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卡塔通博事件,哥倫比亞和平進程的小瑕疵

作者:愚人之見  於 2025-4-3 02: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今年2月初,卡塔通博地區形勢越來越緊張。哥倫比亞反政府武裝組織FARC的殘餘人員與哥倫比亞民族解放組織ELN之間的戰鬥影響到了該地區的平民百姓的生活。據當時媒體報道,衝突死亡人數達到80多人。後來政府澄清為38人。三、四萬當地民眾流離失所,逃至鄰近的庫庫大市躲避,還有兩萬多人在原住地不能動彈。隨後政府宣布增兵到該地區維護民眾的治安,總統佩德羅宣布進入的「國家內部動亂和經濟緊急狀態」。

         那麼,卡塔通博在哥倫比亞的地理位置是怎麼樣的?「和平協議」簽署后,哥倫比亞的反政府武裝組織的情況如何?為何是在這裡發生此類事件?此事對哥倫比亞的其他地方有何影響?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卡塔通博是哥倫比亞的一個地區,位於北桑坦德省東北部和塞薩爾省西南部的一小部分,位於哥倫比亞東面山脈與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之間的地區,由 13 個市鎮組成:阿布雷戈、孔文西翁、埃爾卡門、埃爾塔拉、岡薩雷斯、哈卡里、貝倫海灘、奧卡尼亞、里奧德奧羅、聖卡利克斯托、薩爾迪納塔、特奧拉馬和蒂布。

         卡塔通博獲得次稱呼主要是因為卡塔通博河流經整個區域,過境后流入馬拉開波湖。河流在委內瑞拉那邊靠近入湖口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卡塔通博閃電」的地方,每年中有140160個晚上都會發生閃電,每個小時更可高達280次。因此,整個地區意指包括委內瑞拉的兩國邊境的地區。

         殖民地時期該地區以種植甘蔗和可可豆為主,后殖民地時代轉為種植咖啡。20世紀后,在該地區發現了石油,儲量豐富且品質優良,是哥倫比亞最早開採石油的地區之一。同時,該地區也是一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看到,該地區是卡塔通博國家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被哥倫比亞東部山脈阻隔后,與委內瑞拉交界還有一片平原。在地理位置上山脈把卡塔通博與其他地方分割開來,所以在歷史上一直被邊緣化,也就是中國俗語說的「山高皇帝遠」。

         要說該地區的衝突得追溯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當時的保守黨和自由黨的衝突是暴力的。1946 年至 1966 年期間,哥倫比亞激烈的內部衝突中,估計當時全國有超過19萬人喪生,另有200萬人流離失所。尤其是自由黨領袖,1950年總統候選人蓋坦的被謀殺,引起了更大的衝突,導致隨後出現了3大游擊隊,FARCELNEPL,也稱「持不同政見者」,有別於「犯罪組織」。

         1948 年初,當時多個城鎮的多名自由黨人慘遭保守黨屠殺的消息傳出后,蓋坦組織了幾次大規模參加的遊行,其中包括著名的「火炬遊行」和「沉默遊行」。而他也不幸於194849號被謀殺。蓋坦被謀殺當天下午的行程包括與當時的古巴年輕學生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委內瑞拉政治家羅慕洛·貝當古等人會面。

         這次暗殺事件激起了民眾的暴力反應,隨之而來的政府鎮壓被稱為「波哥大事件」,摧毀了波哥大市中心的 142 座建築物。暗殺行為引發的暴力事件不僅集中在首都,還波哥大附近的重要城市,如錫帕基拉。

         蓋坦去世和波哥大事件發生后,在接下來的10年裡,兩黨衝突愈演愈烈,並蔓延到該國其他地區,包括卡塔通博。這一時期被稱為「暴力時期」(我稱之為「哥倫比亞的10年動亂」),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發生了屠殺,而蓋坦的遇刺成為哥倫比亞歷史的轉折點。  

         後來,卡塔通博人民組織起來,並領導大規模社會動員,發起了如1987年的諾羅連特遊行(Paro del Nororiente)和19885月的農民遊行等等。幾十年來,卡塔通博人民一直要求國家改善他們的基本生活條件,並讓他們參與其領土管理的決策,但一直遭到忽視。

