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生不太愛吃豆腐,總覺得豆腐有股黃豆特有的腥氣。
一次去新加坡,票訂的急,路上轉了三次機,花了二十三個小時。後來想想也沒省下多少時間。回來后,有很長時間聽不得雞肉和意粉這兩樣吃的,想是在飛機上吃傷了。
在新加坡的幾天里,天天閑下來就是走路,本來不大的地方,讓我用腳也量的差不多了。由於天氣熱,每天的胃口都不是很好。那次回來,我竟瘦了不少。
一次,在街上閑逛著,進了一家大排擋。角落裡,一個看起來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守著個小攤位。面前一個大鍋里清水煮著一塊塊白白的,各種形狀的東西,聞著挺清香。我問那是什麼,老太太說是自家做的豆腐,每天只做十斤。我倒是不知道新加坡也有做豆腐的,以為他們只會吃海鮮了。那豆腐是用鹽水煮的,有加了餡兒的,也有魚肉做的,再有就是普通的豆腐,混著煮在大鍋里,沒放其他的調料兒。老太太給我盛了一碗,又加了些鍋里的鹽湯兒。一口豆腐下去,我竟沒吃出豆腐的腥氣。原本從外邊兒帶的潮熱也去了幾分,我的胃口竟然開了,又去要了一碗,老太太看著我笑咪咪的。
後來的幾天,心裡總念著那鹽水豆腐,但再也沒找到機會去吃了。回到家裡,也試著自己煮了鹽水豆腐來吃,但終吃不出來那個味道了。
有時候想,那豆腐可能只在老太太那兒才吃的到,就像很多事情發生了,那時間,那地界兒,那情形下,過了就沒了,再一次卻怎麼也不是原來的那個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