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潘金蓮最後被賣前的心理分析

作者:深山蘭  於 2014-5-22 01: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談天說地|通用分類:愛情婚姻|已有1評論

關鍵詞:潘金蓮, 心理分析

潘金蓮最後被賣前的心理分析 

 

這裡的潘金蓮是指《金瓶梅》里的潘金蓮,而不是《水滸傳》里的那位。

 

潘金蓮一生命運悲慘。她很小就被父母賣作了奴隸。大戶把她玩膩了,就白送給了武大。到那時,她應當是成為了自由民。武大倒沒有把她視為奴隸的意思。

 

後來,她嫁給了西門慶,那應當是自由了,並且成為了奴隸主。她狠命打心眼不太夠用的秋菊,那裡還有一份自己曾經是奴隸的意思?

 

西門慶死後,潘金蓮由於作惡多端,吳月娘根本不會收留她,就決定讓王婆把她再次賣了。理由是:西門慶娶她時,花費了很多銀子。中國可以隨便把一個人當作奴隸去賣了。當年的潘金蓮為了一句話,可以和人打翻了天。她口口聲聲老婆都是平等的,她絲毫沒有什麼平等的概念,她最想要的是;騎在別人頭上。她要挾西門慶,去和李瓶兒睡覺,回來要把細節講給她聽。這裡除了她那變態的觀淫癖好外,恐怕還有要挾、蔑視別人的原因在其中。

 

潘金蓮一句話都絕對不讓別人,面對自己要再次被賣的命運,卻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更沒有去和吳月娘打翻天,自己的身子自己做主,而是耐心等待買主。西方的法學家指責中國根本沒有財產權的概念,不是指中國人的東西,別人可以隨便拿走,而是指財產所有權被轉移時,完全可以不顧法律上的限定。潘金蓮被再次賣,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吳月娘叫王婆賣潘金蓮,並沒有指定價格,由王婆隨便賣。王婆根據潘金蓮床上功夫好的特點,決定要狠價:白銀100兩。要知道,當時一個女孩賣的價格就十兩、八兩銀子的,最便宜的就5兩銀子。中國人口大繁殖,結果是自己的孩子就像豬崽一樣的被賣,且價格如此低廉!在《金瓶梅》的時代或晚些時候,明帝國全國一年的總收入就幾百萬兩白銀!也就是說一個帝國一年收來了僅夠買幾萬個潘金蓮的錢!

 

最想買潘金蓮的是西門慶的女婿陳經濟。他和潘金蓮早就在床上搞得火熱。按照書中描述的明代法律,后女婿和丈母娘通姦,要處絞刑!陳經濟決定用假名買潘金蓮,回家作老婆!無奈這位薛蟠一樣的人物,有薛蟠的秉性,但無薛蟠的錢財,他無法拿出100兩雪花銀子,只好去東京湊銀子,準備購買潘金蓮。王婆告誡他:誰出錢賣給誰,不給留貨!只有現貨,沒有期貨!

 

就在潘金蓮望眼欲穿地等著陳經濟拿錢來買她時,武松遇特赦,返回了家中。他到王婆處打聽潘金蓮的下落。當武松告訴王婆,他欲娶潘金蓮回家時,王婆不相信武松能拿出100兩雪花銀子,胡亂推脫。「那婦人便簾內聽見武松言語,要娶他看管迎兒,又見武松在外,出落得長大,身材胖了,比往昔又會說話兒,舊心不改,心下暗道:『這段姻緣,還落在他家手裡。』就不等王婆叫,他自己出來,向武松道理萬福,說道:『既是叔叔還要奴家去看管迎兒,招女婿成家,可知好哩。』」王婆提醒武松:「買潘的價格是白銀100兩。並虛假地告訴已經有幾個人offer 了,就像今天海外的中國人房產中介人常乾的那樣手段。武松搞明白了原由后,輕鬆地答應了。王婆催武松趕早錢貨兩清。「婦人道:『既要娶奴家,叔叔上緊些。』」

 

潘金蓮當初為了嫁給西門慶,把武大毒死。武松知道了真相后,欲殺西門慶報仇,無奈殺錯了人,被關進了大獄,幾乎喪命。多年的牢獄之災后,剛回家,就要娶殺兄的仇人潘金蓮,任何沒有傻到底的人大概都會懷疑武松此舉的動機!唯獨當事人潘金蓮對此絲毫不懷疑,立即認可了武松的想法。王婆對此毫不關心,那是很正常的。

 

而潘金蓮舉動為什麼是這樣呢?

 

潘金蓮當年想勾搭武松,一是武松一表人才,又是公務員。且中國經常有嫂子勾搭小叔的傳統!今天的科學研究認為,女人一旦對哪個男人動了情,她的大腦中就分泌大量的多巴寧(dopamine)。多巴寧的一種作用是:使人產生愉快的感覺,改善了心情和感情表達方式。「睹物思情」、「愛屋及烏」,對和哪人相關連的物品,甚至僅是聯想,都會導致大量分泌多巴寧。看見烏鴉都感到愉快,那就是多巴寧及其他化學物質的作用結果。多巴寧還控制著許多種荷爾蒙的釋放。所以,潘金蓮一聽見武松的話,大腦立即分泌出大量的多巴寧(像她那樣淫蕩的女人,這種物質的分泌可能也相對多些)。武松當年兇狠地要殺西門慶的舉動,潘金蓮都會完全忘記的,她也忘記了告誡西門慶「多使錢,務必結果了武松」的話。她自我安慰「這段姻緣,還在武家。」大概認為武松被多年的「勞教」改造好了,痛改前非,從新做人啦!她生怕錯過了這樣的好時機,自己趕忙出來見武松!

 

女人一旦戀愛,智力似乎是零,或者是負值,大概多巴寧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王婆僅拿了20兩銀子向吳月娘交差時,吳月娘問買主是誰,「王婆道:『兔兒沿山跑,還來歸舊窩。嫁了他小叔,還吃舊鍋里粥去了。『月娘聽了,暗中跌腳,常言仇人見仇人,分外眼睛明,與孟玉樓說:』往後死在他小叔子手裡罷了。那漢子殺人不眨眼,豈肯干休!」吳月娘作為旁觀者,她非常冷靜地看穿了武松此舉的動機,並且準確地作出了推斷。如果吳月娘當年對武松也懷著一種愛戀的心情,估計她也看不出來真相了,還會認為武松真的變好啦!

 

最後的結局是:武松逼迫潘金蓮講明真相后,殺了潘和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4-5-22 22:58
有意思。在國內時粗粗翻看過此書,沒耐心看到那麼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9: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