         國家對該地區的邊緣化造成了游擊隊的進駐,最早是七十年代末的ELNEPL,後來八十年代中期又有了哥倫比亞最大的游擊隊FARC來安營紮寨。導致了該地區的情況更為複雜。

         正是由於卡塔通博處於哥委兩國交界地理位置的特點,而且其土地資源豐富,成為了各種武裝團體野心勃勃要控制和佔領的原因。他們試圖控制這些販毒路線,同時也試圖控制毒品種植園,包括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 (FARC)、民族解放軍 (ELN)人和民解放組織 (EPL) 三大游擊隊以及准軍事組織。

         據媒體透露,該地區數千公頃土地種植了非法作物。但儘管面臨毒品種植和販運、非法開採礦業資源、強行佔用種植棕櫚樹的土地,以及居住在邊境地區所面臨的複雜地緣政治局勢等困難,卡塔通博居民仍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2016926日,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規模最大的游擊隊FARC「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簡稱「哥武」)在卡塔赫納舉行和平協議簽署儀式。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與「哥武」領導人羅德里格·隆多尼奧·埃切韋里在協議上簽名,這標誌著雙方長達半個世紀的武裝衝突結束。

         其實,在桑托斯之前的烏里韋總統兩屆8年執政期間,對游擊隊實施了強硬手腕,不斷擠壓游擊隊的生存空間,甚至退到邊境線委內瑞拉那邊安營紮寨,給了後任者桑托斯總統重要的談判籌碼。再加上委內瑞拉查韋斯通過民選方式成功當選總統的例子,讓哥武FARC的領導人覺悟到時代的進步,改變了革命的方式。為民眾打抱不平,爭取利益,可以通過和平方式來進行。所以在委內瑞拉和古巴的斡旋下,在古巴開啟了艱難的談判過程。

         據桑托斯總統說,簽署和平協議時哥武FARC大約有一萬六七千人。百分之八十的游擊隊員願意歸降政府。那時全哥倫比亞全國各地有26個「集中過度營」,歸降游擊隊員在過度營里學習各種社會生存技能,以便融入社會,有學習制衣、種植經濟作物、製作手工啤酒,甚至還有旅遊的等等。現在已經基本上融入社會或利用國際慈善基金創業,新聞上也沒有這些人違和的報道。

         據電視新聞報道,游擊隊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販賣毒品、綁架和收保護費等。在一線操作這些的人大多手上都有血案,和平協議里的懲罰只能減輕,不能赦免。所以不歸降的基本上都是這些人,能有賺錢的渠道,為何要去受牢獄之災呢?誰還會有如此高的覺悟?

         這些人有個別加入到第二大游擊隊ELN或者販毒集團如海灣部落(El Clan del Golfo)等,大部分還是聚在一起繼續之前的「生意」。

         和平協議簽署時,桑托斯總統就在演說中提到,全國32個省,其中20個不完全受政府控制,也就是各游擊隊和毒販控制區。當歸降游擊隊員都遷移到集中過度營,以前控制的地盤有些政府接管了,有些卻是其他兩大游擊隊或販毒組織去填補空白。這自然就產生矛盾和衝突,尤其是有關毒品生意的地方。

         前幾年就有過幾次,好幾個地方游擊隊武裝罷市(PARO ARMADO)的事件。其實有些是游擊隊之間或毒販爭地盤,為了不誤傷民眾而為之。但確確實實是影響了其他民眾的生活和秩序,面對槍林彈雨,誰還敢上街或出門農作?政府也出面干預,派軍警加強保安。問題是這是暫時的行為,一旦軍警撤離或放鬆,民眾還是要自己面對。卡塔通博只是其中一個比較嚴重的地方而已,正所謂「山高皇帝遠」,部隊的人員和裝備都不好調動。

