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戰神憤怒背後

作者:sobaby  於 2019-2-21 08: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近日,曾經的「戰神」郭文貴在直播中突然化身「怒神」,在直播間幾度失去理智,在歇斯底里的瘋狂怒罵,「戰神」人設頓時塌陷。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類具有五種層次的需要。憤怒的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就在於,它提示個體:個體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遭到了剝奪。下面,筆者按照需要層次理論解讀一下,郭文貴怒罵背後的心理?

金錢需要----募捐收益甚微

   在郭文貴的預想中,1120發布成立會法制基金是一箭雙鵰的美事,一來可以拉攏班農為其站隊助威,聚攏人氣,二來可以借法制基金之名募捐聚財,緩解經濟危機。但事與願違,1120發布會、除夕春晚,班農均出席捧場,但一個落魄的政客無力挽回一個聲名狼藉、臭名遠揚的騙子卑劣的名望,郭文貴在海外人氣跌至冰點,已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郭文貴在1120發布會成立的法制基金,公布賬號公開募捐已有數日,郭文貴之流雖然使出如大螞蟻sara「不捐款就是五毛」的威脅論,路德裝托先曬捐款截圖的誘騙等各種招數進行逼捐誘捐,但時至今日,螞蟻幫成員要麼裝聾作啞、避而不談,要麼問東問西、說三道四,捐款者卻寥寥無幾。郭文貴眼看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日進斗金的法制基金美夢將要成空,逼得行騙多年、說謊時臉不紅心不跳的郭文貴在直播中情緒失控,歇斯底里,實在是期望與現實的差距有如天壤。

信任需求--謊言不斷揭穿

如果說1120發布會是郭文貴的滑鐵盧,那麼法治基金募捐一事,是郭文貴走向滅亡的標誌性事件。回顧整個「捐款門」事件,1120發布會上郭文貴宣布出資1億美元成立法制基金,螞蟻幫歡呼雀躍,信心滿滿,感覺實現喜馬拉雅指日可待。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郭文貴對法制基金關鍵性問題的說法互相矛盾、前後不一,從最初自己大罵捐款是騙子到後來鼓動募捐,從開始的不接受戰友的捐款到後來動員所有人為法制基金奉獻一點力量,郭文貴一點點的透支著自己所剩不多的信用,螞蟻幫成員也是在一次次的被欺騙中覺醒。所謂的法制基金就是郭文貴騙錢的一個幌子,面對無數的疑問和不解,螞蟻幫成員想尋求答案,因為他們也知道理越辨越明,但郭文貴的謊言經不起質問和質疑,一深究就會露陷,所以郭文貴在直播中惱羞成怒,氣急敗壞的大罵質疑法制基金的螞蟻,「你覺得法制基金有問題,你不捐就完了嗎,你大爺的?」此言一出,一個潑皮無賴躍然紙上,不知道螞蟻作何感想?按照馬斯洛的理論,郭文貴被螞蟻幫崇拜信任的需求被自己一點點透支,所以惱羞成怒,憤怒背後是惱和羞,惱的是螞蟻幫無人捐款,羞的是騙捐的把戲被揭穿。

安全需求---失敗的挫折感

哲人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郭文貴長期被螞蟻幫成員吹捧成無所不能的戰神,往日他在郭媒體所發的各種造謠貼文被螞蟻們當成聖旨經文,爭相轉載,無不熱鬧,所以他天真的以為,按照自己在網路中的影響力,募捐賬號一公布,螞蟻幫必是爭向捐款。可現實給了郭文貴一記狠狠的耳光,捐款門一出,郭文貴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那個曾經一呼百應、從者雲集的戰神了,他對螞蟻幫的領導力和掌控力已完全失效。因無法掌控現實,憤怒焦慮,一種控制失敗的挫折感讓文貴怒火難掩,內心的恐懼讓文貴變得色厲內荏,強大的落差感讓文貴無法繼續假裝淡定,無情的現實讓文貴露出了真實的面目,將一個紅通逃犯惶惶不可終日的內心展現的淋漓盡致。郭文貴的恐慌之怒是安全需求,一個曾經的戰神人設塌陷,唯有用咆哮和怒吼來宣洩情緒,給自己短暫的安全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輝煌一時的「戰神」而今淪落成潑婦罵街式的「怒神」,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沒錢的日子,郭文貴在也裝不出溫文爾雅、心平氣和的高級騙子了,狗急跳牆的郭文貴將一步步顯露出他無賴流氓的惡棍本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6: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