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須要強勢文化
全委華人文聯 庾志堅 6/04/2010
在改革開放3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外匯儲備、生產總值、出口總量等等經濟指標都排到了國際前列,其取得的成就是史無前例的。在這樣大好形勢下,中國正「須要」一個強勢的文化做後盾,以持續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滲透力。為什麼說用「須要」而不是「需要」,因為已經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時候。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明,如大唐盛世、四大發明、鄭和下西洋等等的輝煌,但也因為歷代個別統治者的腐敗和愚昧,把一些真正的優良傳統給遺棄了。
今天,從世界各地紛紛興辦《孔子學院》可以看出,其他先進國家也開始研究和學習甚至崇拜我們的老祖宗——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而我們作為發源地、祖籍國卻曾經被拋棄被批判的東西,人家拿來當寶貝。我們是否應該好好反省反省,我們對自己祖傳的文化都做了些什麼?
我們應該審時度勢,根據現在的現實情況,分清那些是優良的傳統文化和思想,應加以保護、提倡、學習和運用;那些是糟粕,應以唾棄。這樣才能發揮我們幾千年歷史的優勢,別讓人家後來居上,如同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現在有哪一樣我們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
我曾經說過:歷史應該是用來鞭撻我們的思想,而不是老是拿來回顧、炫耀,並以此沾沾自喜。否則,只能使我們處於落後、被動的狀態,沒有向前的動力。
從媒體上看到中國要與日本合作搞動畫《三國演義》,我感到非常氣憤。為什麼?難道我們中國人不會創作動漫?難道我們沒有創作的條件和技術?非也。《大鬧天宮》這樣優秀的動畫片哪裡來的?就是在當年沒有電腦創作,全手工的製作不也能出好作品?作品是出自我們的土壤,應該由我們來把它搬上銀幕。我不想再看到像《花木蘭》這樣的題材的動畫片再由外國的公司創作和發行。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日本人參與進來,肯定會套上他們的「武士道」精神,用他們的手法來處理一些關鍵的東西。因為他們擁有強勢的文化,他們想要主導世界,從近來的軍國主義的復甦,派遣維和部隊到別的國家,增加國防預算等等可以看出其野心。而且隨著經濟、科技的輸出而附帶著文化的輸出,君不見全世界都玩著PLAY STACION,兒童們看的動畫片絕大部分是日本的產品,可想而知這些東西對他們以後長大的影響。
當然,並不是說日本的動畫片就一無是處,至少像《。。超人》宣揚斜不勝正還是好的。而像一些《足球小將》式的,就顯得內容空洞,每一集都幾乎是雷同的情節,只是球隊和隊員面孔的改變。而我們如此之多的歷史名著,如古代的《紅樓夢》、《三國演義》、《七俠五義》、《水滸傳》、《成語故事》……等等,近代的一些如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題材多不勝數。我們至少在現成題材方面有足夠大的空間,而為何就沒有人去做呢?
