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燦燦的加勒比海夕陽越過卡塔赫納大學的古老院牆,照灑在馬爾克斯雕像的臉上。在這裡,哥倫比亞國寶級文壇巨匠馬爾克斯夫婦長眠於此。
當地時間7月3日17時,馬爾克斯雕像的眼睛目睹「中國故事」攝影展在金黃的夕陽下揭幕。
參加此次揭幕式的有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永軍、卡塔赫納大學教學副校長埃德娜·戈麥斯、主管國際關係與合作的副校長克拉拉·維加拉、《視覺焦點》雜誌主編、波哥大國際攝影節總監兼創始人塞薩爾·毛里西奧、中國舞蹈家協會副秘書長柳斌、中國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陳瑾、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廣東省舞蹈家協會主席汪洌、中國文聯國際聯絡部副主任朱孟宇、玻利瓦爾美術與科技大學學術副院長埃斯特拉·巴雷托及卡塔赫納大學師生、當地攝影師和當地華僑共100餘人。
此次展覽由中國文聯、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哥倫比亞文化部主辦,中國攝影家協會、卡塔赫納大學承辦,哥倫比亞哥中友好協會、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北京周報社)拉美分社、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支持。

卡塔赫納大學教學副校長埃德娜·戈麥斯在致辭中表示,值此中哥建交 45 周年之際,「中國故事」
攝影展在標誌性世界文化遺產地舉辦,讓學校師生得以領略、欣賞並沉思中國的千年文明。
《視覺焦點》雜誌主編、波哥大國際攝影節總監兼創始人塞薩爾·毛里西奧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展覽不僅是一場影像的陳列,更是一幅情感的地圖,一座視覺的橋樑。卡塔赫納這座
「歷史交匯的港口」
迎來這場展覽,更具深刻的象徵意義—它正是對
「影像作為連接人類的敘事力量」
的最好禮讚。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陳瑾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卡塔赫納作為文學巨匠馬爾克斯的故鄉,以加勒比海風光與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基因聞名於世,選擇在此舉辦展覽,是因為
「這座城市與中國文化同樣擁有兼收並蓄的文明特質」。今天,我們相聚在這片孕育了文學奇迹的土地上,用影像續寫中國和哥倫比亞文化對話的新篇章。

這次展出的精選作品有40件,向哥倫比亞民眾展現中國的自然之美、文化之韻與時代活力。這些攝影作品以跨越國界的藝術語言,悄然牽引著觀眾的腳步,吸引觀眾駐足沉思,於方寸之間觸摸中國文化的萬千肌理。
該展已在法國、德國、巴西等全球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巡展,此次登陸哥倫比亞是中哥建交45周年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實踐。它不僅為哥倫比亞民眾提供了近距離觀察中國的窗口,更以影像為紐帶,推動中拉文明互鑒,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文化動力。
展覽將持續至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