愧是懷揣文憑的商人。

哈桑請我吃飯,是他的比利時女友下廚做的,當然一點波斯味道也沒有。

後來,再也沒有見到哈桑,倒是見過其他認識哈桑的伊朗年輕人,其中一位在市中心英國五星級賓館和奧地利人開的大賭場旁邊開了雜酒商店,有蘇格蘭威士忌和德國啤酒,純粹是商業味道,沒有任何宗教色彩。後來,我曾經去日本,聽說那裡也有一批伊朗人,他們在倒動電話卡生意,合法亦或非法不得而知,日本當然很在乎石油,也在乎在日本生活的波斯後代。

我曾經見到過一個金髮伊朗女孩,皮膚白皙,她和一個北非搞研究的年輕人在大學同居生活。

也有一個伊朗女子嫁給中國人,生兒育女,為大漢民族續譜絲綢之路的浪漫傳說。

我也認識一位在超級市場打工的伊朗小姑娘,熱情洋溢,和比利時女孩子一樣,也許因為她出生在歐洲的緣故。那時她是高中生,現在應當也在大學學習吧。她的名字叫愛瑪。

□ 寄自比利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