         美國和墨西哥邊界非常緊張,除了拉美各國往美國走線的非法移民外,更重要的就是毒品,尤其是「可卡因」,因為美國是全球毒品消費市場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由於近年來,南美可卡因毒品往美國走的路徑轉向委內瑞拉,所以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2千多公里的邊界線成了難以防範的區域。而卡塔通博這個有地理位置優勢的地方自然成了各方勢力爭搶的地盤。

         哥倫比亞一直以來都是右派執政,這次佩德羅這個左派選上總統,他的理想就是「哥倫比亞全面和平」。他以前就是M19 游擊隊的頭目之一,也就是為幫助當時著名毒販保羅埃斯科娃爾燒毀販毒證據而攻佔最高法院的那支游擊隊。他1990年歸降政府,並拿到兩個學位。後來開始從政,當上了議員。2012年選為波哥大市長。所以,在他當選哥倫比亞總統后,計劃與所有游擊隊進行和平談判,甚至包括一些犯罪組織。他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殘酷。不單社會上的反對聲音很大,而且談判的對方並不合作,不給面子。

         與民族解放武裝ELN啟動的和平談判在委內瑞拉和古巴的斡旋下進行,但進展一直不順利。也許是在要談判籌碼,ELN近年來還在實施綁架、殺害社區首領,甚至與軍警衝突和炸毀輸送石油管道等。由於最近卡塔通博的事件據說是哥武FARC殘餘部隊與ELN之間的衝突導致,所以佩德羅政府決定暫時擱置與ELN的和平談判。

         總統佩德羅宣布進入的「國家內部動亂和經濟緊急狀態」,主要是因為逃離到附近大城市庫庫大的難民人數已經有四萬左右。還有在當地不能出門逃離的等待救援的偏遠山區的民眾,政府只能出動軍用直升機實施救援。當地的醫療系統崩潰,物資匱乏,彈藥短缺,總統急需把事態升級才能動用更多的資源和快速調動部隊,還有動亂影響下的民間稅收等問題的特殊解決方法等等,以緩解動亂帶來的影響。但需要國會的大多數同意,並有可能修改其中的條款,確認適用範圍和時間等才能通過(已經部分通過)。

         該次事件除了事發的卡塔通博地區的民眾和附近收留難民的邊境城市庫庫大外,對其他各大城市及旅遊點完全沒有任何影響。首都波哥大在去年12月份還接待了超過一百萬的遊客。2024年約有620萬外國遊客到訪哥倫比亞,成為了拉美旅遊人數做多的國家之一,拉丁美洲旅遊收入第三高國家。如果各大旅遊城市和旅遊點混亂不堪的話,怎能有如此成績?如果旅遊者都沒有影響,當地民眾就更沒有影響。

         說到城市裡面的治安那是另外一回事,與毒販和游擊隊的關係不大。但從經常在拉美各國走動的國內推銷員嘴裡得知,哥倫比亞已經比其他國家好太多了,比如巴西、阿根廷甚至智利。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週遊世界,背包客、自駕、騎自行車環遊各種各樣的都有。其實,我有一個比較靠譜的總結,就是「你對當地了解的程度決定了你的安全度」。每個國家和城市都有她的好和壞,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怎麼去怎麼走,要注意什麼,這都是需要提前跟當地的僑民或者當地的朋友了解的。

         哥倫比亞是一個處女地,包括航運、礦業、商業、工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等等。還有更多的神秘值得你去探索,比如四大特產黃金、鮮花、祖母綠和咖啡;豐富的水果一天吃一種,一年不帶重複的;還有眾多的美食如安德烈斯牛肉店和世界第一的女廚師LEO;更有眾多的美景如世界非遺的咖啡文化游,以及世上最美河流彩虹河,那裡曾經是游擊隊的大本營,現在卻是哥倫比亞最大的旅遊名片。

         大家都聽說過麥德林吧?曾經的八十年代全球最大毒梟保羅·埃斯科娃爾的老窩,最著名的「13區」也從麥德林的犯罪重災區搖身一變成旅遊打卡熱點。卡塔通博只是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交界的一小片地方,卡塔通博事件也只是哥倫比亞眾多美好中的一個瑕疵而已。哥倫比亞在脫變,在進步,和平將最終到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