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羅素眼中的中國學生

作者:深山蘭  於 2016-3-6 12: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談天說地|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1評論

關鍵詞:羅素, 中國學生

800x600

羅素眼中的中國學生

 

 

 

羅素於1920年至1921年在中國講學。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是這樣評價中國的學生的:「我們倆所作的演講中,大部分是講給學生們聽的,他們熱情而又渴望獲得知識,但是他們所知不多,缺乏訓練,而且很懶,夢想著別人能夠把知識灌進他們的大腦,而自己可以毫不費力。……。中國人絕對有禮貌,喜歡阿諛奉承,但你仍會覺得他們很神秘,說話含蓄,他們相互之間的對話經常讓我們不知所云。」

 

羅素描述的自然是和他打交道的學生的大概印象。

 

他說那時的中國學生缺乏訓練,原因是當時的學校實行西方式的教學還不成形,支離破碎。至於他認為中國的學生很懶,自己不想進行思考。這種現象大概和中國的傳統有關。中國自古就是學生只會背別人的書,只加以重複就行了。像羅素進行的那種哲學思考,當時的學生中大概很少有人具備提出像樣問題的能力。在羅素眼中認為他們自己根本不想費力氣,那是很自然的事。

 

這種情況在今天改變了嗎?我看大概和幾十年前是一樣的。中國學人寫的教科書,我看起來是很不舒服的。他們只會把「正確的」的觀點一敘述,就完事了。別人的教科書中描述科學家們怎樣思考的那些文字,統統被他們過濾掉了。所以,那樣的教科書,讓人看后,越看覺得越沒有什麼可以思考的。越學越糊塗。

 

唯一有點不同的地方是:今天的某些人多了一點狂妄和無知。他們在和別人爭論時,甚至連別人的要點是什麼都沒有搞明白,就胡言亂語一通。在網上,那些具有什麼博士頭銜的人的某些表演就可說明這一點。一個人對於別人的觀點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首先是抓住別人的要點是什麼,針對提出贊成或者是駁斥的意見。這是一個學人的基本功。在科學上,一個打中要害的反駁意見經常是極有價值的,可以使提出者作更深的思考,乃至修正自己的觀點,從而使它更又道理。但若連別人的觀點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就胡打一通,那樣的反駁根本不值得去看。

 

羅素後來說「中國人絕對有禮貌」,因為那時的學生還具有傳統的修養,文質彬彬,就是裝也是裝得很像。對於此點,今天幾乎是蕩然無存。動輒像潑婦一樣開口大罵。真是斯文掃地。

 

這不能不是中國的痞子社會留下的後遺症。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0in;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6-3-7 00:18
中國痞子社會留下的後遺症:正能量支配下的痞氣,匪氣和霸氣。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0: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