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祖宗的食品(1)馴化什麼植物?

作者:深山蘭  於 2016-3-10 03: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談天說地|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5評論

關鍵詞:食品, 植物馴化

800x600

祖宗的食品(1)馴化什麼植物?

 

 

 

古人認為,學問的最高境界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天文和地理可不是好理解的,即使今天,這兩方面的許多細節知識,我們知道的仍然很少。

 

無論你是否是宗教徒,或者是哪個宗教徒,不管你相信什麼,有一點大致可以肯定,就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存在很長時間裡,至於究竟是多少萬年了,我們不去引用資料,那是經常在變的,並且還會傷害到某些人的感情。和人類很長的存在時間相比,人類發明的農業則是很短的:目前的資料是農業的發明大概在距今一萬年左右。

 

這就是說,人類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和野獸一樣地生存著:生活的所有目的就是:活著。他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裡,就是尋找食物。人類的所有成員都是機會主義者。遇到小動物好對付就打獵。其餘的時間裡是收摘果子和草籽一類的東西。

 

我們的這個地球的氣候變化是巨大的。當整個大陸是連在一起的時候,海洋的洋流能傳到地球的兩極及附近地區。加拿大哈德遜灣附近曾生長過棕櫚樹。加拿大北極島最高的緯度地區曾生長過森林。有的生長期並不都是該地區處於赤道附近的那個時候。也就是說,地球上曾經緯度很高的地區的氣溫很高。在天文和地質上時間尺度坐標下來說,地球上的氣溫是一個振動系統。全球的平均氣溫在10度和25度之間(現今的數字大約是15度)。

 

地球在距今幾百萬年的時間裡,北半球才周期性出現冰川期。最近一次的冰川期最盛大約在距今18千年。此後,冰川不斷消退。在距今1萬年左右,在溫度快速回升后,又有一段急劇降溫期。在高溫期,森林和植物北移。人類及動物會跟隨植物而北上。人口大量繁殖。但一遇到急劇降溫,人類面臨著食物難以尋找,無法生存的局面。

 

在這樣的生存壓力下,人類在今天的伊朗高原一帶,在森林和草原的結合部,馴化了小麥和燕麥一類的植物。這是今天的考古資料中推出的結論。

 

從伊朗高原到印度大陸,往北直通到黃河流域。今天的大部分農作物都是在這一帶被馴化的。

 

對中國文化成型影響最大的主要是黃河流域。最早的農業大部分在黃土高原上。《詩經》中描述農業的始祖后稷播種百穀的傳說。后稷的發祥地就是在黃土高原上。

 

黃土高原在遠古時,雖然在許多地方森林的覆蓋率比今天高得多。自然限制是降水量的變化及氣溫的變化。但黃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就是在人類根本沒有破壞的情況下,也基本是呈現屬於稀樹榦旱草原的景觀。黃土高原是在季風雨的控制下。今天知道,南半球太平洋海水和大氣層熱量交換機制是個振動系統。它影響了黃土高原的降水。那裡的年降水量會周期性的大波動。黃土高原的夏天降水很豐沛,熱量豐富。在這樣的物理限制因子下,我們的祖先馴化了幾種作物,就是稷、黍、粟、高粱、麥子和大豆。水稻應當是在長江流域馴化的。在黃河流域栽種這種作物大概是比較晚的事。

 

為什麼是這樣幾種作物?這是有極複雜的限制因素和原因的。

 

首先,稷是什麼?古人有時認為稷就是今天的高粱,還有人認為就是粟。還有人認為是黍的一種。王力老先生在書中就採用了這個觀點,說「稷,跟黍相似,但不粘。」這個「相似」是很滑頭的說法,無論植物學家們怎樣處理稷和黍的關係,他的說法都不會太錯。今天的植物學家們認為,稷是黍的一個種,其籽粒不粘。這樣看來,黍就是今天的糜子,它的籽粒為大黃米,做熟后很粘。而稷的籽粒不具有粘性。

 

中國古人認為穀神是稷,並把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社」是土神,而「稷」是穀神。二者結合,土地加上穀物代表人民活命的必須,所以,社稷就是國家。

 

稷這種作物對於古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概是古人最先大量種植這種不粘的黍,後來又選育出具有粘性的黍。至於粟,就是今天的穀子,其籽粒脫殼后稱為「小米」。一般來說它的顏色沒有大黃米黃。《詩經》中說:「彼黍離離,彼稷之苗。」二者互換,大概是指同一類作物,所以,稷應當黍的一種。

 

為什麼古人選這幾種作物馴化?今天知道,其中的稷、黍和粟,高粱是C4植物,而小麥、大豆和水稻是C3植物。

 

二者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注意過,農民在春天裡經常給小麥澆水,但你很少見過農民給糜子和穀子澆水的。當然,這是在天不是極端的旱的前提下。

 

這個原因只能在下次扯。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農家苦 2016-3-10 04:43
搬個小板凳坐你面前聽你扯,你扯完了我再接著扯。我的題目是「秦」字的故事,其中也涉及到為什麼秦地宜禾的問題。把「馴化」改成「栽培」是不是更準確點?
回復 農家苦 2016-3-10 04:45
五穀裡面的「菽」,相當於英語的「pulse」,不僅僅指大豆,還應該包括其它豆類。
回復 深山蘭 2016-3-10 06:33
農家苦: 搬個小板凳坐你面前聽你扯,你扯完了我再接著扯。我的題目是「秦」字的故事,其中也涉及到為什麼秦地宜禾的問題。把「馴化」改成「栽培」是不是更準確點?
你說改成」栽培「更準確一點,可以那樣說的,但我這裡主要強調人類的農業沒有興起時,人類面臨的難題就是:選取那種植物加以利用?馴化植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穀子是由狗尾草馴化而來的。原始的狗尾草,籽粒非常小,而穀子的穗今天可以達到二三十厘米長的,籽粒已經大許多了,但仍然叫小米。

我曾見過中國學人寫的《中國植物栽培史》,但我沒有買。如果參考那本書,也許好扯許多了。

我的此問寫了很長時間裡,但下文根本沒有寫成的。主要是強調C3和C4植物的根本區別,及黃土高原如何適宜栽培穀子和靡子的。這不是好扯的,要費很多時間的。

還是你先寫吧。

謝謝你的來訪!
回復 農家苦 2016-3-10 07:47
有一種說法認為,神農嘗百草,起先不是找葯,而是找你所說的適合栽培的植物品種,用植物的種子當食物,從而代替動物肉,減少對動物的捕殺。

我支持和鼓勵你完成這個工作,因為海外學者比國內學者有條件。
回復 Lawler 2016-3-10 09:36
農家苦: 有一種說法認為,神農嘗百草,起先不是找葯,而是找你所說的適合栽培的植物品種,用植物的種子當食物,從而代替動物肉,減少對動物的捕殺。

我支持和鼓勵你完成
樓主扯的這些,只有農家苦能接著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9: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