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上海發生如此悲慘踩踏劇,誰之過?(原創)

作者:天下豪宴  於 2015-1-4 12: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2評論

                 中國上海發生如此悲慘踩踏劇,誰之過?

 就是因為想要看彩光弦影,三十幾個人用鮮活生命的逝去,迎接了2015年元旦新年鐘聲的敲響,五十幾個人用遍體鱗傷的痛楚來回饋美麗的上海灘。在中國發生如此的踩踏悲劇,誰之過?

是組織者之過?非也!因為根本沒有人哪個組織組織在那裡慶祝什麼?那個地方是個公共廣場。既然公共廣場,就是任由任何男男女女前來休閑的公共場所,不會受到任何的限制,誰也不可以阻止從四面八方趕來慶祝的人們,因為,大家都是好心情而來,都是帶著美好的願望而來,又有誰會去掃大家的興呢?

是參與者之過?非也!誰也不會想到那個可以歡天喜地,開心慶祝的公共廣場,會一下子變成殺人的墳場呢,如果有誰知道,或像像那些號稱是神仙,有先知先覺般事先預知功能的,他們肯定不會去的,去者絕大多數都是心中充滿仲景祝福和希望的善良的人,你說他們製造了踩踏慘劇,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的。

是執法者之過?非也!上海警方應該能夠預見到廣場上會有很多人前來慶祝,也應該提前備足了足夠的警力維持秩序,可往年也有的呀,不是一直沒出事嗎?可為何偏偏今年人數眾多,難道是上海一下子冒出了很多人?不像!因為無論從視頻上還是照片上看到事發現場有很多的警察和協警在維護秩序,事故發生時有很多的警察在搶救傷員?

那到底是誰之過?誰又該為這樣的踩踏慘劇負責?我看是中國人太多之過!是中國人好奇心之過!是中國老百姓精神空虛之過!

中國人太多之過?從每年的春節、國慶、元旦、中秋等旅遊景點,高速公路上的景像可以窺見,到了這個時候,哪個景點上不是人山人海,人擠人,哪條高速公路上不是車連車,綿延數里,甚至數十公里,據稱中國現在有十四億人口,佔了全世界五分之一之多,如此密集的國度里,每年不發生一點踩踏慘劇似乎不太可能,只不過是死人多少而已。因為在公共場所銷有哪個環節有毗漏,就有可能瞬間發生慘劇。不足為奇。

是中國人好奇心之過?有些道理。很多人聚集到外灘廣場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據稱是聽說東方明珠塔上要閃耀弦光景象,那可是免費的視油然享受,美景欣賞,在微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一傳十,十傳百,百傳萬,爆炸式的傳播,吸引了成千上萬帶有好奇心的人前來享受,是正常的事情,但事實上最後東方明珠塔上根本沒有弦光表演,也讓充滿好奇心的一部分人有些失落,也許是爆發擁擠的誘因之一喲。

是中國老百姓精神空虛之過?非常有道理?現在中國境內還有多少公園、旅遊景點是免費開放的,還有多少電影是免費下村居巡迴放映的,還有多少歌舞劇團是免費下基層巡迴表演的,還有多少學校在做愛國主義教育的?還有多少幹部在真正為老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普通人除了一日三餐,玩手機、打遊戲、工作之餘沒有可去的地方,沒有可玩的東東,到廣場享受一下弦光的美景也是他們可憐的一點要求,可卻還是被無情的慘劇遏殺。悲矣。

如果不改革中國人休假的方式、不降低旅遊的費用,不增加服務人民的設施,不加強對這些時段和事件的預測,上海踩踏慘劇遲早還會發生!

當然了,上海踩踏事件最後追究一下上海黨政分管領導、警方分管領導、廣場管理責任人等的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是應該的,因為,這樣的慘劇必須要有人負責。否則,對不起死去的亡靈和傷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6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5-1-4 12:14
被追究責任,甚至下台都並不可怕。
2003年,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北京市長孟學農因SARS事件下台,數年後官復省部級;2008年,又因山西潰壩事故,他再度為黨下台,兩年後又官復正部級。 同樣原因,張文康從衛生部部長位置下台,半年後,官復正部級;2005年任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正部級)。
回復 牡丹石頭 2015-1-4 12:29
除了精神空虛,免費的也特感興趣,老人七十坐車不買票,沒事也要去兜風,否則就覺得虧了。
回復 唐貝勒 2015-1-4 13:48
防範發生危機的意識再強點,措施再多點,就有可能避免或降低危險。
回復 陳營 2015-1-4 23:21
總裁判: 被追究責任,甚至下台都並不可怕。
2003年,迫於國際社會壓力,北京市長孟學農因SARS事件下台,數年後官復省部級;2008年,又因山西潰壩事故,他再度為黨下台,
這樣的事情可以有多種說法解釋,北京突發疫情,民眾輿論不滿,市長下台給民眾一個交待,趕巧那個市長叫孟學農。其實應對民眾輿論只需要市長下台,至於是哪個具體個人那就是誰敢上誰倒霉。在任市長是個個人,無力應對突發事件,往往並非僅僅是個人原因所致,此時此事下台,異地再干是共黨政府最常用的幹部任用手段,事實上民眾也沒有要求這位市長削官為民永不啟用。

