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戰爭和基因交換

作者:深山蘭  於 2014-6-24 01: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談天說地|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基因交換, 戰爭

戰爭與基因交換

 

 

黑猩猩就分成部落,最小的部落就是幾隻黑猩猩;大一點的可能多一些。部落之間為了爭奪領地,基本就是敵對的關係。黑猩猩會設伏擊,把單個的雄性黑猩猩打死,把雌猩猩俘虜走。

 

人類乾的,本質上講,和黑猩猩沒有區別的。人類最早分為部落,後來是民族及國家。越落後的地方,部落的區分越厲害。一個國家中,地區觀念越鮮明的地方,人越落後。因為那是從黑猩猩帶來的傳統。聲稱他們自己的地區最文明,而不管哪些人是否是癟三,就結成小圈子,那是落後的象徵!

 

人類分成部落後,不同的部落基本就是敵對的關係。就是聯盟關係,也是和敵對的、或潛在敵對的部落相對而言,否則就無所謂聯盟。

 

部落之間經常進行的戰爭,固然是互相廝殺,但也是交換基因的重要過程。

 

中國古代的晉國在山西一帶。它北依蒙古高原南緣,西臨秦國。周圍常打交道的都是游牧部落,所以,晉國也是很強悍的。晉獻公時代(?——前651年),攻打驪戎的時候得到驪姬。無論是直接俘虜來的,還是失敗者送來的,反正是勝利者喜歡失敗部落的美女,姬就是美女的意思,並不是女人的名字。這個美女的姐妹倆都伺候晉獻公,她的妹妹叫少姬。這位驪姬生的兒子,後來晉獻公想立他為太子。老牛喜歡啃嫩草,並且喜歡嫩草生的兒子,這好像是全世界都一樣的。

 

問題是,晉獻公早就有了太子。這樣,國內麻煩就大了。反正,晉國從此就亂了套的,其過程太複雜,我們沒有功夫去扯的。

失敗的部落經常以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的基因注入了勝利者的群體中,並且通常是高貴的族群中的。

 

後來,晉國被三個大家族,經國漫長歲月的精心準備而解體了,分為韓、魏和趙三國。這三個國家間後來又經常互相殺伐。如果晉不三分,秦國要消滅其他國家,不能說不可能,但大概也要困難多了。

 

勝利者經常是把失敗部落的女人都抓走,加入他們的部落,基因交換絕大部分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的。

 

三國時,從西邊來的、強悍的董卓軍隊,把京城洛陽附近某地的男人殺死,把女人抓走。和其他民族的軍隊乾的一樣貨色。同時代的蔡文姬被匈奴人抓去了,她嫁給了匈奴的頭領。她後來描述說:「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她清楚地表明,中原人軟弱無能,婦女自然無法自保的,只能聽任命運的作弄。「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這裡可不是拉著婦女去參觀大草原的美麗風光的。

 

這樣的情景是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多戰爭后結局的形象描述。本民族之間有時也是這樣乾的。項羽攻入富庶的中原后,東歸的情景也是這樣的。那可以說是南方蠻族(文明開化程度太低)的野蠻行徑,與此相對照的是,劉邦的軍隊就很守紀律,沒有那麼野蠻。那些只會咒罵劉邦流氓的人(劉邦的流氓行為,主要是當了皇帝后體現的,那也應當說是皇權的狂暴,而不是人的品行問題),幾乎是閉著眼睛的。

 

戰爭中交換基因的結果是:許多敵對的婦女為敵方上層社會生育下一代。而母親對兒童的社會性格和價值觀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這樣,婦女就把自己原來社會中的某些價值觀帶入了征服者的社會裡。這樣的影響是緩慢但強有力的。這樣的影響是征服者原來根本沒有想到的,通常是想拒絕的東西。

 

除了交換基因而引起的某些價值觀的滲透外,敵對的雙方交換技術方面更是直接而明顯的。中國唐朝的軍隊在高麗人高仙芝的率領下,在西域和阿拉伯的軍隊交過手,結果是中國軍隊慘敗。中國被俘虜的士兵把中國的造紙術教給了阿拉伯人。這是造紙術西傳的明確記載。

 

二戰時,蘇德打得不可開交。蘇聯的T-34坦克的前裝甲是傾斜的。這樣的設計在幾乎水平飛行的穿甲彈面前,增加了穿甲的厚度。使得在相同重量的裝甲上具有更強的防護。這一技術德國在新設計的豹式坦克上應用上了。至於雙方互相學習軍事上各種技術,那是多得不可勝計的。德國的軍事侵略,使得蘇聯人今天都明確說的:他們對德國的機械製造技術非常尊重。但蘇聯學到了多少,我們就不知道的。

 

人類各個國家或部落之間,靠互相殘殺,交換了基因和其它很多的東西。這是殘酷而無法否認的事實。如果你進而推斷我喜歡戰爭,那你在學校里學的所有的東西都不合格的:完全不知道如何思維!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