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再談「愛國」及「以人為本」

作者:愚人之見  於 2011-8-20 04: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門外漢 門外看|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再談「愛國」及「以人為本」

                    

                                                                      全委華人文聯 庾志堅 1/12/2010

 

今天,2010121日,第23個世界愛滋病日,我懷著沉重的心情編輯著「愛滋病日」的專欄。在網上瀏覽新聞和查證資料時,有兩篇報道吸引了我的眼球。一篇是總理溫家寶來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另一篇是新京報的新聞「40余名河南輸血感染艾滋者艾滋病日進京維權(以下簡稱『維權』)」。

前面那篇顯示了國家對艾滋病預防工作的重視和對艾滋病患者的關心。而後面這篇「維權」新聞,又讓我想起了在我們《委國僑報》55224版,我編輯過的另一個令人心酸的個案——南方都市報的「生命究竟還要承受多少苦難?」。當中的主人公田喜,他那種發現自己被感染后的絕望,從新做人的那種堅強,維權上訴的那種執著,以及對被社會認同的渴望,催人下淚。

而作為責任方的政府部門之間踢皮球似的處理方法,引人發怒。從而導致了主人公田喜的絕望,以甩院長辦公室的用品來泄憤。並因此被判刑。田喜由於「故意毀壞財物」罪被判入獄,而作為事件起因的政府醫院所犯的「過失傷害」,甚至可以說是「過失殺人」又當如何入罪?

「維權」報道里提到一位患者家屬表示如果這一天不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處境,其他的日子就更難了。

還有:這是一群大多因輸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4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家屬,全部來自河南,大多數是農民,最小的患者是因母嬰感染的3歲孩子,年齡最大的是曾做手術輸血感染的61歲普通農婦……

多次接觸艾滋病患者賠償案件的北京瑞風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方平深有感觸,他說,因輸血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在尋求賠償時,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無法立案,無法進入法律程序。

李方平在河南省某縣法院要求立案時,立案庭直接答覆不能立案,目前只能通過行政途徑解決。而行政途徑一般情況下就是上訪,受害者又成了上訪者,也成了地方維穩的對象,賠償之路走得更艱難

無法可依,投訴無門,使得這些無辜的受害者有怨無路訴。而我們的「人民代表」此刻在哪裡呢?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立法跟不上還情有可原。而關乎民生切身利益的立法,何況是保護弱勢群體的立法為何就那麼難呢?

正如在交通法規里保護弱者的原則,行人違反交通規則,司機正常駕駛撞了人也要賠償一樣。面對這群由於政府的體制問題和管理的疏忽而導致倍受傷害的弱小群體,我們強大的政府又該如何體現它的偉大呢?他們付出的是鮮活的生命,政府應該給予他們的補償相信是我們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的國民經濟收入中的「九百牛一毛」。健全法制的警鐘在敲響!

請看以下的個案:

劉喜梅是河南省新蔡縣化庄鄉人,從小被送養,養父母已去世,1995年曾因受傷輸血,200410月查出已感染艾滋病,兄嫂拒絕收容她,她一個人住到了鄉里的艾滋病點衛生院。

她說:艾滋病毀了我的一生。曾經的理想,已徹底遠離了她,活下去成了最現實的問題。

 飯碗隔離,鄰居的躲避,怪異的眼神,親人的疏遠,又加上別人對我的歧視,我一刻也不想活,心裡就想著趕快死掉。

2007年,鄉醫院要求喜梅搬走,我確實沒地方可去,當時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得了。我好想有個屬於自己的家,哪怕就是兩間房子,我也很滿足了。

我們知道他們是無辜的一群,但,不應該是無助的一群。假如我們的政府官員還有點良知;假如我們的人大委員是真正地為百姓伸冤;假如我們的政府部門是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負責任的部門;假如我們還尊重自己作為人的權利,我們不可能不對這群弱勢群體伸出援手。

又假如他們當中有我們政府官員的親屬。當然,也許會作為個別案例處理,但終究我們不能迴避這樣的一個事實:如何讓這群無辜的受傷害者不再彷徨,不再受到新的創傷,讓他們樹立起「活好餘下日子」的信心,別再往他們的傷口上撒鹽了。

在我們的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已經成為GDP世界第二的時候,我不敢說讓我們停下來,但是否應該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在高速衝刺經濟的時候,有沒有把人性、道德、倫理等一些基礎的東西給甩掉了。

正如我們上海的高層建築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紐約,但面對一幢28層高的住宅大樓的火災卻無能為力。就算是因為外牆的建築材料而造成難以搶救,但這也是暴露了立法的滯后,管理上的疏忽和施工人員素質的低下等等漏洞。

而正是這些基礎的東西支撐著社會的繁榮,經濟的發達,和城市的現代化。經濟發展有泡沫,社會發展也有泡沫。如果這些基礎設施沒有做好,那麼這些繁榮經濟的現代化外表也就成為社會發展的泡沫,終有一天會爆破。

那麼我們就算再投資四千個億去拉動經濟,保持經濟的增長,加快農村城市化,那又有何作用?又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一動不如一靜。我希望看到的是溫家寶總理留在北京,親自接見這群無辜的受害者,傾聽他們的滿肚苦衷,並答應他們儘快立法保護他們的權益。這樣才更顯示中央的「以人為本」的精神。

我相信,正如一個家庭,夫妻相愛,才能家庭和睦,家和才能萬事興。一個國家,只有「民愛國、國愛民」,相互相愛,才能結出豐厚的果實。

我相信,以胡錦濤和溫家寶為首的中央決策層能夠提出「以人為本」的治國方針,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能把它真正落實好,並且落實到實處。

 

 

 

                                                               ——完——

 

留言:  「民愛國、國愛民」,只有相互的愛,才能結出豐厚的果實。

互動聯繫franciscoyuzj@yahoo.com.cn  QQ: 85886972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6: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