上海事件在輿論上也是可以如此辦理的,但最根本的是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以防這類悲劇的重演。
回復 清夢星河 2015-1-4 23:36
陳營: 這樣的事情可以有多種說法解釋,北京突發疫情,民眾輿論不滿,市長下台給民眾一個交待,趕巧那個市長叫孟學農。其實應對民眾輿論只需要市長下台,至於是哪個具體
陳老師和咱簡直就是觀點高度一致。那幾位總是「命苦怪政府」,你明知山有虎、風險大,還要去鑽,然後出事了一哭三上吊。
幾個發帖說什麼英美沒有擠死人的就更搞笑樂,英美應該算stampede鼻祖才是  
回復 寂禪 2015-1-5 01:11
中國人的「反思」特別獨特,多是如何「追究責任」,斷定什麼事都是「原可以避免」,媒體記者人,博客們個個都是全才,都是「管理大師」,對如何避免惡性事故都有全套的「萬能之策」,不服不行呀

要是美國人民都如中國人民那麼有「知識」,啥都懂,美國政府可就得天天有人要被「追究責任」,「引咎辭職」了。遠的不說,就說現在,流感在美國30幾個州流行,這次的流感特別邪乎,目前有幾十個人因此喪命。幾個月前衛生部門就知道今年的流感疫苗對付不了這個株系,但沒有「採取措施」。按俺們中國人的「問責」,這可是多大的「失誤」,這些「無辜的死亡」「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美國人太「善良」了,居然,沒有人找政府「討還血債」。這事擱在「專制的」中國,媒體新聞人該會多少「義憤填膺」,「慷慨激昂」?貝殼親又會有多少「感人的」或「悲憤」的文字啊
回復 吃喝玩樂 2015-1-5 11:22
寂禪: 中國人的「反思」特別獨特,多是如何「追究責任」,斷定什麼事都是「原可以避免」,媒體記者人,博客們個個都是全才,都是「管理大師」,對如何避免惡性事故都有
未必,美國的」追責」是個人行為,家屬可以告學校/診所/製藥公司,通過律師/法院/經濟索賠非公開進行。上海受難家屬未必能在法律上」有權力」起訴承辦5D 燈光公司/保險公司...所以只能在這裡出出氣,撒撒風。
回復 張楚召 2015-1-5 21:44
上海踩踏事故的主要責任者是中國政府。為什麼中國的節假日人口那麼集中? 因為每個人的假日無法自由安排。如果允許每個人自由安排假期,相信很多人不願意在長假日出門,出遊人口必然會分散,踩踏事件可避免。
回復 寂禪 2015-1-5 21:49
吃喝玩樂: 未必,美國的」追責」是個人行為,家屬可以告學校/診所/製藥公司,通過律師/法院/經濟索賠非公開進行。上海受難家屬未必能在法律上」有權力」起訴承辦5D 燈光公
「理論」上什麼都可能
回復 吃喝玩樂 2015-1-6 01:05
寂禪: 「理論」上什麼都可能
N 年前,一老太,告發麥當勞,因咖啡過燙,傷其舌頭,勝訴百萬美金。N 個實際案例,吸煙者告發香煙公司,獲得巨額賠償金,招致今日美國的煙草工業成為夕陽產業。美國社會中的一條重要食物鏈-法律。這些律師每日虎視眈眈的等待/盼望別人的「事故/糾紛/離異『,從中調停獲取利益,這些都是「非理論「。 N年前,吃喝玩樂在曼哈頓遭遇一起交通碰擦事故,在處理現場,至少有7-8個西裝革履的律師遞過名片「打官司,請找我」。這些都不是理論。

你所提流感疫苗的受難人,肯定要聘用律師來要索取濟賠償。這也是美國科技發展的一部分,醫藥公司受到損失,才不斷提高醫藥質量/科技含量,改良下一個疫苗。

英文俗語「You will learn when you pay"是美國/西方所有事故解決的最佳結局。但在中國,受難者paid too much.
回復 寂禪 2015-1-6 02:09
吃喝玩樂: N 年前,一老太,告發麥當勞,因咖啡過燙,傷其舌頭,勝訴百萬美金。N 個實際案例,吸煙者告發香煙公司,獲得巨額賠償金,招致今日美國的煙草工業成為夕陽產業。
沒有這麼簡單,這不可能成為一個「案子」。原因就不說了,一兩句說不清楚。
回復 吃喝玩樂 2015-1-6 02:38
寂禪: 沒有這麼簡單,這不可能成為一個「案子」。原因就不說了,一兩句說不清楚。
受難是「一組」人,不會不了了之,律師們也決不會放棄這個「商機「。 但也不會公開, 拭目以待。  直到今天還有人為硅膠乳房打官司。 目前的免疫苗事件,很可能是下個好萊塢大片的素材,如同<Erin Brockovich>電影(女律師為工業污水,造成受難者患癌,至死亡,為受難客戶打官司的故事,一個權力/賄賂/法律/金錢/正義角逐的實材電影)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6: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