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台山,中國第一僑鄉。這次回國,適逢清明節,隨國內家族成員回鄉拜祭祖先。是日下午從廣州驅車入台山,傍晚到達縣城台城,入住高業大酒店。圖為台城夜景。
高業大酒店大堂富麗堂皇。
上酒店餐廳用晚餐,大廳正好有婚宴,場面熱鬧。
曾在高業大酒店用餐數次,印象很好,菜式是很地道台山菜,味道一流。
台山菜果然名不虛傳。
晚飯後逛台城夜市,酒店后側便是台山商業城購物中心。
台山商業城內燈火輝煌。
台山商業城內燈火輝煌。
台山商業城外廣場。
縣城也有麥當勞。
露天大排檔。
廣場上遊人如織。
廣場中央有陳宜禧銅像。
陳宜禧 (1844-1929),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貧,以賣髻繩、針、鈕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圖火車站當清潔工、築路工,1889年組建廣德公司,自任總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鐵路工程。他先後在美國從事鐵路建設達40年之久,築路經驗豐富。光緒三十年(1904年)回鄉,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為號召,倡建新寧鐵路,得到縣人及旅外僑胞的支持,紛紛投資,先後共籌得股金425萬銀圓,並於1906 年成立新寧鐵路公司,陳宜禧被推為總理兼工程師。歷經14年的施工,於民國九年(1920年),建成斗山至北街幹線和台城至白沙支線的新寧鐵路,寫下了我國自力建築鐵路的光輝史頁。(網上搜錄)
廣場旁邊就是騎樓街區,現為台西步行街,位於台城繁華地段,原名叫台西路,東起天橋百貨商場,西至台山商業城。明朝嘉靖十年就已存在,有470多年的歷史,樓高多為三、四層,建築風貌特別,既薈萃歐美及東南亞各地風格,又有中國南方特色騎樓,臨街立面千變萬化,充分顯現僑鄉歷史風情,見證了台山華僑創業和吸取外國建築文化精華的歷史,極具歷史文化欣賞價值。1902年開始有商店,樓下商鋪,樓上住人,商住合一,商貿繁榮,布莊、銀行、金飾商鋪、茶館酒樓,連接座立,該街與其它街構成興旺的商貿城,使台城贏得「小廣州」之美稱。(網上搜錄)
該街長五百多米,商鋪並立,商鋪由於有騎樓走廊相接,因此逛街時完全可以「晴不曬,雨不淋」,極宜休閑、購物、觀光旅遊,日間興旺,夜晚更是繁華,行人如鯽,顧客盈鋪。(網上搜錄)。圖為台西步行街夜景。
穿行在台城老城中心區,這裡的每一棟「洋樓」都值得細細品味,建築上的每一個圖案,每一根立柱,無不透露出濃濃的西方古典韻味。縱橫交錯的騎樓街,令人彷彿回到了上世紀初。
近百年老建築,恍惚穿越到上世紀初。
老城中心區由城東路、縣前路、中山路、正市街、青雲路、東雲路、南門路、草朗街、健康路共9條騎樓街組成,沿街建築多為上世紀20至30年代所建,絕大部分都原汁原味地保留著原有的風格,少有改建。
騎樓臨街立面的建築風格,大量吸收了西方建築文化,處處洋溢著西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的藝術氣息。
僑鄉騎樓街。
僑鄉騎樓街建築上的每一個圖案,每一根立柱,無不透露出濃濃的西方古典韻味。
西方古典韻味建築。
僑鄉騎樓街。
僑鄉騎樓街。
天橋百貨商場舊址。
百年前便有百貨大樓建築物之間人行天橋,可稱為開創商業便利先河。
商鋪由於有騎樓走廊相接,因此逛街時完全可以「晴不曬,雨不淋」。
「晴不曬,雨不淋」。
時髦妹紙逛夜街。
台西路3號,一家老式修鐘錶鋪。
店主八十一歲高齡,49年從學徒開始在此修表,已六十五個年頭,老人耳不聾眼不花,笑容可掬。
小鋪在靜靜的街角上。
在老城中心區眾多建築中,屬1933年落成啟用的台山縣政府大樓最具名氣,由於外形酷似南京總統府,被人們稱作「小總統府」。
這座大樓完全按照外國建築設計師的圖紙施工而建。大樓由主樓和鐘樓兩部分組成,牆體以綠色白色為主,大樓正面立有兩根高大的愛奧尼式列柱,頂層平台上有拜占庭風格的鐘樓,氣勢十分宏偉。
下一輯繼續介紹精彩廣東行。
格物便是致知: 是今年三月回廣州,七月去了北美,剛回到澳洲
謝謝加好友