廣告「中國製造」的出現和在西方電視頻道的播出,其實是我早就存在的想法,而且應該更加深入和延伸。我們「必須」把自己推薦給世界,讓世界更好地認識我們中國的文化,了解我們中國這些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了解我們共創和諧社會的遠大理想和永不稱霸的承諾。
駐外的文化機構理應擔當起推廣中國文化,讓當地人更快、更新、更及時地了解中國變化的文化使節的任務。至少像委內瑞拉的任何有線電視台有中央電視4頻道和西班牙語頻道的播出,還有向當地媒體提供和推薦及時的中國新聞報道。 一些有推廣價值的新聞片和專題片、電視劇、電影等資料翻譯後向西語地區通過各種渠道贈閱或進行文化交流,資金可以由企業廠商贊助,以廣告形式補償。順便說一下,駐各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應該懂當地的語言,否則如何擔當他的職責?如何跟當地的文化部門溝通?如何進行文化交流?很高興從朋友那裡得知,這一任的駐委內瑞拉的文化參贊會西班牙語,這是好的開始。
還有,像上一任大使——張拓,在中國舉行奧運期間,到著名電視台為大家講解開幕和閉幕式;在由我國為委內瑞拉製造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過程轉播時也同樣到場並講解……等等,我覺得這些個舉動非常好,可以在這些關鍵時刻讓更多的人了解更多關於中國的事,讓他們了解更真實的中國。
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中國通過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無論從經濟物質、體制制度、民生民權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隨著國內的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增加,世界工廠的逐漸形成,國際關係和國際地位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國際上中國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我們要抓好這個契機,把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蘊藏的價值與世界共享共識,把我們介紹給世界,也讓世界認識我們。
讓我來講講我所接觸到委內瑞拉各階層對中國表現出來的感知。
首先在低層。有一位做泥水的師傅,在午休時跟我閑聊。他說因為經濟問題他上學不多,但很喜歡看書和好奇,很多東西都想知道和認識,他能說出至少五十個國家的名字和它們的首都。在這裡很少見到這樣的人,我也經常看見他上班時還帶著書本,午休時拿出來讀。
他對我說:他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很好奇,很想知道更多關於中國的東西,並不斷要求我教他中文。他說只有學好中文才能更了解中國,並問我哪裡有學中文的學校或中文班?很遺憾,馬拉開波中華會館的中文班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無語。
再來說說中層的。我女兒的乾爸,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在大公司里做管理和電腦程序的。他已經在加拉加斯東方公園裡跟一個中國人的徒弟學、練了差不多十年的工夫,還利用業餘時間到夜校學中國的腳部推拿術。還說如果什麼時候我回大陸,他要跟我一起去。我也經常把一些從大使館里弄到的關於中國的贈閱資料給他送去,他非常高興。每逢委京中華會館舉行節日聯歡,他們也不請自來。還讓我教他茶道,並專門購置了茶具、茶葉。遺憾的是在售賣國貨地方的同胞大多數都不會向當地人介紹和推薦產品。
還有像在政府部門工作的高層人員。在委內瑞拉政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有幸被邀請到國會參觀和參加慶祝活動。親眼看到和聽到國會(AN)的秘書長跟議員們在談論手上的小型《毛主席語錄》西文版,互相比畫著誰的更漂亮,誰的更新版。沒有的,問從哪裡能弄到。有的,說是到中國時給送作留念的。
只能是從中國弄過來的,因為這裡根本沒有中國翻譯成西語的圖書出售。在我2001年出國前,能在廣州買到的關於學西語的圖書寥寥無幾,只是到北京簽證時跑破了鞋才找到幾本。在廣州外國語學院里,學英語的開了四五個班還裝不下人,而學西語的才十來個。中國對西語地區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西語國家的外交人員也是奇缺,因為除了懂西語還要有外交經驗。
所以,中國要轉移戰略方向,擴大戰略聯盟,要向中南美洲靠攏的話,就應該加緊培養西語人才,增加西語的翻譯工作,以便和西語地區、國家溝通和交流。
沒錯,語言受歡迎的程度取決於這些國家的經濟和科技發達程度,但別忘了講西語的人口是僅次於中文和英文,排行第三位。還有它們都是比較落後的地區和國家,這些地方的發展空間要比發達國家大得多,經濟上的相互交流潛力更大。在現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情況下,這些地區更吸引人們投資的眼光。
已在海外開辦的256所孔子學院成為海外推廣中文和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有國外媒體指責這是中國搞文化滲透,那是心虛,那是造謠。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之美和其中蘊藏的價值是屬於世界的,我們應該推薦出來讓大家共識共享。地球村的概念已經形成,共創和諧社會也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借用香港《鳳凰周刊》的文章里的一句話:文化和價值的傳播的無罪的。
在如此的特定歷史環境下,以文化交流帶動經濟交流,又或是兩種交流同時並進。中國「須要」強勢文化作為堅強的後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