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鯨頭鸛恐怖的養育下代的模式

作者:深山蘭  於 2016-8-11 00: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談天說地|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鯨頭鸛, 恐怖, 養育後代模式

鯨頭鸛恐怖的養育下代的模式

 

 

鯨頭鸛,非洲的一種巨型鳥,英文的名字叫Shoebill。它的身高一般在1.4米左右,高的甚至能達到1.5米,重達7公斤。它只要在沼澤地里覓食魚類。

 

這種鳥養育後代的模式,在人類看來,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它一般生1-3枚蛋,但基本只養活一隻雛鳥。如果是僅生了一隻蛋,倒也好說,但通常是生兩枚蛋。兩枚蛋生的一定有時間間隔,因而雛鳥孵化的時間也不同的。通常是先出生的雛鳥要強壯。母親只選擇一隻強壯的雛鳥餵養,一般是老大得天獨厚,而小的那一隻,只有在老大生來太弱,或者被捕殺了,那它才有生存的機會。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養育後代的模式。

 

從數學上講,生兩隻雛鳥,能保證有一隻活下來,遠比僅生意只雛鳥,想保住它活下來的概率要大得多。從冷酷無情的數學數字上看,這種模式絕對無錯,但從人類的角度,就是從小生命的角度,也就是人類的良心來看,這樣的養育後代的模式,太恐怕了。對於那位沒有被選中要養育的雛鳥,你要冷酷無情地看看它餓死,或者根本不去看它,也不想(鳥類是否會回憶一類的活動,我不清楚的)。

 

人類的多數成員中,如果看到一個軟弱無力的嬰兒被遺棄,多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憐憫之心,全力去救助他/她。這是人類的天性。這種愛心的推廣,就是看到一隻弱小的動物幼崽,也產生同樣的感覺。當然,少數人類成員中,1可能根本不具備此類情感。

 

我通常視此類人根本不是人類的集合中的一員。

從人類的感情角度,鯨頭鸛養育後代的模式,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8.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07%;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9: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